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得我高兴的,也是值得为我国林业科技事业、森林培育事业庆贺的是,盛炜彤先生的专著《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于2014年7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盛先生是我最好、最亲近的朋友,是自1956年就一起在中国林科院经营研究室,共同为林业科技发展、为营林育林事业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他从事的是直接为森林培育生产实践服务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研究。他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人工林培育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他在“七五”及“八五”期间曾担任人工林培育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负责人。他对我国森林立地分类、人工林培育及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是他花了3年多的时间,在系统地综合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林科研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是我国有关人工林科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森林培育科学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从资源总量、人工林比例、可伐资源、森林分类经营格局、林业实体建设、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经营生产管理等角度进行了调查研讨与客观分析,总结了沅陵县森林资源培育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沅陵县森林资源培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林业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林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但两国都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林业实践的共同理念,实施天然林保护,加快人工林培育,坚持林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借鉴其经验,建议加快推进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实施森林资源的宏观调控,加速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建立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用材林,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力推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林业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林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但两国都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林业实践的共同理念,实施天然林保护,加快人工林培育,坚持林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借鉴其经验,建议加快推进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实施森林资源的宏观调控,加速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建立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用材林,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力推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然化经营人工林一直是现代林业工作者的追求。文章对人工林天然化思想的形成历程,包括永续利用和法正林学说、森林多功能论、接近自然林业和新林业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国际上生态系统经营理念和绿色保留地作业法进行人工林天然化经营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人工林天然化经营在我国的实践,包括对红松人工林天然化经营的长期研究、防护林和城市森林近自然经营的尝试进行探讨,并对我国进一步的人工林天然化经营实践和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SWOT分析法探讨我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推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WOT分析法,从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等4个方面对我国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推广前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外应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对比分析,说明我国要进行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必须具备几个前提条件,但是近自然林业经营无论如何都是我国森林经营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工林是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和理念建立经济上高效、生态上安全的人工林,是当前我国林业上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对人工林目前所存在的生产和生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自然林业思想,对我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近自然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培育学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世界近几十年来森林培育学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进展,以及我国森林培育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提出了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战略,并强调了今后人工林的培育应在景观水平上进行生态系统经营。  相似文献   

9.
摸着石头过森林经营这条河——森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来,森林经营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就执行《森林法》、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林业区划、重新认识森林经理的重要性、森林分类经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全国森林抚育经营长期规划、关于培育人工林作为采伐主体等问题,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为了培育优质高效健康的红松人工林,利用多年调查数据和资料,结合辽宁省森林经营分区和立地条件特点,该文从培育目标、立地条件选择、质量要求、森林作业法等方面,提出红松-阔叶异龄复层林、红松大径材培育兼顾林下经济复合经营培育,以及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的经营模式,为区域红松人工林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我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盛炜彤(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北京100091)1国外情况综述随着世界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连续经营,人工林本身在生态上的一些弱点逐渐显现出来,目前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森林与环境、林业持续发展中的严重问题,是世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人工林面积4139万hm2,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人工林的面积已经占到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5,据专家估计,今后15年,人工林面积还可能扩大到森林总面积的40%。面积大、数量多、发展快的人工林对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加快造林绿化和资源培育的进程、缓解林产品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多年以来,我国人工林培育也出现了地力衰退、产量下降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研究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分析其对策,成为人工林培育乃至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课题。一、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我国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  相似文献   

13.
以“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人工林建设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重庆建设中的“人工林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世界林业,为解决森林资源减少、木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预测到21世纪,世界林业必将向社会化、综合化与集约化方向发展。森林经营转向集约方式自50年代以来,为了缓和木材供需矛盾,发达国家普遍转向集约方式培育人工林和经营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东北林区森林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通过阐述近自然经营理念、特征及优点,论述其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建立适合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两种模式,即落叶松-阔叶树混交林培育模式和落叶松-红松混交林培育模式,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林的培育与利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利用有限的林地和环境资源高效地培育人工林, 就要求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文中对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的含义、内容、研究现状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分类经营:新西兰林业的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西兰70年一贯制的多效林业经营模式, 在创造了人工林奇迹的同时亦带来了林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危机和效益危机。新西兰林业分类经营近10年的实践初步成功, 是建立在人工林集约经营和政府扶持基础上的, 是以新西兰林产工业的市场培育和出口导向为动力的。比较借鉴:建议从集约经营工业人工林入手, 为我国林业的分类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议从提高林产工业产业素质入手, 为分类经营的实现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18.
巴西是世界上桉树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在按树无性系繁殖、遗传育种、人工林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本文作者通过对巴西集约经营的人工林进行了为时二十多天的考察,并紧密联系我国、我省林业生产技术,科研与生产等方面的实际与现状,找出存在的差距。建议借鉴巴西成功经验,提高我省人工林的经营水平,强调当前我省必须抓好良种选育,努力实现加工营林一体化、生产科研一体化,按森林分工理论分别培育公益林和商业林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汤景明,1963年9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博士,研究员。1986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专业,现任湖北省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所长,院森林经营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林业科技》编委。先后兼任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省外国专家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植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和森林经营等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人工林栽培、混交林培育、低产林改造和次生林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大杨树林业局是1976年建设发展起来的森林经营局,主要任务是营造人工林,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全局现有经营林场12个,其中4个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建局2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