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 要:本文针对在玉溪市烤烟生产上常发生的烤烟气候性斑点病问题,从发生原因的内部因素(烟株营养)方面,采用田间调查、采集配对样品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根际土壤及植株各部位叶片等为探索对象,从病害在田间分布及叶片养分变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初花期气候性斑点病发生叶位以第4-7叶位(由下至上)的叶片发生较多(占83.5%)。发生气候性斑点病的烟株,内因是由于植株N、Ca、Mg含量过高,而K含量不足,从而提高了 N/K、Mg/K及Ca/K比值,导致N、K、Ca、Mg营养不平衡,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土壤有效N(特别是速效的NO3-N与NH4-N)及交换性Ca、Mg含量过高,有效K含量过低所致。关键词:烤烟;气候性斑点病;土壤养分;烟叶营养  相似文献   

2.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蕾期阶段和花期阶段,叶片中N,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阶段,叶片中N,P,Mg,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元素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对甘薯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腐植酸对甘薯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影响,并为研究甘薯植株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施用腐植酸。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以后,甘薯对各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增幅为12.87%~29.84%;矿质元素吸收积累量增加与腐植酸提高了不同生长时期甘薯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有关,生长后期的吸收速率增幅最大。同时,施用腐植酸提高了收获期土壤中有效P、Ca、Mg和K元素的含量;使N、K、Ca、S、B和Cu的块根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施用腐植酸可以改善甘薯的矿质营养条件、提高部分矿质元素的块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安全利用微咸水,促进番茄高效可持续生产,以京番301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槽培、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微咸水(EC=3 m S/cm)直接灌溉为对照,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坐果期、盛果期、盛果后期番茄植株根、茎、叶及不同生育期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植株根、茎、叶及果实中的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生育期内呈规律性的变化,根、茎、叶中6种大量矿质元素含量均为N、K、Ca大于P、Mg、Na,4种微量元素含量以Fe、Mn较高,Zn次之,Cu最低;除K外,幼果期果实中5种大量矿质元素含量最高,K在成熟期果实中含量最高,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以Fe、Zn较高,Cu和Mn较低。果实中K含量与其余9种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而Mg与Zn、Cu、P 3种元素,Na、Mn与Fe、Zn、Cu、P 4种元素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2)微咸水参与灌溉提高了番茄植株各部位及品质形成期果实中全Na的含量,以微咸水直接灌溉提高幅度最大。与淡水灌溉相比,微咸水直接灌溉植株各部位全N含量也有所提高,但不利于果实对N、P和4种微量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淡水灌溉有利于提高植株各部位全效P、K及Zn的含量,进而促进果实对N、P、K及Fe、Zn的吸收与积累。微咸水淡水按生育期轮灌可提高植株各部位Ca、Mg、Fe的含量,微咸水淡水按次轮灌和按生育期轮灌下幼果期、成熟期果实中Ca、Mg含量也较高。混合水灌溉和按次轮灌植株各部位Cu和Mn含量较高,因此品质形成期混合水灌溉下果实中Cu含量、按次轮灌下果实中Mn含量也较高。综上,短期微咸水灌溉或降低微咸水的矿化度灌溉(轮灌、混合水灌溉)不仅能够节约淡水资源,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微咸水直接灌溉对植株生长的不利影响,并补充植物所需的N、Ca、Mg、Fe、Mn、Cu等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翠冠’梨幼树为试材,分析年生长周期内植株根、干、枝、稍、叶的N、P、K、Ca、Mg、Fe、Mn、Cu、Zn 9种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N、P、K、Mg 4种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季节前期含量降低,中期先增后减,后期增加;(2)植株生长季节前期Ca、Mn、Zn在各器官中先降后升;中期在根、干、枝中变化很小,叶片中Ca、Mn先增后减,Zn先减后增;后期含量增加;(3)Fe和Cu含量在植株根、干中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而后降低的类似正态分布的变化。生长前期,枝中Fe、Cu先增后减;新梢和叶片中Fe含量升高,Cu含量降低。中期枝中Cu先增后减,Fe含量变化小;新梢和叶片中2种元素含量变化小。后期根系中Fe含量下降,其他各器官中2种元素的含量均增加。在果园年周期管理上,应该关注梨树春季营养生长开始之前树体的营养贮存,同时应该注意中期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6.
