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评定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膨化加工的适宜条件参数,用肉仔鸡进行了为期49天的饲养试验和一个预试及正试期各3天的交叉代谢试验。饲养试验选用404只1日龄哈巴德母系公雏肉仔鸡,分成4组,每组101只。以豆粕+豆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北京建中机器厂“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生产的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对照日粮中部分豆粕和全部豆油。于饲养试验的第42天在每个处理中选4笼鸡进行代谢试验,喂给与饲养试验相同的日粮,用全收粪法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在螺旋转速为450~550rpm、大豆水分为13.1%时,“B99-1”膨化机对全脂大豆的适宜膨化温度为140~150℃。在此条件下,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和全部豆油,可使肉仔鸡全程日增重提高1.9%~2.3%,饲料转化率提高3.4%~4.4%(P<0.05),氮表观消化率提高4.5%~5.1%,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5.3%(P<0.05)~5.8%(P<0.05),日粮部分氨基酸利用率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目的在于检测不同温度下蒸汽膨化的全脂大豆对仔猪氮平衡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2个氮平衡试验共用24头杂交去势公猪,平均体重5.1公斤,21日龄断奶时,在小肠末端手术安装T—形瘘管。所用基础日粮含1.25%赖氨酸,10%豆油。10%葡萄糖和浸提豆粕,利用经110℃、130℃和150℃蒸汽膨化处理的三种全脂大豆,以等氮和等赖氨酸来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用玉米淀粉补足日粮的百分比。代谢试验室内安有自动控温和通风设备。每个氮平衡试验收集粪尿和食糜样本2期。结果表明,仔猪采食含有在130℃下膨化的全脂大豆日粮后,氮消化率高于(p<0.05)在110℃下膨化的全脂大豆。而经150℃膨化处理的大豆,氮存留量,氮消化率,氮存留量没有进一步的改善,经130℃膨化的全脂大豆其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高于(p<0.05)经110℃和150℃处理的大豆。但是,苏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本试验表明,全脂大豆经130℃蒸汽膨化处理有利于改善仔猪对大豆中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可以改善氮沉积量和氮存留率,但与优质豆粕相比,效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普通豆粕、膨化豆粕和全脂膨化大豆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差异,以及以膨化豆粕和全脂膨化大豆替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部分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测定体外消化率。动物试验选用108头初始体重为(10.10±0.57)kg的42日龄健康杜×长×大仔猪(公母各半),按区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膨化豆粕组以9.66%膨化豆粕替代对照组日粮中9.66%的豆粕,全脂膨化大豆组以12%全脂膨化大豆替代对照组日粮中9.66%豆粕和2.34%豆油。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膨化豆粕与全脂膨化大豆的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均高于普通豆粕(P<0.05),且膨化豆粕高于全脂膨化大豆(P<0.05);与对照组相比,膨化豆粕组降低了仔猪耗料增重比(P<0.05),其他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膨化豆粕组与全脂膨化大豆组均提高了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P<0.05);膨化豆粕组血清中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全脂膨化大豆组(P<...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国产膨化机对全脂大豆的适宜膨化条件参数,选用平均体重 33.33±2.50kg的长白×约克夏×北京黑三元杂交商品猪 42头,配对分为 3组,每组14头,每个处理7个重复。日粮按养分含量相同的原则配制,以豆粕 豆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6%的135℃和145℃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对照日粮中5% 的豆粕和1% 的豆油为试验日粮,检测膨化全脂大豆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采食135℃和145℃膨化全脂大豆日粮猪的日增重分别提高6.8% 和8.8% ;采食量分别增加4.2% 和2.9% ;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分别减少2.5% 和5.7% 。  相似文献   

5.
