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陈铁雄 《绿色中国(A版)》2006,(Z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像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乐章,奏响了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最强音。放眼浙江大地,新绿涌动满固春色,林业产业缤彩纷呈。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努力在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走在前列,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近年来,浙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林业局确定的林业现代化建设联系省为契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林业三大效益凸显,由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生态大省、产业强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林业发展之路。纵观浙江林业产业建设,木业… 相似文献
4.
5.
1998年以前,江苏省每年造林面积都在2万公顷左右,1999-2000年一跃达到5.33多万公顷,2001年则超过6.67万公顷。这其中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林业产业的有力带动,但关键应归功于人民群众广泛而有效的参与,动力则来自于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实践沭阳县是江苏省重点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大胆进行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林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倒承包”方式。2000年以来,全县共发包经营树塘1200多万个,承包金额9000多万元。三是股份合作。动员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与乡村、… 相似文献
6.
7.
8.
9.
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已经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林业产业要不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相持阶段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相持阶段,林业产业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为主这个大局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全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黑龙江伊春林区正式启动了。这次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的关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历史性的创举,惠及林业职工,是实现林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的开始,必将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林权是一种产权形态,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除林木有个人所有形式以外,其余均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温家宝总理曾在2006年1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上指出:“伊春国有… 相似文献
11.
《绿色中国(A版)》2010,(Z1)
<正>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南山中丘北沙,水源匮乏,十年九旱,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如何依法搞好林改,不断增强再造秀美山川的动力,不断 相似文献
12.
吉玉龙 《绿色中国(综合版)》2010,(19):34-35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南山中丘北沙,水源匮乏,十年九旱,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任务是五大转变、六大工程、跨越式发展。五大转变是途径,六大工程是载体,跨越式发展是目标。完成五大转变,实施六大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也是动力,但它需要体制创新去推动。因此,体制创新是根本性问题。哪个地方林业发展得快,发 相似文献
16.
世界林业发展理论的演变历程充分说明,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和创新始终伴随着林业的发展过程。随着林业实践的不断发展,在17世纪德国创立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基础上,先后又出现了森林多功能论、林业分工论、新林业理论、木材培育理论,自然林业理论,生态林业理论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可以说:一部世界林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林业发展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调整人与森林关系的演变史。世界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4次大的飞跃,每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都对当时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刘金恺 《绿色中国(A版)》1987,(4)
本刊今年第一期登出组织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专题讨论启事后,收到大量来稿,其中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对实践的总结和思考。现行林业资金管理体制已受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冲击。建立林业银行,实行青山商品化,生态效益商品化,建立以产品经济为特征林价制度等目前是否可行,如何筹集林业资金,如何使林业资金管理体制适合商品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理论界人士对此进行了思考。从本期起,我们增开“林业资金问题”栏目,欢迎林业经济界同仁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也可对刊出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展开热烈讨论,使这块小小的园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又归宿于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经济实力和手段先进程度的标志。因此,科学技术同经济、同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又相互促进,互为依存。把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过渡到生产,必须经过开发研究这个中间过程,才能成为可行的、系统的、目标明确的生产技术。近几年来,开发研究已成为发展经济、提高生产率、发展新产品、开拓新行业的先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