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1973—2018年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变化情况、生产力及碳汇能力,揭示桉树人工林连续种植下土壤肥力消耗问题和生产力变化规律,客观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保障我国木材供给、保护天然林资源、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并为制定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73—2018年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3 564块桉树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03、2016年2期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和气象资料等,分析桉树人工林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并连续跟踪固定样地桉树变化,根据1994—2018年5期25年桉树人工林固定样地蓄积量数据,定量评价我国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碳积累能力、弃种率及其原因,构建桉树人工林弃种率模型和生产力模型。【结果】桉树在我国的适宜栽植范围为年均气温19~21℃、年降水量1 400~1 600 mm、海拔0~300 m的区域。全国桉树人工林年均生产力一般为4.14~8.57 m3·hm-2a-1,以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4省(区)较高,2~3年生桉树人工林接近40 m3·hm  相似文献   

2.
【目的】桉树人工林亟需发展补充更多优良无性系,对2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以选出遗传稳定、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增加桉树人工林品种多样性,降低大规模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通过SAS软件对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其方差分量和重复力等遗传参数。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对2.5年生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无性系的总体生长情况生长较好,2.5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7.7 m、11.8 cm和9.96×10-2 m~3;生长性状在各个林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对各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有2个、2个和3个。无性系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在86.30%到93.90%之间。以2.5年生的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初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H12和P6,其中无性系H12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大于对照无性系,且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P6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对照无性系,而树高与对照无性系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显著,并且受遗传效应和固定环境效应控制较强,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筛选出H12和P6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选择及其早期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干形指标与其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干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综合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选出ECl、CH3、CH1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连续5a对闽北浦城引种的11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跟踪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的树高、地径、冠幅面积、果实性状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1个无性系的年均冠幅产果在1.01~2.74 kg·m-2之间,年均产油268.92~1011.75 kg·hm-2,其中闽48、闽60、长林3号、长林40号、闽43的产量较高,年均产油超过油茶优良无性系年均产油标准值450 kg·hm-2的79.55%~124.83%,适宜在浦城县推广种植;赣447、赣石84-3无性系的产量较低,不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优化杉木栽培措施,实现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方法】本试验以3、6、9年生红心杉幼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 667、2 501、3 333株·hm-2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了6和9生林分生长,整体上随着林龄增加,林分密度越大,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下降幅度越大。其中,与1 667株·hm-2林分相比,3 333株·hm-2林分各生长指标下降了22.0%~65.3%。相较1 667和2 501株·hm-2林分,9年生3 333株·hm-2林分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土壤中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减少。此外,相较氮素,土壤中磷钾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供试3种造林密度中,以1 667株·hm-2造林密度林分生长及土壤性状均表现最佳,为进一步提升林地生产力,实现地力维持,应注重磷钾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的嵩县测区森林资源数据,结合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分析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在森林蓄积量模型反演方面的精度分析,为河南省森林蓄积量的测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山区栎类蓄积量调整决定系数AdjR2=0.890m3·hm-2,平均相对误差MSE=0.237 m3·hm-2,均方根误差RMSE=0.478 m3·hm-2,结合分层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对山区栎类蓄积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模型精度为96.01%。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能够自动获取大面积栎类标准地的激光点云数据,可以提取森林的垂直结构信息(高度参数)和水平结构信息(郁闭度)具备三维结构参数提取能力,通过全覆盖的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结果以及地面验证两个部分的数据验证,得到的精度测算结果较好,为计算森林蓄积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给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 E. urophylla)×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的合理经营及提高森林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16年生巨尾桉 × 红锥混交林和巨尾桉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经济指标评价方法,对巨尾桉 × 红锥混交林和巨尾桉纯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纯林的平均单株材积为 0.765 1 m3,出材量为 747.604 5 m3/hm2,薪材产量为 74.76 m3/hm2,现金流入为 793 943 元/hm2,利润为 678 692元/hm2,年均利润为 42 418.25 元/hm2,财务净现值为 210 512 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0.92%,年均投资利润率为36.80%。混交林中,巨尾桉的平均单株材积为 1.050 1 m3,红锥...