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探讨林业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例,运用全局Moran指数验证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自关联效应,是否与劳动力、资本、森林管护、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空间交叉关联效应;运用局部Moran指数检验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运用空间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的表现形式。【结果】劳动力投入增长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全局Moran指数均值为负值,其他全局Moran指数均值为正值,并且整体上在0.10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局部Moran指数在0.10显著性水平上只有绥棱等8个林业局存在高增长集聚特征;空间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力投入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林业总产值、资本投入、森林管护、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的溢出效应均大于本地效应。【结论】要素投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开始形成空间集聚效应;要素投入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效应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表现出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质上是知识溢出效应,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生产内容与经营模式的同化、要素配置结构的趋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的研究,明确森林生态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为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森林生态资本富集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森林生态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以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等方法,借助Stata和ArcGIS软件,分析2011—2019年期间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特征。【结果】森林生态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即在保持劳动力、物质资本和林地面积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森林生态资本每提高1%,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提高0.076%,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总体上来看,遂昌县、庆元县和龙泉市的地区开放度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但两者在其他地区有着负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大部分地区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景宁县和龙泉市的产业结构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正...  相似文献   

3.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其旅游效率,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DEA的效率测算方法,选择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为产出变量,森林公园面积、当年投入资金和职工人数为投入变量,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工具DEAP2.0版本软件中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效率测算模型,以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我国大陆各省森林公园数据为依据,测算各省森林公园2009—2013年各年不变规模下的旅游效率。然后,基于供给需求理论,选择森林公园所在省级区域的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以及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资金投入强度、劳动力投入强度等为自变量,旅游效率为因变量,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因素,其中回归分析模型中的自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因变量数据来自于第一步的测算结果。【结果】1)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从2011年开始逐年提升,但各省区间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省区各年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波动。2)利用Stata 12.0软件对回归分析模型依次进行个体效应检验、时间效应检验、Hausman检验及异方差稳健检验,得出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且随机效应效果优于固定效应,最终确定采用双向随机效应模型(显著水平为5%)。3)利用异方差稳健的GLS估计方法对所建立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人口密度和林地森林覆盖率(5%的显著水平)、城镇化率(10%的显著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和资金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的显著水平);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正向影响(10%的显著水平);劳动力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2009—2013年,中国森林公园资源的旅游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但各省之间森林公园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省份森林公园效率的年度波动较大;地区人口密度、城镇化比率、旅游资源水平、森林公园密度、交通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而资金投入密度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显著的负相影响,这一点与人们关于森林公园资本投资作用的认识相悖。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森林公园效率的一些建议,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图回答集体林地不同经营模式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江西省集体林区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联户经营对农户是否参与资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系数为1.013,且联户经营对农户资金投入规模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资金总投入和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4.174 和1.909;股份合作经营对农户劳动力投入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劳动力总投入和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21 和0.180;股份合作经营对采伐政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能够减轻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对劳动力投入的限制;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林地状况、经济能力等禀赋对农户林地经营投入也具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能够促进农户林地经营投入,但目前发展程度较低,对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引导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规范化、程序化,尤其在交通偏远的地区,倡导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发挥其成员多、信息广等优势;同时,加强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林区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农户营林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推动林业经济增长不仅依赖要素投入增加,还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研究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怎样的变化,要素投入能否通过生产效率和产业升级带动林业经济增长,以及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文中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生产效率和产业升级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传递作用,要素投入、产业升级、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主要源于劳动力的省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趋同效应和示范效应以及生产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信息和技术传递。  相似文献   

6.
