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人工林巨尾桉脱落树皮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和FTIR光谱分析,并与5年生木质部相比较.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2-5年生脱落树皮的冷、热水,苯醇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均高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降低;脱落树皮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提高.从FTIR光谱图推断:脱落树皮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桉树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方法]测定桉树树皮的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灰分、抽提物含量,并与其他4种植物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林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综纤维素79.35%,纤维素46.81%,木质素19.69%,1%NaOH抽提物19.83%,冷水抽提物5.30%,热水抽提物8.11%,苯醇抽提物2.63%,灰分2.82%。[结论]桉树树皮综纤维素、纤维素、灰分、抽提物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大径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和质量法测定了29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率、心材率、密度以及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29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升高,其平均值分别为17.5%、14.58%;29年生大花序桉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值为51.09%;29年生大花序桉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随树高的增加变异规律不明显,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生材密度南向和北向自树皮向髓心均呈降低趋势,而基本密度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29年生大花序桉生材含水随树高的增加先降低然后趋于平缓,自树皮向髓心南北向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平均值为53%。  相似文献   

4.
枫香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在高度上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枫香木材纵向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枫香木材的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35%、4.14%、82.02%和24.84%,方差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在其纵向上均不显著;冷水抽提物、1%Na OH抽提物和纤维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60%、17.64%和46.58%,在纵向上达到1%显著性水平。(2)枫香木材纵向变化规律各异,沿树基到树梢方向上,冷水抽提物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 OH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呈逐渐升高和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大径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和质量法测定了29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率、心材率、密度以及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29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升高,其平均值分别为17.5%、14.58%;29年生大花序桉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值为51.09%;29年生大花序桉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随树高的增加变异规律不明显,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生材密度南向和北向自树皮向髓心均呈降低趋势,而基本密度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生材密度南向和北向自树皮向髓心均呈降低趋势,而基本密度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29年生大花序桉生材含水随树高的增加先降低然后趋于平缓,自树皮向髓心南北向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平均值为53%。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化规律,为木材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为研究对象,参考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标准中规定的系列测定方法对其纤维素、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0g/L 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含水率6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与重组木常用木材沙柳、杨木、速生杉木及棉秆进行比较。【结果】在树干不同高度上,对桑枝木材而言,纤维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基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含量基部和梢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基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和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对杜仲条木材而言,苯醇抽提物含量梢部极显著高于基部和中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基部和中部极显著高于梢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中部与梢部显著高于基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对柳条木材,各部位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基部均极显著高于梢部;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梢部。【结论】就木材化学成分而言,3种木材的基部和中部木材性能优于梢部,3种木材均可作为生产重组木的优质原料,且杜仲条更优。  相似文献   

7.
陈山红心杉主要化学组成的株内纵向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陈山红心杉的心、边材的主要化学组成沿树高方向的株内纵向变异进行了研究。主要测定指标为木材p H值、综纤维素、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Na OH抽提物、木质素、灰分含量等。研究结果揭示了陈山红心杉的心、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纵向上的变异规律:陈山红心杉心、边材的p H值均较低,红心杉心、边材呈酸性,边材p H值均高于心材,并且心、边材的p H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升高;陈山红心杉心、边材的综纤维素、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均为边材高于心材,但在沿树高方向的纵向变化规律各异;陈山红心杉心、边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灰分、1%Na OH抽出物含量均为心材高于边材,且陈山红心杉心、边材的这5种化学组成含量沿树高方向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花序桉心材与边材在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和树高,即径向和轴向的变异规律,明确大花序桉心材发育过程中心、边材量的变化趋势,继而为培育大径级大花序桉以及木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东门林场5年、17年、29年、35年生的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横截面去皮直径、去皮半径、心材半径、边材宽度,并拟合心、边材量与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树高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大花序桉心、边材量轴向和径向的变异规律。【结果】心材半径和心材面积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而边材宽度仅在5~29年之间变化较大,边材面积随树龄的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树龄间边材面积差异不显著(P> 0.05),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横截面心材量随着横截面去皮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横截面边材量与横截面去皮直径相关性较弱。当横截面去皮直径约为4.66 cm时,大花序桉开始形成心材,之后树干横截面去皮直径每生长1 cm,心材半径就增加约0.52 cm。各树龄大花序桉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都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木基部最大,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边材...  相似文献   

