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对81个矮牵牛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矮牵牛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对81个矮牵牛自交系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结果]采用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 351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 044个多态性位点.81个矮牵牛自交系的相似性系数在0.2443~0.6233之间,平均值0.4338;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2236,平均多样性指数0.2422;遗传相似性系数较高的是4号和5号,达到0.6233,较低的是9号和92号,为0.2443.[结论]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81个矮牵牛自交系分为3个类群:91号、92号聚为Ⅰ类(小花型自交系);58号、73号和78号聚为第Ⅱ类(中花型自交系);其余76个聚为第Ⅲ类(大花型自交系).第Ⅲ类根据不同色系又可分为8个小类群,其中11个通过自然变异选育的自交系为D类,与其他类群的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主成分值为基础,通过动态聚类分析,结合血缘追踪。将110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Reid Yellow Dent、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类群。自交系的血缘和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有紧密联系,但并不绝对;不同类群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大,杂种优势强,配置杂交组合时,应尽量在不同类群问选配亲本。同时。也对聚类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65份自育的大白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类群划分。利用26对SSR分子标记分析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聚类方法进行大白菜自交系的组群划分研究。SSR标记多样性分析表明,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41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913 5,说明供试材料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聚类将65份大白菜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SSR标记聚类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种质资源内在基因组的多样性,可以将系谱来源相同的材料聚类在同一类群,对于杂种优势预测和亲本选择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研究表明,SOM神经网络具有对输入模式保持拓扑结构不变的优点,在聚类过程中能直观反映不同类在竞争层二维平面的相对位置,能避免高维样本数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避免了大量的繁琐计算,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从CIMMYT引进的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代表中国温带主要杂种优势群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从40对SSR引物中选取扩增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3对引物,在14份自交系中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变异,涉及到13个SSR位点,每个位点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53.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于0.11~O.84之间,平均0.65.依据14个自交系遗传相似系数,按类平均法聚类分析,将14个自交系分为6类,代表中国温带主要杂种优势群的玉米自交系被划分在不同类群中,聚类结果和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用SSR技术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类群、但是根据自交系之间SSR分子标记数据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杂种F1产量及其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不能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金黄后种质和分属于不同杂优类群的15个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分析金黄后种质与不同杂优类群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金皇后种质与温热种质间遗传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与唐四平头和旅大红骨间杂种优势并不十分突出。2.金黄后种质与温热种质自交系所组配的组合在穗长、出籽率、行粒数、千粒重表现较突出,其植株高大,穗位较高;与唐四平头系统和旅大红骨的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株高和穗位偏低。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糯玉米种质资源和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本试验以52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品系,测定分析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水量和种皮厚度品质指标,利用SPSS软件,采用欧氏距离法对其进行组内连接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自交系按不同品质性状聚为4个类群,不同类别间品质性状均呈显著差异,Ⅰ类为低蛋白、较高淀粉、较低脂肪、低氨基酸、较低含水量、种皮厚度较薄的糯玉米自交系;Ⅱ类为较低蛋白、高淀粉、低脂肪、较高氨基酸、较高含水量、种皮厚度最厚的糯玉米自交系;Ⅲ类为高蛋白、较低淀粉、较高脂肪、较高氨基酸、低含水量、种皮厚度较厚的糯玉米自交系;Ⅳ类为较高蛋白、低淀粉、高脂肪、高氨基酸、高含水量、种皮厚度最薄的糯玉米自交系。在对糯玉米育种材料进行选择时,可根据不同类群的品种特征特性进行选择,进而为糯玉米优良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7,自引:13,他引:127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目前推广杂交种的15个主要亲本自交系进行了类群划分。从105个引物中筛选出对15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个,它们是E-17、G-14、F-14、N-18、N-06、G-04,依据6个引物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15个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自交系共划分为6个类群:Ⅰ类为中黄204、关17、Mo17,属兰卡斯特血缘;Ⅱ类为D黄212、黄早四、汶黄,属塘四平头血缘;Ⅲ类为B37、B73、B84,属瑞德黄马牙血缘;Ⅳ类为旅9、E28、丹340,属旅大红骨系统;Ⅴ类为5003、478;Ⅵ类为自330。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用RAPD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与系谱法一致,RAPD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部分玉米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按Giffing方法4组配的105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通过配合力分析和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RAPD标记、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研究供试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杂优类群和杂优模式,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划分杂优类群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株平均产量及其构成性状GCA综合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有18-599、7327、698-3、S37、48-2,单株产量SCA较高的组合中,自交系18-599和7327组配的杂交组合较多,其余自交系各自有其突出的优良特点,可根据育种要求加以利用;SSR分析可将供试的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较为合理地划分为4个类群和4个亚群,并发现杂优类群及其组配方式与单株产量的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三种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试自交系的遗传特性,并且所划杂优类群具有程度不同的合理性,但无论从系谱关系还是从强优势组合方式来看,SSR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摩擦接种的方法对81份材料的玉米矮花叶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从中筛选出了20份高抗材料,25份抗病材料。