【目的】缩小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量化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效应、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与促进林地流转经营的理论,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和广西的2 413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下的影响差异及其分解效应。【结果】1)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且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更大,有利于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2)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林业社会化服务可使基尼系数显著减小,总体呈现分位点越低边际贡献越大的变化趋势,林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缩小农村家庭收入差距。3)系数效应主导了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收入占比、林地细碎化程度、村距县城距离、地形是影响Q10~Q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农户林地转出行为的门限效应,识别门限特征及其不同门限区域内关键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为完善林地流转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林业局201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及2017年广东和贵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分地块构建农户转出林地规模的面板数据,从权能匹配视角选择农户营林规模为门限变量,以家庭收入水平、务农劳动力规模和是否具有林权证为解释变量,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门限效应与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结果】1)当以家庭收入水平和以务农劳动力规模为解释变量时,门限估计显示农户营林规模均存在双重门限,其值分别为18 hm2和20 hm2;当以是否具有林权证为解释变量时,农户营林规模仅有单一门限,其值为33.4 hm~2。2)当农户营林规模大于18 hm~2时,家庭收入水平对林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当营林规模大于20 hm~2时,其影响系数明显更大;当农户营林规模小于18 hm~2时,务农劳动力规模对林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营林规模大于18 hm~2且小于20 hm~2时其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农户营林规模分别小于和大于33.4 hm~2时,是否具有林权证对林地转出规模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根据农户营林规模的门限值对样本进行分组后再回归,以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程度与门限估计结果有差异,但方向一致。【结论】农户林地转出行为并不是单向或线性的,关键因素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只在一定营林规模水平下,家庭收入的提高才明显促进农户转出林地规模,表明降低农户的林地依赖度未必能促进林地流转。在不同营林规模门限区域内,务农劳动力规模对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影响方向不同,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未必就能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确权对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且均不显著,即林地产权稳定对促进林地流转的重要性不如政策预期。完善林地流转政策需要关注农户行为的门限效应,坚持放松约束未必能促进农村林地流转,甚至可能存在相反作用,制度供给可考虑不同条件下林地流转差异化诉求,加大政策执行弹性与优先序,以提高制度绩效,促进林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方法】基于浙江省安吉县6个行政村112户农户256块竹林地块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劳动力老龄化、竹林地投入量、竹林地利用效率三者间的影响路径,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所构路径进行实证验证。【结果】劳动力老龄化不仅对竹林地利用效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而且通过竹林地投入量这一中介变量对竹林地利用效率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劳动力老龄化率的直接效应为0.288,竹林地投入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196。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规模、竹林收入占比对竹林地投入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经营竹林地面积、竹林地距家距离对竹林地投入量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力健康水平、受教育年限、竹林收入占比及竹林地质量对竹林地利用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竹林地块数对竹林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结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不是提高竹林地利用效率的障碍因素,老龄劳动力从事竹林生产提高了竹林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了竹林地的利用效率,但这种优势可能会受到林业现代水平不断提高的冲击。基于此,提出提高竹林生产的技术和机械化水平、加强老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竹加工产业的发展、改善竹林地立地质量及细碎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2021,57(3)
【目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森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遇到了新问题,现有研究成果及现实探索并未提供行之有效的答案;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农户非农就业增多,林业投劳机会成本上升。本文主要探索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分工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构建林业生产分工体系、有效促进林业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并丰富林业分工理论的研究。【方法】1)将非农就业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决策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的影响; 2)利用福建省农户调研数据,选取二元Probit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显著关系; 3)选择"本村人是否有外出打工的习惯"作为工具变量,采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 4)将"非农就业人数"替换关键变量"非农就业收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I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非农就业收入和非农就业劳动力不住家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是农户非农就业收入越多,参与林业生产分工的资金约束越小,替代效应越明显;二是非农就业不住家的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选择林业生产分工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周围农户参与分工的比例和家庭收入在本村的水平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有显著影响。稳健性分析表明上述结果具有稳定性。【结论】1)农户非农就业对林业生产分工有促进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的非农就业收入和不住家的非农劳动力人数会不断增加,林业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周围农户参与分工的比例越高,林业生产分工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农户就越有可能参与分工。根据以上结论,林业部门需要着力构建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体系,打造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多部门综合联动机制,制定统筹兼顾的林业政策,使得林业分工发展得以稳定有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农户营林要素投入关系,揭示林业投入被锁定在劳动集约状态的成因,为提高农户营林积极性、促进林地经营向资本集约演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资本异质性视角,构建林农劳动与资本投入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投入决策的联合性、内生性及数据截尾性,模型估计采用改进的Nelon-Olson两阶段方法。该方法保留了Nelson-Olson方法两阶段的特征,但采用MV Tobit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以考察扰动项的联合相关,提高估计效率。