海南红金龙芒果叶片营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当前芒果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的局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芒果的营养规律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红金龙芒果叶片中N、P、K、Ca、Mg、S、Fe、Mn、Cu、Zn、B等11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较全面的得出红金龙芒果叶片的养分变化规律,可将红金龙芒果的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5—9月)、生殖生长期(9—11月)、果实膨大期(11月—2月)和果实成熟期(2—4月)。各阶段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有所差异:营养生长期,叶片中营养元素除K含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余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生殖生长期,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B、Ca含量上升,其他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果实膨大期,叶片中的N、K、Mn、Fe、Zn、B含量下降,Ca、Cu含量上升,P、S、Mg含量趋于平稳;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Mn、Fe、B、Cu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K、Ca、S、Zn含量有所降低;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片中P、Mg、S、Zn等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呈锯齿状波动。本研究对于目前新的芒果栽培管理模式下营养诊断和养分综合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京东板栗叶片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东板栗是品质比较优良的栗种,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干果,目前对其矿质元素营养特性了解得很少.本研究通过定期采取营养枝和结果枝叶片样品,分析其N、P、K、Ca、Mg、B、Zn、Fe、Mn、Cu含量,旨在研究京东板栗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为板栗营养调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枝与结果枝叶片的P、K、Cu、Mg含量差异很小,且几乎不随植株生长发育而变化;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随叶片部位和植株生长发育时期而异,一般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Zn、Mn含量几乎直线增加.营养枝叶片的N、Zn、Fe的含量,在生殖生长时期高于结果枝,而B的含量则相反;营养枝叶片含Ca量总是低于结果枝叶片,而Cu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及子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兰考矮早8、豫麦49-198和平安8号为材料,设置5个氮素水平(0、120、180、240、360kg/hm 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豫北冬小麦子粒产量及其N、P、K、Ca、Mg、Fe、Mn、Cu、Zn、B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粒中N与B(r=0.879)、N与Mg(r=0.858)、Mg与Zn(r=0.871)、Mg与B(r=0.877)含量间相关系数较高。施氮显著提高了子粒N、Ca、Fe、Cu、Zn、B含量,K、Mg含量受施氮量影响较小,但P和Mn含量明显下降。兰考矮早8子粒中各种矿质元素(除B外)含量明显高于平安8号,豫麦49-198介于二者之间。施氮在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的同时降低了P/Ca、P/Mg、P/Fe和P/Zn的值,增强了Ca、Mg、Fe、Zn的生物有效性。此外,研究发现施氮量达到180kg/hm 2后,继续增施氮肥小麦产量难以提升。可见,合理的氮肥管理可以提高豫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及子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过量施氮不仅难以提高子粒产量,还会降低子粒P和Mn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南疆地区苹果园土壤肥力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南疆地区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树龄‘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的特性,分别以壤土、沙土、粘土质地幼龄和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0~20 cm、20~60 cm土样有机质、N、P、K、Ca、B、Mg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不同果园土壤养分和矿质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1)盛果期果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高于幼龄期果园。(2)不同土壤质地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壤土和粘土质地果园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相似。(3)0~20 cm和20~60 cm土层中矿质元素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与有效硼的差异较大,达到差异显著性。(4)阿克苏地区苹果园土肥管理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速效氮和有效硼,同时对沙土果园的管理还应该增加钙肥和镁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分析蓬莱产区梅乐葡萄盛花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片、花/果实中矿质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梅乐葡萄的营养诊断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2018-2020年连续以蓬莱产区16个固定配方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每个配方肥选择4个果园,共计192个梅乐葡萄园,比较不同生育期叶片、花/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影响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主要叶片养分因子.叶片Fe、B和花/果实N、P、K、Mg、Fe、B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盛花期>转色期>成熟期,且不同生育期间差异显著.叶片Mn、Cu和果实Cu含量均表现为转色期>成熟期>盛花期,且各生育期间差异显著.