9.
巨桉纸浆原料林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年生巨桉纸浆原料林分别立地(好、差)、密度(111株/667m2、124株/667m2、138株/667m2、152株/667m2和166株/667m2)、树体不同部位(基部、干部、顶部)和心、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巨桉纸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①两种立地条件上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差立地上的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质素含量均大于好立地上木材的相应含量,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大于差立地。②林分密度对木材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密度与立地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仅立地对木材化学成分(除纤维素含量外)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差、好立地上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密度138株/667m2和124株/667m2的林分。两种立地上综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均为密度为166株/667m2的林分。③两种立地上木材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含量在树体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大。差立地上的各种密度的林分中密度152株/667m2的林分热水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小,其余密度冷、热水抽出物均为干部最小;1%Na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小,木素含量为基部最小,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含量为基部最大。在好立地上,热水抽出物和1%N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为顶部最大,木素、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以干部最小。④两种立地上心、边材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规律为差立地>好立地;纤维素及综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差立地。好立地上木材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木素含量为心材大于边材,灰分、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差立地上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其他化学成分均为心材大于边材。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的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制浆特性,对不同树龄、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糖类组成、KP法制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较长,平均纤维长度为2.5~3mm,其中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平均纤维长度最大,且长宽比也最大;而12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率最为集中。纤维宽度和粗度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小。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灰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其他化学组成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综纤维素含量约为70%,酸不溶木素含量约为27%,酸溶木素含量为0.29%,聚戊糖含量为12%~13%。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素含量较低,综纤维素和聚戊糖含量较高;而15和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相近。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中各聚糖的组成比较接近,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降低。与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相比,12与15年生木材中聚葡萄糖含量较高,聚半乳糖含量较低,对提高制浆得率比较有利。随着树龄的增大,日本落叶松木材的蒸煮性能呈下降趋势,蒸煮耗碱量也随之增加。树龄较小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优于树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桉木水溶性抽提物组分在热处理过程中迁移对材色的影响,对桉木弦切板试件进行热水抽提去除水溶性抽提物;然后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去除水溶性抽提物的桉木试件进行抽提物迁移实验,分析不同时间和温度下抽提物在木材径向的迁移距离及迁移量,以及水溶性抽提物迁移对木材颜色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越高,抽提物迁移的速度越快;抽提物的迁移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100℃,加热4 h时达到最大值51 mm。抽提物分子极性不同,与木材其它组分的吸附性能各异,在80℃下抽提物在木材中随水分的迁移比较均匀。抽提物在木材内的吸附随时间的延长趋于稳定状态。随着水溶性抽提物的迁移,木材的颜色加深,促进了木材纹理间颜色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过程中桉木水溶性抽提物迁移对材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桉木水溶性抽提物组分在热处理过程中迁移对材色的影响,对桉木弦切板试件进行热水抽提去除水溶性抽提物;然后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去除水溶性抽提物的桉木试件进行抽提物迁移实验,分析不同时间和温度下抽提物在木材径向的迁移距离及迁移量,以及水溶性抽提物迁移对木材颜色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越高,抽提物迁移的速度越快;抽提物的迁移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100℃,加热4 h时达到最大值51mm。抽提物分子极性不同,与木材其它组分的吸附性能各异,在80℃下抽提物在木材中随水分的迁移比较均匀。抽提物在木材内的吸附随时间的延长趋于稳定状态。随着水溶性抽提物的迁移,木材的颜色加深,促进了木材纹理间颜色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大花序桉为实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大花序桉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17年生、29年生、35年生大花序桉木材气干密度分别为0.712 g/cm~3、0.871 g/cm~3、0.988 g/cm~3、0.989 g/cm~3,弦向气干干缩率分别为5.77%、6.25%、7.50%、6.03%,径向气干干缩率分别为3.96%、4.12%、4.88%、3.96%,体积气干干缩率分别为10.66%、11.35%、12.57%、10.57%,差异干缩分别为1.46、1.52、1.54、1.52。随树龄增大,大花序桉木材密度逐渐增大,干缩率先增大再减小,29年生大花序桉干缩率最大。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冷水抽提物含量和热水抽提物含量分别为2.67%和3.12%,1%NaOH抽提物含量为17.08%,纤维素含量为47.49%,综纤维素含量为80.42%,木素含量为28.80%,pH值为5.44;木材冷水抽提物和综纤维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略有差异,但方差分析检验,差异不显著,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差异显著,达到1%显著性水平;由树基往上.热水抽提物含量略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木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和木材pH值逐渐升高;纤维素含量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为中间高、两端低,而且从树干中部往上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对空心箭竹(Fargesia eduli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心箭竹的灰分含量为1.82%,SiO2含量为0.33%,热水抽提物含量为8.69%,苯-醇抽提物含量为3.54%,综纤维素含量为70.38%,木质素含量为21.51%。从造纸原料的要求来看,空心箭竹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质素和热水抽提物含量中等偏低,灰分与SiO2含量较低,是比较适合造纸的竹种。  相似文献   