【结果】联立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和资本总体上呈现显著性互补关系。但二者关系依资本异质性存在结构性差异,即劳动与增产性资本具有显著的互补关系,而劳动与省工性资本呈现不显著的替代关系,这与Hayami-Ruttan的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预期并不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林业资本投入中省工性资本占比较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林地地形复杂等因素,弱化了省工性资本的替代性,是造成省工性资本与劳动投入关系不显著的重要成因。这种不显著使得增产性资本与劳动的互补性占据主导地位,由此使得劳动和资本整体表现出互补关系。此外,非农就业部门的工资对农户投入决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木材价格的资源调配功能并未发挥显著性作用。【结论】农户营林的资本和劳动投入总体上呈现互补性关系,这与二者在农业投入中表现出的替代关系相反。这种相反性与林地经营的特点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已有的基于农地经营的结论不能照搬应用于林地经营决策。这一反常现象可为解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投入未从劳动集约向资本集约转化提供一个有益视角。具体而言,农户营林的资本和劳动投入整体呈现互补性关系,导致林地经营劳动集约的固有形态被长期锁定,难以沿着Hayami-Ruttan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预期路径向资本集约的高级形态演化。以上结论对提高农户营林积极性、促进林业劳动集约化向资本集约转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国家长期致力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建设,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在当前集体林权的配套改革阶段,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商品林种植结构呈现"趋经济林化"现象,与农业部门的"趋粮化"特征恰好相反。为解释该现象,从劳动力成本与相对收益的双向视角剖析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趋经济林化"的成因,为明晰农户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科学预判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趋势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劳动力成本与相对收益的双向视角出发,构建农户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的逻辑分析框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并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9省(区)开展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数据的截尾性和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IV-Tobit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中国主要集体林区中经济林面积占比从2003年约11%上涨到2013年约19%,且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呈现显著性增长,"趋经济林化"的趋势明显。描述性统计显示,经济林的每公顷收益约为用材林的2.15倍。IV-T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变量、相对收益变量对经济林面积占比分别起到负向和正向的影响,且分别在5%、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反映出商品林种植结构受劳动力成本、相对收益两方面因素影响,调整方向取决于二者效应的强弱对比。同时,集体林改与相对收益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集体林改后相对收益对经济林种植的正向效应被强化,集体林改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从贡献率看,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商品林种植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约为-26%,相对收益效应、交互项效应的贡献率分别约为41%、28%。这反映出相对收益占据主导性优势,由此导致了经济林面积占比增加。更进一步地,利用前4年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从反向视角验证了上述逻辑。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上述研究结果是稳健的。【结论】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经济林面积占比下降;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节效应强化了相对收益对经济林面积占比的正向作用,由此导致商品林种植结构"趋经济林化"。产权改革的跨部门差异是农林业种植结构呈现反向调整趋势的重要成因。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研判商品林种植结构的未来趋势,对商品林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经营行为选择的影响,为巩固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缓解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考虑农户家庭成员内部劳动力分工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配置状况将农户划分为5种类型,并利用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结果】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在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林地收入占比对各类农户种植经济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财政补贴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林地质量和林地距公路的距离对各类农户的技术类型选择影响显著,农业劳动力规模、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对兼业型农户技术类型选择影响显著。【结论】劳动力配置不同导致农户NTFP经营行为存在差异;经济效益是农户选择经营NTFP的直接动因,财政补贴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地禀赋是各类农户经营劳动密集型NTFP的基础,农业劳动力规模和政策支持对兼业型农户经营劳动密集型NTFP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准确了解到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核密度函数时空演变趋势及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林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方法】以我国26个省(区、市)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文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从业人数、固定资本投资、能源消耗为投入指标,林业总产值为期望产出指标,三废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构建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的非径向方向距离模型。模型测算2005—2016年的我国26省(区、市)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值,分析不同省域林业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结果】1)我国林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从西部到东南部慢慢升高的趋势,以东部地区的林业生态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值居中;西部、东北部林业生态效率值较低。因此,我国各省(区、市)的林业生态效率值分别与各省份经济实力保持基本趋同趋势。2)从时空演变来看,西部、中部以及我国的林业生态效率都是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再波动后稳定的趋势;东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值先固定范围波动,而后直线上升,再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东北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先下降再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3)环境规制对于林业生态效率影响表明:当环境规制条件小于0.599 5时,对林业生态效率正向影响;当环境规制条件在0.599 5和0.816 5区间水平里,环境规制对林业生态效率是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越高,其产生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影响系数的降低。