膨化加工对全脂大豆养分含量和抗营养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定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干法膨化的适宜条件参数,测定了“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生产的3个膨化温度的全脂大豆、生大豆粉和湿法膨化全脂大豆的常规养分、抗营养因子含量、蛋白溶解度、蛋白分散指数和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生大豆经膨化后,水分和粗纤维分别减少47%和36%,总能、蛋白质和钙稍有升高,脂肪含量无变化。干法膨化温度和膨化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和脂肪组成影响很小,随膨化温度升高,赖氨酸含量稳定在2.37%。膨化加工对全脂大豆理化性状和抗营养因子有重要影响,淀粉糊化度提高约5倍,蛋白分散指数和溶解度大幅度降低,脲酶活性(△pH)由生大豆的4.42降低到150℃挤压膨化的0.02和湿法膨化的0.04,对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破坏程度由130℃干法膨化的85.6%提高到湿法膨化的91.5%。经过几年的努力,国产膨化机对全脂大豆有良好的生产性能,“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在螺旋转速为450~550rpm时,对全脂大豆的适宜膨化温度为140~150℃。  相似文献   

6.
根据遗传、性别、体重等相一致的原则,将30头35日龄断奶的杜洛克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2个重复,研究膨化全脂大豆对仔猪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对照组以玉米豆粕等配制饲粮,试验1组以膨化全脂大豆替代50%的豆粕,试验2组以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部豆粕,其他饲粮组成保持不变,进行40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第20d开始,连续收集粪便3d,测定饲粮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1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6%,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提高了7.4%(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7%和7.6%。试验2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的消化率三个组基本接近,但含有膨化大豆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粗脂肪和粗灰分的消化率均比对照组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 头( 体重22kg ±1.7kg) ,在回肠末端施行“T”型瘘管手术。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用秸秆生物饲料替代5 % 、10% 和20% 的基础日粮作为试验日粮,采用4 ×4 拉丁方设计(4 期×4 处理) 。结果表明,秸秆生物饲料的氮存留效率和能量消化率分别为38.84% 和68.14% ;平均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为74.33% 。生长猪日粮中添加秸秆生物饲料,降低了日粮氮存留率、氨基酸消化率和消化能值。  相似文献   

8.
日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例对香猪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6 头香猪生长阶段去势公猪,通过3 ×3 交叉分组设计,随机分配到9 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 头猪。试验两个因子中日粮磷3 个水平分别为0 .3 % 、0 .6 % 和0 .9 % ,日粮钙磷比的3 个水平为1 1 、1 .25 1 和1 .5 1 。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血粉和苜蓿粉组成,各处理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用分析纯CaCO3 、Na2HPO4 和CaHPO4 调配。两期钙磷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磷水平线性增加香猪钙磷采食量、粪钙磷和尿磷(P< 0 .01) ,0 .6 % 的日粮磷水平在两期试验中表现出最高的磷存留量和磷表观利用率。随日粮钙磷比增加,钙的采食量、粪钙磷和尿钙逐渐增加(P< 0 .01) ,而尿磷逐渐减少(P< 0 .01) 。在体重7kg 时,当钙磷比为1 .25 1 时,钙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1 1组(P< 0 .05) 。在体重17kg 时,钙磷的存留量、钙的表观利用率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在日粮钙磷比1 1 时表现最大值(P< 0 .01) ,并且日粮磷和钙磷比互作效应显著影响粪钙磷、尿磷、钙磷存留量、磷的表观消化率和钙磷表观利用率(P< 0 .01)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筛选出膨化大豆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替代豆粕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用胎次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猪80头[公母各半,平均体重为(35.83±5.07)kg],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用10%、30%和50%的膨化大豆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豆粕和豆油,研究日粮中使用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膨化大豆等量替代豆粕+豆油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但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生长猪可通过日粮中添加膨化大豆替代豆粕来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蛋白饲料对仔猪断奶早期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头3周龄断奶的DLY仔猪随机分成4组,断奶后第1周分别饲喂以膨化全脂大豆、膨化豆粕、膨化去皮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为主要蛋白源的全价日粮,第2周开始,所有仔猪均饲喂同一日粮10d,以考察不同大豆蛋白饲料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4种大豆蛋白饲料对仔猪断奶后第1周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膨化豆粕能显著改善试验后期及全期仔猪生产性能。第1周膨化豆粕日粮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膨化全脂大豆日粮和膨化去皮豆粕日粮(P<0.05)。膨化豆粕较其他大豆蛋白饲料更有利于仔猪断奶早期的氮代谢和提高机体的的免疫机能。综合本试验结果表明,膨化豆粕是3周龄断奶仔猪断奶早期饲粮的适宜大豆蛋白源。  相似文献   

11.
