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杀蚜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杀蚜活性的植物。[方法]以萝卜蚜虫作为供试靶标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蛇足石杉、岩木瓜及珍珠莲等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5g/L浓度处理蚜虫12和24h后.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校正死亡率均大于60%。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对蚜虫24h的LC50值分别为1.26、1.48和2.38g/L,表现出较强的毒力。[结论]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葫芦科植物LS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发现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蚜虫和小麦穗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 0倍提取液田间喷雾 3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77.4%~ 89.4%,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夹竹桃提取物的棉蚜毒杀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7-1159
[目的]研究夹竹桃提取物的灭蚜活性。[方法]选用95%乙醇、石油醚和水分别萃取夹竹桃叶和树皮的活性成分,配制成1.2、0.6、0.3mg/ml3种浓度对棉花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活性研究。[结果]夹竹桃的树皮和树叶乙醇提取物对棉蚜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棉花蚜虫的杀伤性极强。[结论]夹竹桃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这为利用植物提取液来毒杀棉花蚜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试验,研究蚜虫、蚜茧蜂消长规律,探索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技术方法、防控效果,为指导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在隔离设施大棚内进行。结果表明,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是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蚜茧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达65%,可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量60%以上,而且对蚜虫有持续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应用蚜茧蜂防治油菜蚜虫可提高油菜产量10%~24%。  相似文献   

5.
蚜茧蜂是蚜虫天敌,以寄生蚜虫和取食蚜虫分泌物为生。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利用蚜虫的寄主作物先培养蚜虫后接种蚜茧蜂进行人工饲养蚜茧蜂,扩大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放置到大田中进行防治蚜虫。蚜茧蜂防治蚜虫是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蚜茧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达65%,可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量60%以上,而且对蚜虫有持续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赵荣华  陈光  蔡军社  白世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46-8446,8448
[目的]筛选适合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研究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除虫菊素在葡萄叶蝉的防治上最有效,除虫菊素的防效药后1 d即可达97.79%,药后3 d达100%,药后11 d防效未改变;苦参碱和藜芦碱对葡萄叶蝉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药后9 d防效均超过50%。[结论]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葡萄叶蝉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9种常用杀虫剂对蔬菜蚜虫的毒力,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方法]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测定9种杀虫剂对江苏里下河地区蚜虫的室内毒力。[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蚜虫的毒力最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0.077 9 mg/L;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和吡虫啉次之,LC50值分别为0.204 5、0.434 5、0.948 9和1.090 3 mg/L;9种杀虫剂对蚜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吡虫啉、印楝素、吡蚜酮、多杀菌素、噻嗪酮。[结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和吡虫啉可作为田间蚜虫防治的首选化学药剂,而印楝素和多杀菌素可作为田间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生物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浸液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杀虫剂白僵菌250倍液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250倍液杀虫效果最好,施药第1天后害虫死亡率就达100%。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5000倍液和多杀霉素5000倍液次之,在药试第3天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第4天均达100%。植物源杀虫剂苦楝素100倍液、苦参碱600倍液和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250倍液室内杀虫效果较差,在药试第8d校正死亡率仅为67.2%、59.0%和66.7%。白僵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室内杀虫效果均优于常规化学杀虫剂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类药剂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蚜虫的优势种群,为提高对其防治效果,选择2种常用的化学农药(氰戊-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吡虫啉)和2种植物源农药(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开展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浸渍试验中,化学农药造成蚜虫全部死亡,植物源农药毒杀效果也较为理想(死亡率76.7%~86.7%)。田间试验的校正防效依次为:阿维菌素-吡虫啉>氰戊-氧化乐果>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敏感性较高(校正防效90%以上),对氧化乐果有一定的抗性,对参试的植物源农药敏感性较差(校正防效40.5%~50.8%)。天气状况对药效试验结果影响明显。在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应首选阿维菌素-吡虫啉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加强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和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油饼的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豌豆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菜粉蝶(Pieris rapaeL.)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对3种害虫的毒杀活性均最高,对2种蚜虫的毒力与70%的吡虫啉无显著差异;其次为乙醇粗取物的活性.这2种提取物对3种害虫的毒杀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粗提物.利用种子油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广阔的空间,而利用油饼开发利用植物源杀虫剂则需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1.