16.
以开3、开13、F24x那1-1和大坝8共4种速生材杉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化学组成、密度、力学性质及主要解剖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速生材杉木材性。结果显示:开13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最大且力学性质优于另3个无性系;随着树龄的增加,4种杉木苯醇抽提物含量从髓心向外逐渐减少,综纤维素与α-纤维素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木质素从髓心向外前10年逐渐增加,后10年逐渐减少;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及力学性质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微纤丝角从髓心向外波状逐渐减少,管胞长度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通过对杉木的化学组成、密度、力学性质及解剖特性的结果综合评价得出,4种无性系中开13的材性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稻草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乳酸分离稻草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研究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温度下酸处理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结果]温度低于115℃时,酸处理纤维得率随温度的升高快速降低;乳酸木质素得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温度高于130℃时,乳酸木质素得率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酸处理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125℃时纤维素含量最高;温度低于110℃时,酸处理纤维中木质素含量随温度升高呈降低趋势,温度高于110℃时,升高温度对木质素含量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乳酸木质素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保温温度为125℃。  相似文献   

18.
竹材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竹龄、部位毛竹(Phgllochysheterocyclavar.pubscense)化学成分的差异;应用化学光电子能谱仪(ESCA)和红外光谱(FTIR)对竹材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竹龄竹材抽提物差异较大;竹材从根部到梢部,pH值逐渐增加;从竹青到竹黄,pH值逐渐降低;竹青表面的氧原子大于竹黄表面氧原子的比例;竹材的表面主要以木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木质素和抽提物;靠近竹青处的竹材表面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竹黄,竹青的表面的羟基震动强于竹黄,且竹青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黄表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母本美洲黑杨50号杨、父本欧洲黑杨N179杨及其3个杂交子代(中林46、108杨、桑巨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亲本和子代间木材的材性径向变异规律,为杨树材性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标准测定其化学、物理及解剖特性。【结果】木材的材性测定结果表明:亲本及其3个子代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在1.36%~2.15%;综纤维素为79.23%~83.19%;半纤维素为35.09%~35.94%;α-纤维素为43.34%~47.25%;木质素为20.70%~24.73%,除中林46的木质素质量分数(20.70%)低于亲本,其他子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均介于父本与母本之间。5种杨树基本密度变化范围在0.33~0.39 g/cm~3,纤维长度为971.06~1 145.65μm,纤维宽度为16.19~19.36μm,纤维长宽比为57.07~67.28,壁腔比为0.26~0.31,腔径比为0.76~0.80。亲本与杂交子代材性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的趋势是:苯醇抽提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在1~5年上升较快,后趋于稳定;α-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含量逐渐下降;中林46中母本与子代基本密度逐渐增加,父本与另外两个子代逐渐降低;纤维长度逐渐增加,在7~8年生时,增加速度明显降低;纤维宽度逐渐增加,8年生后趋于平缓;纤维长宽比逐渐增加,7年生后增加速度变缓;壁腔比先降低后增加,在6~7年生时达到最低;腔径比先增加后降低,在6~7年生时达到最高。【结论】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及杂交子代材性性状差异显著,各材性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亲本与子代径向变异规律一致,母本50号杨的苯醇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低、α-纤维素含量高、纤维较长、长宽比和壁腔比大,且这些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小,利于遗传控制,在5种无性系中为最佳,子代的中林46的木质素和解剖特性都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真菌对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真菌对变色泡桐木材成分与结构的影响,更加有效防治泡桐木材变色,该文对真菌引起的变色泡桐木材成分含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变色前后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及红外谱图(FTIR)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发现热水抽提物由5.01%增加到5.87%,冷水抽提物由2.10%增加到3.47%,1%NaOH抽提物由18.19%增加到20.48%,木质素基本未变,综纤维素由77.60%变为76.10%,其中综纤维素中α纤维素基本未变,而戊聚糖由26.13%减小至22.75%,半纤维素含量降低.FTIR表明,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的与羰基CO振动相关的红外吸收谱峰1 744、1 734 cm-1有些减弱,即具有羧基的半纤维素和少量纤维素发生变化;变色木材的木质素特征吸收谱峰1 508、1 270、1 266 cm-1(G型)相对比较稳定,即木质素变化不大;变色木材的具有多糖类特征吸收谱峰1 200、1 153、1 112 cm-1相对减弱,即在变色菌作用下,半纤维素发生较多的降解反应. ESCA分析结果为:正常材C1s峰面积为68.91%,变色材增加为73.92%,变色前后木材中C1含量变化较小(15.11%~15.02%),C2与C3显著减少(15.98%~11.06%), 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O1s/C1s的比值下降,与FTIR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