除盛花期N、Ca、Mg、成熟期Cu、全生育期Mn外,其他叶片与花/果实矿质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N、Ca、Mo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Fe、Mn、Zn、B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P、K含量在盛花期和转色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在成熟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Mg、Cu含量在盛花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在转色期、成熟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梅乐葡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和特异性,可能是由叶片和果实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协同或拮抗作用造成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和果实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生育期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K、Fe、Zn、Cu、B是梅乐葡萄花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盛花期-转色期梅乐葡萄叶片和果实中Ca、Mn、Cu含量均显著提高.在梅乐葡萄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Mo极显著高于果实,其中Ca、N、K含量较高,说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对Ca、N、K的需求量高于其他矿质元素.综上,可以通过调控花前叶片中P、K、Ca、Mg、Fe、Zn、Cu、B、Mo水平调控花中P、K、Fe、Cu、B含量;由于叶片中的Ca不易有效转运至果实中供其利用,因此Ca应有针对性地直接施用于幼果上.转色期,可通过提升叶片中Mn、Cu水平调控果实中Mn、Cu含量.成熟期,可通过提升叶片N、K、Ca水平调控果实中P、K、Zn、Mn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外源N、P、K肥对扁桃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明N、P、K肥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给新疆扁桃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 2009—2010连续2年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分别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N、P、K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通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 10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施N、P、K肥能分别提高叶片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其中N还促进P、B、Fe、Zn、Cu的吸收,但与K、Ca、Mn发生拮抗;P促进了N、K、Mg、Mn的吸收,但与Zn、Fe发生拮抗;K促进了B、Fe、Zn的吸收,但与N、P、Ca、Mg发生拮抗。土施不同浓度梯度N、P、K肥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N、P、K含量,且施用量和叶片吸收的元素含量间存在线性关系,而N、P、K肥对扁桃叶片中其他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别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置全素(control)、缺氮(-N)、缺磷(-P)、缺钾(-K)、缺钙(-Ca)、缺镁(-Mg)、缺硫(-S)7个处理,对高州油茶幼苗进行缺素施肥试验,通过测定苗高、地径、叶面积、叶片周长、叶片长宽比等指标,探究不同缺素处理对高州油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缺Mg处理各项指标与对照相当外,各缺素处理下高州油茶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低于对照,缺素抑制了高州油茶幼苗径高的生长,其中主要影响元素为N、K、Ca。(2)对高州油茶幼苗叶片生长影响较大的元素为Ca和K,但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缺N、缺P、缺Mg、缺S处理下的高州油茶幼苗各项指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缺素对高州油茶幼苗叶面积、叶片周长、叶片长宽比和叶片干重的影响不显著,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营养元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超甜玉米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元素变化规律和累积量情况,采集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甜玉米吸收各种养分的大小顺序为N>K>P>Ca>S>Mg。2、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有差异,果实含氮、磷、镁、硫为各部位最高值;叶片钙含量最高;茎部钾含量最高。3、叶片磷、钾、镁含量与全株变化较为一致;茎中氮和钙含量与全株较为一致。4、甜玉米氮、钾、钙的比例随生长的不同而变化,成熟时N:P:K:Ca:Mg:S=1:0.11:0.90:0.09:0.05:0.06。  相似文献   

14.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施肥对马尾松人工幼林新鲜针叶及其林地枯枝落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桂西北干热河谷地区选择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建立固定样地,采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肥施量进行施肥试验,即A、B、C施肥量分别为1.0、1.5、2.0 kg/株以及CK(不施肥),各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各施肥处理新鲜针叶的N、P、K元素含量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3.5%~40.7%,并大致显示出施肥量C>B>A的变化规律,其元素含量排序为N(11.710~16.480 g/kg)>K或Ca(4.362~5.685 g/kg)>Mg(1.323~1.430 g/kg)>P(0.690~0.932 g/kg)>Mn(0.243~0.268 g/kg)>Fe(0.193~0.247 g/kg)>Zn(0.016~0.024 g/kg)>B(0.005~0.009 g/kg)>Cu(0.003~0.004 g/kg)。(2)各施肥处理林地枯枝落叶的N、P、K元素含量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10.4%~49.9%,其元素含量排序为Ca(10.008~12.942 g/kg)>N(6.357~7.281 g/kg)>K或Mg(0.715~1.216 g/kg)>Mn(0.391~0.740 g/kg)>P(0.230~0.327 g/kg)>Fe(0.210~0.253 g/kg)>Zn(0.023~0.028 g/kg)>B(0.008~0.012 g/kg)>Cu(0.002~0.003 g/kg)。(3)马尾松人工幼林新鲜针叶及其林地枯枝落叶养分含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新鲜针叶的N、P、K、Mg、Cu养分含量分别比林地枯枝落叶有所提高,而Ca、Zn、Fe、Mn、B养分含量则分别比林地枯枝落叶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6.