环境规制越严苛大于0.816 5时,对生态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林区林业用地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制约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林地变化数据分析,以期找出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各因素对林业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程度,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6—2013年林地利用数据和同期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各项指标数据,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3方面选取12项指标,以2002年之后的统计口径为标准,对1994—2002年的相应数据进行调整,应用SPSS18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经过计算,得到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影响因素模型:Y=900.565-11.082D1-53.463X6,R~2=0.867,F=81.421,模型通过检验。森工林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多种经营总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林业人口数、工人发生工伤事故人数与林业用地面积变化显著相关。1998年天保工程政策和多种经营总产值所占比重对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影响最为显著。1998年天保工程政策变量符号为负,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森工林区林业用地面积的减少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森工林区多种经营总产值所占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林业用地面积减少0.53万hm~2。【结论】在多种经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林地资源,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验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EKC互动关系,探索维持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路径。【方法】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理论基础上,以人均森林蓄积量为因变量、不变价人均GDP为自变量、社会经济因素为控制变量,基于198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构建普通EKC模型和加入控制变量的扩展EKC模型,对比分析回归结果,并寻找不同省份拐点出现的时间路径。【结果】1) 2种类型EKC模型均支持人均森林蓄积量与经济增长的倒N形关系,人均森林资源随人均收入增长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变过程,扩展EKC模型的拟合程度更高,其极小值和极大值拐点对应的人均GDP分别为639. 79元和33 560. 58元,且当前各省份处于扩展EKC的上升阶段; 2)不同控制变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作用具有差异性,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扶持与森林资源增长正相关,产业结构与森林资源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人口规模则与森林资源增长负相关,人口增长将侵占森林资源增长空间; 3)多数省份在1990年之前陆续跨过极小值拐点进入上升通道,而不同省份森林资源到达极大值拐点所需时间有差异,到达极大值拐点的时间基本与地理空间分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呈"东部最早、中部次之、西部最晚"的演变格局。【结论】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处于倒N形曲线关系的上升阶段,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森林资源的增长空间将会达到饱和,人均森林资源增长将趋于稳态,可通过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林业投资、引入民间资本等措施,避免各省份人均森林资源到达极大值拐点后的下滑,到达极大值拐点后要引导森林资源向质量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分解有偏问题,采用新的估计方法重新测算中国2004—2015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中国林业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质量。【方法】首先利用Battese等(1995)提出的"一步法"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各省林业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各省及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4大区域的林业TFP增长率,分析其时序增长与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将TFP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2部分,确认不同省份林业TFP增长的来源。【结果】1)中国林业生产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技术无效现象,平均技术效率只有0.546,还有很大提升潜力;2)年降水量、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数对林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正好相反,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虽然影响也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样本期内,中国林业TFP年均增长16.48%,其中技术变化贡献了16.92个百分点,是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变化贡献了-0.37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TFP获得更快增长;4)中国林业TFP增长及其成分的空间差异明显,虽然几乎全部样本省份都实现了TFP正增长,但其中过半省份表现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恶化并存的"单驱动"型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结论】2004—2015年,主要是技术进步支撑中国林业TFP增长,林业技术效率水平低下且长期处于恶化状态对TFP产生负面影响;从各省份、各区域林业TFP增长特征的比较来看,虽然除北京外几乎所有样本省份都实现了TFP正增长,但省份间、区域间TFP增长速度差异很大,TFP增长的源泉也各不相同。因此,推动中国林业TFP持续增长,除了继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促进林业技术进步外,加强对现有技术的吸收利用和减少林业技术效率损失同等重要;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林业TFP增长特征,实行因地制宜的林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森林转型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福建省32个典型样本县2000—2016年遥感影像,获取森林面积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对森林转型的影响。【结果】1)林农人均收入水平对森林面积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森林资源适中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大,而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或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小;2)人均粮食产量对森林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粮食产量提高对森林面积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显著;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影响。【结论】林农收入增长和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是促进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的重要因素,提高林区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有助于森林面积恢复和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作用,应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形成促进林农投资林业的长效激励。  相似文献   

20.
文中利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对林业产业发展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绝大多数省域处于H-H地区和L-L地区,通过空间杜宾模型也证明林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林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机制中,林业产业的财政投入、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员、各省域造林面积、林业职工劳动力成本、林业产业已有规模水平以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对中国林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同时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其直接效应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