68个去皮和带皮豆粕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回归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美国、巴西、中国加工的11个去皮豆粕和中国13个省市的51个大、中、小型企业加工的57个带皮豆粕,对其必需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去皮豆粕优于带皮豆粕。去皮豆粕的赖氨酸(88%干物质基础)为3.08%,比带皮豆粕高0.09%P(<0.01);其它氨基酸如Ile、Lys、Met、Phe、Cys和总必需氨基酸(P<0.01),Leu、Thr和V alP(<0.05)的含量均高于带皮豆粕。本次研究建立了以豆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估测豆粕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有效方程;Lys、Thr、Trp、Met+Cys和Arg的回归估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较小,差异度分别为0.95%、0.30%和-2.19%;通过豆粕粗蛋白质含量回归估测Lys、Thr和Arg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选择6头体重500~600kg ,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阉牛 ,分3期饲喂以玉米、棉籽饼和氨化稻草为基础原料配合的3种不同饲养水平的日粮 ,测定十二指肠、回肠和粪便中的粗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流量 ,计算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在小肠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 :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 ,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胱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在每种饲养水平下 ,真蛋白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大于粗蛋白质 (P<0.05)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有差异 ,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小肠消化率通常比真蛋白高 ,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小肠消化率比真蛋白低 ,但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并没有一致的大小顺序。与日粮相比 ,十二指肠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与回肠流量相比 ,粪便中的必需氨基酸排泄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从猪胴体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其改变的可能性入手 ,系统综述了饲粮中添加不同种类与水平的油脂、全脂油籽与饼粕对猪胴体脂肪酸组成的改善 ,以及维生素E、硒、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与肌肽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胴体脂肪氧化稳定性的增强效应 ,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选用360只60~70周龄海兰褐蛋鸡,研究不同种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对产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设10个处理,其中n-3PUFA的来源分别为亚麻籽油和鱼油,在日粮中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0、40、60和10、30、50g/kg。n-6PUFA的来源为玉米油,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为20、40和60g/kg,另设一处理为不添加脂肪酸的对照组。在试验开始后的第5周和第7周分别给每个处理组中的6只鸡注射牛血清白蛋白抗原(BSA)和绵羊红细胞(SRBC),并分别于注射后第6,10,14天和第5,9,13天翅静脉采血,测定BSA抗体效价和SRBC抗体滴度。在试验开始后的第5周和第10周,采血测定外周全血淋巴细胞增殖速度,同时每个处理杀3只鸡,取脾脏制备单核细胞,测定其增殖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PUFA具有提高产蛋鸡一免及二免BSA抗体和SRBC抗体产量的趋势,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高鱼油添加组在一免10天时能显著(P<0.05)提高SRBC抗体滴度,二免后高鱼油添加组和高亚麻籽油添加组都能够显著(P<0.10)提高SRBC抗体滴度;对于BSA抗体效价,高n-3PUFA添加组都能够显著(P<0.10)提高。产蛋鸡外周全血淋巴细胞和脾脏单核细胞增殖速度在饲喂添加高n-3PUFA日粮后受到明显抑制。鱼油来源的n-3PUFA对产蛋鸡免疫功能影响程度比亚麻籽油的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比较研究了在麻醉条件下来航公鸡十二指肠灌注酪蛋白水解物寡肽(COP)与游离氨基酸(FAA)对门静脉血液中氨基酸和肽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注后10分钟,COP组门静脉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地(P<0.05)高于相同组成的等摩尔浓度的FAA1组和等百分浓度的FAA2组。FAA2与FAA1组相比,一些氨基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仅个别氨基酸显著(P<0.05)高于FAA1组。