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与天麻(Gastrodia elata)进行伴栽试验,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蜜环菌菌株M1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室内瓶栽和室内地栽(室内地面覆土栽培)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
周善森 《食用菌》1992,14(2):9-10
近年来,香菇木屑袋栽生产发展较快,但由于选用菌株比较混乱,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或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木屑袋栽的优良菌株,1988年县科委下达了香菇品种筛选课题,笔者将从引进的香菇菌株中选出十个木屑袋栽常用菌株,进行袋栽试验生产性能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们从美国ATCC 引进的双孢蘑菇杂交菌株(原编号56604,我所试验编号152),当年将试管种翻接培栽种作栽培试验,面积2.37尺~2,单产1.34斤,性状表现良好。85年秋又进行了箱栽筛选和床栽品比试验,产量均比公认的高产菌株Somycel-11号(试验编号111)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宁德地区宁古食用菌研究所于1991年在闽西考察从森林中采集天然野生黑木耳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培育出68号新菌株,经过多次代料栽培试验取得成功。两年来的研究和探讨,从小面积到大面积反复栽培试验进行对比,同时经几个不同场所的示范点试栽,采取统一配方,同样模式,普遍获得成功。1992年全区各地推广应用,被认定为优质高产菌株,是野外大田畦床袋栽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袋栽草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修赵  张维瑞 《食用菌》2003,25(6):13-14
为提高袋栽草菇的产量,通过对14个菌株进行品比筛选试验,从中选择适合于袋栽的高产优质菌株,生物学效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6.
张维瑞 《食用菌》2004,26(5):29-30
从14个草菇菌株中初选出各种性状较好的菌株5个,并进行复筛试验,筛选出屏优l号菌株,采用熟料袋栽,结果:熟料袋栽草菇周年栽培,具有高产稳产、病虫害少、菇价高等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近几年袋栽香菇发展迅速,栽培量连年递增,为了筛选出适合本省资源和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菌株,从1995年开始,对八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适台于蔗渣袋栽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我们自1986年起对引进的十多个黑木耳菌株通过栽培、重新分离,已筛选出一株适合于全蔗渣袋栽的泉引一8601优良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猴头已被人们广泛栽培,其生产方式多采取段木和熟料瓶、袋栽,成本较高。对此,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棉籽壳生料瓶栽猴头菌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于1982年7月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经反复栽培试验,性状稳定,经再分离后的栽培试验,仍不衰退,抗病力强,现蕾快,周期短。培养材料是油厂机器脱出的棉籽壳,其  相似文献   

10.
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分析,对采集到的野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RAPD分析生物学手段快速判断其分离菌株的真实性,并通过出菇试验验证判断结果。该野生真菌鉴定为赭鳞蘑菇(Agaricus subrufescens),RAPD分析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该野生真菌的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和选出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8~9月高温季节适栽的平菇品种,笔者于1990~1991年用8个平菇菌株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镰刀菌引起的魔芋茎腐病是魔芋栽培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贵州省兴义市魔芋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9年从贵州省兴义市采集魔芋茎腐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与tef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3株镰刀菌纯培养物,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solani);致病性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菌株xymy-8没有致病性,茄腐镰刀菌菌株xymy-7、xymy-9有致病性,且致病性有差异,其中菌株xymy-7的致病性强于菌株xymy-9的致病性。试验结果为魔芋茎腐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食用菌菌种站从国外引进的香菇菌种中,通过出菇比较试验,进行种菇选择,组织分离和定向选育,获得了中高温型香菇新菌株8065和中低温型新菌株8450即(8517)。这两个新菌株于3月17日通过了市农业局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中高温型香姑菌株8065,它的制种和栽  相似文献   

14.
以香菇菌株238与808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核体菌株,经初筛、复筛及生产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香菇新菌株森立17具有菌龄短,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宜陕南秦巴山区秋栽冬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5.
1981年秋,我们在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瓶栽菇体中发现一丛菌盖棕色的变异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保存,于1982年10月转接栽培种,经瓶栽出菇试验表明,该菌株变异性状稳定,定名为“棕顶81”。以后在同样条件下(棉籽壳料,床、袋栽),以  相似文献   

16.
牛瑛萍 《食用菌》2006,28(5):52-53
笔者在利用玉米芯种植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2001年立项,以本地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主要培养基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试验。经3年多的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玉米芯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技术,现简报如下。1菌株的选择我们于2001年从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株888、998、K3 3个菌株。对3个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888菌株作为栽培用菌种。  相似文献   

17.
徐志刚  蒋时察 《食用菌》1993,15(5):30-31
我们于1986年开始进行袋栽金针菇的研究,通过对品种、接种期、培养基配方、搔菌、装料量等试验,总结出配套的袋栽金针菇高产模式,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30%以上。几年来先后在全省推广580万袋,经济效益达978万余元,该项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用高产优质菌株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16个菌株参加品比,通过对菌丝生长、栽培特性、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从东北地区4个省49个县(市)的茄子主产区采集黄萎病菌株,从中分离、鉴定并选取80个单孢菌株,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力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repeat)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性状研究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存在4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56.25%,菌丝型菌株最少,仅占供试菌株的7.5%。通过鉴别寄主接种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明确了东北地区茄子主产区存在黄萎病菌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6.25%,31.25%和42.50%。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菌株中落叶型菌株占31.25%,以中、强致病力菌株为主;非落叶型菌株为68.75%,多为弱致病力类型菌株。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且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豫南地区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6个普通平菇菌株及2个脱毒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选出了当地当季的适栽菌株:9月初栽培,以灰黑色菌株平菇99为主,搭配灰白色菌株新831;秋冬季节栽培,以灰白色菌株豫平6号为主,搭配灰黑色菌株平菇99;对于脱毒菌株不能盲目引种。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袋栽毛木耳镰刀菌病害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刀菌病害是四川省袋栽毛木耳的主要病害,从各主产地采集的16个耳袋样品中分离到20年菌株,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同属一种镰刀菌,即茄腐皮镰孢霉。本文描述了该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性、症状及发病规律,研究表明,毛木耳是镰刀菌在食用菌中的一个新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