抗性鉴定结合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抗病材料来自P群和唐四平头类群,而瑞德群、兰卡斯特类群和自330类群的大部分自交系均高感玉米矮花叶病,不同杂种优势类群间的抗性有极显著的差异,据此将中国主要的五大优势群自交系粗略地划分为三大抗性类型,一是高抗类型,仅包括P群的自交系;二是中抗类群,仅包括唐四平头群的自交系;三是感病类群,包括瑞德、兰卡斯特和自330三大类群的自交系,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矮花抗性杂优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粗集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数据的工具,本文运用粗糙集理论研究了红籽瓜数量性状对单瓜种子重影响程度的判别方法,算法分析简单明了,在育种方面为提高红籽瓜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红籽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观测其11个主要数量性状,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05%;R型聚类分析显示,11个数量性状可分为5类,分别为:产量因子、粒重因子、生长因子、产籽因子和品质因子。两种分析共同揭示了红籽瓜各因子的性状组成,为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糊逻辑和无教师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车削过程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根据典型切削条件组合建立由多个子网络组成的自组织网络阵列,其中每一子网络对应一种典型切削条件,并进行训练.对于具体切削条件,运用模糊逻辑技术选取对应的优化子网络.文中所建名为Fuzzy-SOM-TWC监测系统的运行基于加工过程实时采集的切削力、声发射以及电机电流信号.切削实验用于训练和检验监测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其对于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8%-100%.  相似文献   

14.
红籽瓜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9份红籽瓜自交系为试材,对其植物学性状、品质性状、产量性状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植物学性状间的相关最密切,其次是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品质性状与植物学性状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瓜种子重、单瓜种子数,其次是千粒重、单瓜重、主蔓长、叶片数。以多个性状为目标的选择育种过程中,通过控制主蔓长和叶片数,从而提高单瓜种子重、单瓜重、种仁重和出仁率。  相似文献   

15.
景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32-535
综述了有关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文献资料,归纳出了6个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因素,即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资源、政府的作用、交易成本的降低、学习和创新效应、集群的协调机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研究了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存在的3方面问题:一是加工和销售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二是企业产品定位不清晰,转化能力差;三是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四是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五是农户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分析了区域资源、政府作用、规模和范围经济等竞争优势来源因素在宁夏枸杞产业集群形成阶段和成长阶段发挥的作用,构建了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模型,并将其与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演化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是由2个模型构建基础的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集群高效率生产的竞争优势需物流系统的支撑,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能够辐射的市场区域大小有很大影响,进行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农业产业集群及其物流进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物流各因素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物流的专业化程度是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因素.提出农业产业集群与第三方物流从战略适应和功能整合两个维度合作,从而加大第三方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瓜仁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构造的模拟人脑功能而构建的一种网络,其中BP学习算法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BP网络的训练步骤,从园艺试验田观测的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作为样本预测西瓜仁重,把影响西瓜种仁重的4个主要因素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西瓜种仁重为网络的输出向量,根据需要调用相关程序,从而避免了编写大量的算法程序,训练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戚建永  娄源功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31-332,336
信阳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尤其走食品产业集群的道路。根据信阳市食品产业现实基础和发展状况,以及食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指出信阳市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应采取轮轴式和卫星平台式相结合的竞争模式,在产业规划上合理空间布局,加强产业间的联系。产业区域内在充分发挥大企业优势的同时,带动和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崭新的规模优势与分层竞争优势发挥作用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力是簇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竞争力要具有竞争者无法模仿的特性,这不仅取决于它的自然资源特性,也与簇群中相关实体的结盟、协调状态密切相关.鉴于此,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竞争力不仅仅依赖于整合内部资源获取,还应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整合相关外部资源获得.分析了影响簇群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竞争力的培育应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并应着重培育其供应链的内涵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量评价是目前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土壤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准确。介绍和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几种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方法。层次分析模型能很好地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把土壤质量和评价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神经网络模式,有很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集对分析模型则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该项指标质量标准分别视为两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以它们之间的联系度确定评价指标所处的不同等级。模糊数学模型则综合考虑了土壤质量状况的渐变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地理信息系统(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引入并结合其他方法,使土壤质量的动态评价与管理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