几种农药防治柑橘蚜虫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几种农药防治柑橘蚜虫的药效,为柑橘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无翅蚜为害期喷雾高、中、低3种剂量的阿维菌素、蛇床子素、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吡虫啉(1∶2),以剂量25mg/kg的吡虫啉为药剂对照,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分析几种农药防治柑橘蚜虫的效果。[结果]5种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吡虫啉单剂对柑橘蚜虫均有很好的防效,速效性、持效性均接近或超过95%。生物农药蛇床子素低剂量和中剂量处理后1d对蚜虫防效较低,分别为44.14%和69.74%;高剂量药后3d防效开始上升,药后10d防效达94.76%,药后14d防效可达98.87%。5种供试药剂均有很好的持效性,所有处理药后2周的防效均在95%以上。[结论]为柑橘蚜虫的防治提供了借鉴,并有效保证了高毒农药的取代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孙婷婷  张健  邹莉  于洋  郭静  杨苑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7-8588,8616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木耳害虫的植物源农药。[方法]采用平皿加药法和子实体喷药法,分别研究了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稀释200倍浓度时,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抑制作用均较大,且抑制率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其中印楝素对木耳菌丝的抑制率最高,苦参碱和除虫菊素其次,鱼藤酮的抑制率相对较低;鱼藤酮对木耳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鱼藤酮可在木耳害虫防治中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地区棉蚜发生动态及植物源农药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棉蚜田间种群动态消长规律,筛选得到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为棉蚜的绿色防控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2018年在甘肃省敦煌地区棉田采用田间人工调查方法调查虫情,选用以植物源农药0.5% 藜芦碱可溶液剂、0.5% 苦参碱水剂、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 阿维菌素乳油等为主的10 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棉蚜药剂筛选试验。【结果】 2017、2018 年棉蚜种群的发生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每年从5月上中旬棉蚜即迁入棉田持续为害至棉花收获前,有两个相同的高峰期,分别为6 月上中旬和 7 月中下旬,但不同年份间发生程度存在差异,2017和2018年最高峰值三叶虫量分别为平均8 713.3和1 880.0头/百株,化学农药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持效性最好,药后14 d防效达90.22%,两种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 的防效分别为84.41%和85.06%。【结论】 河西走廊敦煌棉区棉蚜田间年发生动态有两个高峰期,棉蚜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7月上旬;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可用于棉蚜的绿色防控药剂,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宋果灵酯化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宋果灵羟基酰化后对其活性和毒性的影响。[方法]宋果灵经过乙酰化、丙酰化得到相应的宋果灵酯化产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对苜蓿蚜均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化合物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认。[结论]该试验可为植物源高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左玲霞  谢晓鹏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18-16919
[目的]研究野西瓜苗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等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浓度50.00g/L时,48h的校正死亡率达97.04%,毒力回归方程为y=1.7910x+3.7502,LC50=4.9867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顺序为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氯仿萃取物48h的校正死亡率97.04%。[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野西瓜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及将其开发成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刚  徐明勇  钱凤英  张西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8-20529
[目的]探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烟蚜的致病性。[方法]以4株球孢白僵菌(B-1、B-2、B-3和B-4)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对烟草蚜虫的致病性。[结果]受测的4株白僵菌菌株对烟草蚜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其中,B-3处理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5%以上,B-1、B-2菌株的分生孢子处理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超过80%,其菌丝对蚜虫也有较高的致病率;4株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烟草蚜虫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施用48 h后其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5%。[结论]为烟草蚜虫的微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彩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27-9529
[目的]寻求能有效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农药。[方法]以威廉斯B6为供试香蕉品种,选用18%杀虫双水剂、30%敌百虫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敌杀死乳油6种农药,采用单用或混用叶面喷洒方式对褐足角胸叶甲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18%杀虫双3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 药后1、3、5 和7 d对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0%、98.0%、96.2%和95.7%。阿维菌素分别与杀虫双、辛硫磷和敌杀死等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混用能明显提高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药效也更持久。[结论]阿维菌素不管是单用还是混用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飞飞  孙其宝  陆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86-8487,854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巨峰葡萄病害的药剂。[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农药,以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500倍液、植物源农药新型A水剂500倍液、20%银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80%蓝代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在套袋和避雨栽培条件下,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结论]在江淮地区,可以交替使用以上植物源农药,防治巨峰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19.
4种杀虫剂的烟蚜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对吡虫啉反应最敏感 ,其LD50 值最小、相对毒力指数最大 ,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最差 无论哪种杀虫剂 ,绿色个体的敏感性都大于红色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