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快大型猪种引入,地方猪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强烈冲击。我国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地方猪种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源泉,因此多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介绍了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关利用研究,并综述了人工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基因组选择、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地方猪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广东地方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蔬菜种质资源的作用及其创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蔬菜种质资源的概念、,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引进方法以及更新途径,旨在为蔬菜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保护新疆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展资源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农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是育种家用来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材料,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新疆的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植物的种类与我国其它省区相比有着很大差异.概述了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研究利用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抢救和保护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合理开展资源创新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高粱种质资源是高粱改良的基础,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高粱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中国的及外引的高粱种质资源在高粱品种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地利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从搜集的高粱地方品种资源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在引进外国高粱雄性不育系资源后,中国开创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高粱种质资源作为恢复系的直接来源得到了广泛地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推广的152个杂交种中,涉及到90个恢复系,其中直接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为63个,占总数的70%。后来,利用我国和外国品种资源进行杂交,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亲本系,并组配出高产杂交种应用于生产,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粱种质资源,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建立核心种质库,采取多点鉴定、渐渗杂交、热带种质转换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近年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种质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介绍了利用热带玉米种质创新育种素材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深化资源研究加强种质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质创新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变异 ,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 ,根据不同目的而创造新作物、新品种、新类型、新材料。因此 ,种质创新是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种质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关键 ,是作物遗传育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1 种质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  相似文献   

7.
8.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较丰富,但遗传基础狭窄,玉米杂交种所用的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骨干自交系.因此,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是当今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概述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技术与策略,分析和评价了其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种质基础狭窄是当前亚麻育种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种质资源急需扩增.基因工程、物理诱变、回交和杂交已成为亚麻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和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质基础狭窄,已是当前玉米育种工作中不容回避的问题,种质资源急需扩增。基因工程、诱变育种及单倍体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物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迅速发展,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也逐步在花卉上得到广泛应用。分别对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在花卉植物种质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亚麻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在亚麻种质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特用大豆优质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进行特用大豆优质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通过野生和半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拓宽大豆遗传基础,运用有性杂交、回交等技术手段,采用系谱法、混合法、单粒传法等后代群体选择方法,在广泛的后代变异中选择超亲表型,并进一步稳定成优良品系,稳定后的品系可直接利用,也可以改良后利用。本研究获得黑大豆、双青豆、纳豆、芽豆、双高大豆等特用高产大豆品系共18份,目前部分品系已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木本接骨木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植国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223-1226,1231
接骨木属植物大多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美容价值、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就接骨木属在植物分类中的地位、种类及特征与分布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及国外分布的几种主要木本接骨木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  相似文献   

16.
芋作为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被称为第五大根茎作物,具有重要的食疗和医疗价值,近年来芋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市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对芋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芋的起源与分布,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分类,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芋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芋的病害研究,以及芋头的利用及功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芋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芋头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但是优异种质鉴评技术与基础研究较薄弱,芋种质创新工作不够深入,芋生产上病害严重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杂交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研究、大力推广芋脱毒种苗的生产应用、加快开展芋连作障碍研究和芋杂交新品种选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兰卡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Zea mays L.)兰卡种质(美国兰卡斯特种质)代表系MO17引入东北地区种植以后,针对MO17在东北地区表现晚熟、雌雄发育不协调等缺点,通过用当地早熟地方品种和骨干材料对兰卡种质进行改良和创新,育成了丹1324、吉1037、吉846、吉842、W9706、"412"、"495"、"416"、"485"、4F1、"419"、B414、"四-144"、龙抗11、沪150等优良自交系。使兰卡种质很快成为东北春玉米区核心种质及抗丝黑穗病种质。今后育种战略应利用兰卡新种质在兰卡群内进行改良和创新;利用中国地方种质进行改良;利用"78599"种质重点改良抗叶斑病性差等缺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