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对永安国有林场30年生杉木大径材林分按照3种保留密度(A450、B600、C750株·hm-2)进行择伐,2017年2月在A、B、C 3种保留密度林下分别套种825、675、525株·hm-2红锥,2021年12月对形成的异龄复层林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套种后5 a,杉木和红锥生长量均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处理组合间杉木、红锥树高、胸径、材积和蓄积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杉木保留450株·hm-2套种红锥825株·hm-2形成的异龄复层林的生长效果最优,林分总蓄积量达445.08 m3·hm-2,其中35年生的杉木平均树高27.20 m、胸径31.77 cm、单株材积0.9398 m3,分别比对照提高13.66%、17.15%、51.13%。6年生红锥的平均树高7.08 m、胸径6.26 cm、冠幅3.52 m、材积0.0123 m3,达到红锥适宜区生长量标准。试验结果可为培育杉木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桉树大径材培育是实现当前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林分密度直接影响林木胸径生长,间伐是调整林分密度最为常用的手段。本试验以6 a生不同种植密度桉树优良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行不同强度的一次性间伐后,12 a生林分生长、径级分布、大径材生长及木材收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试验林,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差异显著。其中,以1 100株·hm-2种植密度+30%~50%间伐强度处理,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以1 100~1 650株·hm-2种植密度未间伐时林分蓄积量最大;径级分布受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大径级(≥28 cm)林木数量占比以低种植密度(1 100株·hm-2)+30%~50%强度间伐时较大,为82%~92%;间伐后林分保留株数与大径材蓄积量无关(R2=0.31),与林分中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大径材单株出材量、大径材出材率呈明显的负相关线性关系(R2=0.77~0.85);不同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尾叶桉与巨桉杂种F 1多年度的生长性状,估算其遗传参数,开展优良杂交组合及杂种优良单株选择,为桉树亲本选配和杂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与巨桉6×6析因交配F 1代杂种为材料,应用ASReml-R软件估算1、2、4.5、8.3和10.3年生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亲本效应和配合力等遗传参数;计算每个杂交组合单株材积的平均值,以所有组合的平均值+标准差为标准进行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基于所有单株的材积,采用平均值+2倍标准差(标准Ⅰ)和平均值+3倍标准差(标准Ⅱ)2个标准进行杂种优良单株选择。【结果】尾巨桉F 1代杂种在各年龄时的生长表现均优于对照尾叶桉亲本自由授粉子代。每个年份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 P <0.01)或显著( P <0.05)差异,在区组间差异不显著。1年生和2年生时杂种各生长性状的母本加性方差分量低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 4.5年生时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较为接近,8.3和10.3年生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则高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随年龄的增长,杂种的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呈现由中度至低度遗传控制的变化趋势,杂种家系遗传力呈现高—中—低度遗传控制的趋势,且杂种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的比值则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年-年和性状-性状双变量遗传、表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5年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8的一般杂交力(GHA)最高,U21×G5组合的特殊杂交力(SHA)最高;8.3年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19的GHA最高,U2×G19的SHA最高。【结论】尾巨桉F 1杂种1~2年生时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4.5年生时父、母本效应对杂种生长的贡献率相当,8.3~10.3年生时杂种的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同时评选出7个优良杂种,筛选出1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并依据标准Ⅰ、Ⅱ分别选出40株和16株优树,为今后大规模人工制种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亲本材料和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湘北平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丰产性与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地点3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地点间及地点内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性状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显著.以材积性状为例,采用联合回归法、生态价法和非参数法3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无性系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Eberhart-Russell模型bi值及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值将34个无性系划分为广泛生境型、优良生境型、不良生境型3类.以各无性系材积主效应值V1及非参数稳定性度量值Si(1)对各无性系的丰产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中汉17为参照,评选出9个高产稳定型无性系,其中,XL-90、XL-77、XL-75、XL-92、XL-101为5个杂交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对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等5个树种为父本的79个桉树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和木材密度的选择研究,性状包括9月生树高和80月生木材密度以及68、80、91和103月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差异在各性状上均达0.001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重复力介于0.21~0.48之间,受低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性状间表型相关均达0.001显著水平.本研究选出生长和木材密度均高于对照DH32-29的尾叶桉 ? 细叶桉杂种优良无性系8个,103月生平均单株材积为对照的101.5%~126.1%、80月生平均木材密度为对照的121.1%~147.4%,这为下一步的无性系中试提供了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西北部地区桉树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南岛西部地区桉树无性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9个无性系树高、胸径、蓄积量、冠幅及生根能力差异显著,包含的8个品种材积生长排序尾×细杂交桉>尾×赤杂交桉>斑皮桉>赤桉>尾叶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综合评价,杂交桉TH9113、TH9117、TH9211、TH9224、赤桉XLY01、斑皮桉9401、尾叶桉U9101 7个无性系生长快,扦插生根能力强,可列为重点发展的桉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在江西赣州市对巨桉优良无性系巨G1、巨G2按随机区组,3次重复10小区进行不同施肥量试验,应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出:A3B2处理(每株施基肥0.5 kg,追肥0.25 kg)为巨桉速生丰产最佳施肥量,其3 a生蓄积量达121.32 m3/hm2,比A2B2处理(每株施基肥0.25 kg,追肥0.25 kg)蓄积量88.01m3/hm2高出37.84%。  相似文献   

15.