COP组门静脉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除赖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外,其它氨基酸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FAA1和FAA2组。在饥饿状态及灌注COP和FAA1、FAA2后,门静脉血浆中肽结合氨基酸(PBAA)分别占39.23%,35.63%,45.89%和52.63%。其中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比例较高,它们与其它一些氨基酸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GPLC分析结果显示:灌注COP和FAA后门静脉血浆的肽量均极显著地(P<0.01)高于饥饿对照状况,COP组鸡门脉血浆中总量和一些肽量显著高于FAA组(P<0.01)。试验证实,鸡村寡肽的氨基酸吸收快于游离氨基酸,一部分可以完整的形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给予肠道FAA也会改变循环中的肽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预测了豆粕、玉米中的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消化率用去盲肠公鸡作试验动物,用修正的Sibbald强饲法进行测定。定标的结果表明,豆粕中除与胱氨酸有关的几个方程外,其它氨基酸的定标经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玉米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定标性能不如豆粕好,目前还不能进行实际的应用,但大部分氨基酸定标方程的相关系数经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用NIRS预测玉米真可消化氨基酸是可行的。近红外光谱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日常测定鸡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即时分析方法,它能够替代查书面值以及使用耗时而昂贵的体内法测定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营养学家可根据真可消化氨基酸数据进行饲料配方,起到准确、及时、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效利用饲料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棉籽粕、菜籽粕中的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饲料中的氨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氨基酸消化率用去盲肠公鸡作试验动物 ,用修正的Sibbald强饲法进行测定。用近红外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 ,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体内法测值和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 ,棉籽粕除胱氨酸和色氨酸 ,菜籽粕除赖氨酸外 ,其它氨基酸的变异系数都在7 %以下 ,经检验证明其定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近红外光谱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日常测定鸡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实时分析方法 ,它能够获得与体内法相近的真可消化氨基酸数据 ,避免查饲料成分表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常及去盲肠成年白来航公鸡各20只,比较了鱼粉、豆饼、菜籽饼、棉仁饼的氨基酸利用率。结果表明:鱼粉和棉仁饼的17种氨基酸的表观及真利用率在两组问差异不显著;豆饼必需氨基酸表观氨基酸利用率中有6种氨基酸两组间差异显著成极显著,真利用率中只有2种氨基酸两组间差异显著;菜籽饼必需氨基酸表观氨基酸利用率有2种氨基酸两组间差异显著,真利用率两组问差异不显著。从鸡的正常生理角度考虑,作者认为:用正常试验鸡并以氨基酸真利用率为指标,更能客观地反映常用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23~25kg的2岁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个组试验羊灌注相同水平氨基酸、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使进入绒山羊十二指肠的各种氨基酸(日粮氨基酸+灌注氨基酸)达到M 85+C15(即85%的肌肉和15%的绒毛氨基酸模式)的理想氨基酸模式,1、2、3组的代谢葡萄糖水平分别为35.56、55.56和70.56g/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NEAA及EAA中Lys、ArgI、lu、Val、Phe的表观消化率降低,2、3组明显低于1组(P<0.05);2、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以3头带瘤胃瘘管肉牛用尼龙袋法对大豆、向日葵粕、花生粕、豆粕、棉仁粕、菜籽粕、鱼粉等7种饲料的瘤胃总氨基酸降解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其总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74.55 % ,81.99 % ,40.69 % ,32.87 % ,41.08 % ,35.73 % ,30.60 % ;粗蛋白降解率(X)与总氨基酸降解率(Y)显著相关(Y= -1.90+1.01X(r=0.996,n=7,P<0.01)。不同时间点瘤胃降解残渣中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与饲料原样中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 ,在瘤胃降解初期相关性较好 ,随瘤胃降解时间延长相关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