用能量分散型荧光X射线元素分析仪测定了意大利黑麦草和高羊茅两草种各4个品种不同年度、不同器官、不同刈割时期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每个草种的高镁品种都具有较高的Mg含量和低的K/(Ca Mg)当量比,而且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刈割时期,5月份Mg含量低而K/(Ca Mg)当量比高,而且与其他刈割时期差异显著;2003年与2004年相比,K含量、K/(Ca Mg)当量比高而且差异显著;两草种茎叶干物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常量元素K>Si>Ca>Mg>Na;叶中微量元素Fe>Mn>Zn>Cu,茎中微量元素Mn>Fe>Zn>Cu。不同器官之间,意大利黑麦草除Zn的含量茎显著高于叶而外,其他11种元素都是叶的含量高于茎;高羊茅P,Cl,Zn的含量茎显著高于叶,其他9种元素都是叶的含量高于茎。  相似文献   

17.
‘富士’苹果果实主要矿质元素与苦痘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采收期苦痘病果实和正常果实果肉、果皮和果肉质外体的Ca、K、Mg和P等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变化,探讨苦痘病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苹果果实相比,苦痘病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两者间的果实硬度、苹果酸含量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正常果实、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和正常部位的质外体Ca含量无显著差异,质外体K、Mg和P含量表现出苦痘病发病部位高于发病果实正常部位和正常果实,且发病部位与正常果实之间均差异显著。从矿质元素间的比值可以看出,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的K/Ca、Mg/Ca、P/Ca和[K+Mg]/Ca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实相对应元素的比值,分别为正常果实的1.64、1.50、2.05和1.63倍。研究结果还表明,苦痘病果实果皮和果肉的C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果实,与正常果实相比,发病果实具有较高的K、Mg、P和N含量。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的K/Ca、Mg/Ca、P/Ca、[K+Mg]/Ca和N/Ca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实相对应元素的比值。由此推断,苹果果实苦痘病的发生不仅与果实的单一Ca含量有关,果实的K、Mg、P和N含量,尤其K/Ca、Mg/Ca、P/Ca、[K+Mg]/Ca和N/Ca的比值与苦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生产中均衡营养与科学施肥是解决苹果苦痘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不同蔬菜残体化学组分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白菜、圆白菜、芹菜、大葱、茼蒿、茴香菜、小油菜、辣椒、柿子椒、胡萝卜、蒜苗、四季豆、马铃薯13种蔬菜采后残体的化学组成含量,为蔬菜残体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蔬菜残体的水分含量范围为77.16-96.83%;蔬菜残体的C/N值在8.3-18.6之间。大量元素(氮、磷、钾)的总含量(以烘干基计算)最高的是马铃薯7.18%,最低的为白菜3.91%;中量元素(钙、镁)总含量最高的是茴香菜2.24%;必需微量元素(铜、锌)总含量最高的是圆白菜5.87mg/kg。马铃薯和胡萝卜残体中重金属铬含量有超标现象,分别占总样本的33.3%和11.1%,而镉含量在蔬菜残体中未有超标。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草地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激光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9):157-161
为揭示锡林郭勒草地土壤养分状况,利用2006—2011年土壤主要养分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原理对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地土壤主要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22.444 g/kg,1.047 g/kg,0.371 g/kg和23.564 g/kg,各养分含量变异程度除全钾为弱变异,其他均为中等变异。丰缺状况有机质、全氮中等(3级),全磷含量很缺乏(5级),全钾含量丰富(2级),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区域综合评价土壤养分锡林浩特市最高,二连浩特市最低。草甸草原最高,典型草原次之,荒漠化草原最低。为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发展畜牧业生产,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