在雷州半岛,以22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时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上差异显著,综合评价选择出巨尾桉(LL_(126)和G_9)、尾叶桉(G_4、LL_(128)、LL_(125)、LL_(127)和JJ_(19))、尾巨桉(LL_(129))和韦塔桉(JJ_(23)、JJ_(27)和JJ_(28))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个时间节点桉杂种亲本特点和评价子代生长及形质指标的变化,选择不同时间节点的优良家系/单株。【方法】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家系/单株坐标综合法,分析连山林场测定林112杂种家系和2个对照无性系在3个时间节点的性状变化,评价树种、家系及单株的性状变化及差异。【结果】各个节点不同性状在杂种家系、家系与区组交互效应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11年生平均单株蓄积加1或2倍标准差为选择指标筛选生长优良家系,分别20个和3个家系入选,入选家系与5年生时不同;不同林龄生长性状存在相关关系,干形与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早期耐寒性与3年生生长存在极显著相关;以11年生生长和形质指标进行坐标综合法家系分类,优、中和差各有22、68和22个家系入选,其中22个优良家系中以尾叶桉、邓恩桉和巨桉为母本分别有14、5和3个家系,优良家系以巨桉和赤桉为父本分别8和4个;杂种家系单株选择中小于DH3229最优单株得分值(0.203 2)的共有46株,其中54号尾巨桉家系有3株入选,另有9个家系各有2株入选,入选46株优树分属10个家系,其中7个家系属于巨桉子代。【结论】通过性状选择可以获得不同时间节点下...  相似文献   

17.
以16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6年生时生长性状进行比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无性系表现出对立地条件较敏感,说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无性系选择是必要的。聚类分析表明无性系M1、GL9、DH32-22保存率高,生长性状达到中上等水平,是本试验中的较优良品种。无性系亲本分析表明以尾叶桉和巨桉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刘秀媚 《绿色科技》2021,(7):145-148
在高峰林场长客分场营造了22 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试验林,对照林分为大叶栎纯林,面积7.7 hm2。9年林分的监测数据显示:试验林分中,桉树平均胸径17.6 cm,平均高21.8 m,蓄积量159.649 m3/hm2;大叶栎平均胸径21 cm,平均高17.1 m,蓄积量133.330 m3/hm2。对照林分大叶栎平均胸径15.5 cm,平均高18.6 m,蓄积量198.871 m3/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在林地空间利用、林木质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均表现良好。探索总结了桉树+大叶栎混交林营造的技术要点,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巨桉种子园10个自由授粉子代及巨桉与邓恩桉、柳桉10个杂交子代的测定林进行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和形质性状及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桉树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抗风和干形、分枝指数无显著差异。以5 a生单株材积、胸径和4 a生耐寒指标选出4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3.2 m、15.3 cm、0.128 14 m~3,年均生长量分别为2.61 m、3.06 cm、0.025 63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42%、15.55%、33.48%;平均耐寒指数为4.7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应性强的桉树无性系,选择在广西东门生长表现良好的5个桉树新品种,在广西的3个区域进行对比试验,检验由单点无性系对比试验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在不同地理区域中种植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年均蓄积量差异显著,说明无性系间的选择有意义;不同地点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说明无性系适应性广;依据丰产性、增益性及其稳定性进行无性系适应性综合评价,DH288-4、DH299-5和DH306-3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