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敏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4):785-790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发现,潮州地区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并在茶叶非遗保护、茶文化品牌传播、茶旅融合发展和茶文化培训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同时潮州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推动潮州茶和茶文化"走出去";"动态传承"非遗茶技艺,多举措保护珍稀古茶树资源;挖掘、整合"潮茶"文化资源,打造潮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茶旅真融合、深度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养本土高素质专业化茶文化人才等.  相似文献   

2.
客家非遗具有极高的保护与传承价值,而如何突破客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困境,则是客家非遗保护与传承主体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基于客家非遗开展茶产品包装设计,既有利于推进客家非遗保护与传承,也能够提升茶产品包装设计水平。文章对依托客家非遗开展茶产品包装设计的意义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基于客家非遗的茶产品包装设计策略开展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互联网下茶文化流行以来,各类茶非遗元素开始被人们重视。为复兴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积极性。国家立足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始尝试将教育与非遗文化融合。艺术教育作为与非遗文化关联性最高的教育科目,对非遗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与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颖 《福建茶叶》2023,(11):27-29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证明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也是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再次认可,也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助推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茶故事,增强中华茶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茶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交流互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肩上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5.
文婉清  朱海燕  周虹 《茶叶通讯》2019,46(2):243-248
纪录片作为展示国家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近年来受到较大关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受到纪录片制作方的青睐。本文阐述了茶纪录片发展的时代需求,梳理了近年来茶纪录片的数量、题材,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与主要作品,并讨论茶纪录片在不同传播平台播放的优劣对比。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较大发展,其中茶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新生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对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传播的探讨研究,挖掘其与非遗文化的共通之处,可以为粤西非遗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曹武 《福建茶叶》2023,(5):13-16
益阳黑茶是六大茶之一,也是国家非遗技艺传承项目。新消费品牌是非遗传承、国货自强、国潮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回顾国潮与新消费品牌、黑茶非遗的理论基础上,梳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并通过对比分析头部茶企品牌竹叶青和小罐茶的实践经验,凝练构建益阳黑茶新消费品牌的国潮化策略,即深耕中华传统茶文化(唐宋自然美学)、IP化内容传播、凸显中医养生功效、坚守品牌社会责任。国潮化有助于推动黑茶品牌在Z世代”出圈”,培育中国茶的忠实粉丝,疏缓“年轻人不愿喝茶”困局,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区域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大众长期以来智慧的传承与延续,其中凝聚了深厚的文化理念与人文底蕴,更是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无法比拟的经营实力与优势资源,从非遗项目的传承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自身重要的承载作用。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入手,结合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意义与优势认识,从而探究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影响。茶道文化体现出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为推动茶文化传播创新,可在茶餐厅空间设计中突出茶元素,为茶文化传播提供现实载体。茶元素在茶餐厅空间设计应用时,可基于茶餐厅的空间布局、餐厅的经营属性、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等领域,尝试对茶餐厅进行设计创新,实现预期茶餐厅设计目的。本文就茶元素在茶餐厅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建设让海内外华人及中国文化爱好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认同与喜爱.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了政府与民间媒体在宣传、推广及对外展示方面的重视.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经验研究法在全面分析茶文化具体展示内容及其普及意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郭丹英 《茶叶》2005,31(2):129-132
瓷、茶同为我国国粹,历为西人推崇。唐宋时期瓷、茶已影响海外,明清之际,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进一步交流,瓷、茶的外销数量大增,以至于使用中国茶具泡饮中国茶成为当时西方的风尚,瓷、茶的外销量也达到历史上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文化复兴到达高潮的时代,茶道中的精神文化弘扬的需求日益提高.展示空间设计赋予茶产品以实质的文化意义和生命力,也逐渐出现了与地域文化元素趋同的现象.所以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如何继承保护云雾茶产品的文化并且融入连云港地域文化元素尤为重要.此文通过对连云港地区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展示空间设计的原理、国内外实例与实际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原本走平行路线的产业发展轨迹也双双出现了交织。俗话都说,合作才能共赢。而事实证明,产业与产业的强强联合,有利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效益。我国体育产业与茶文化旅游产业在给消费者带来的项目体验上都带有休闲娱乐这个共性,但是,二者的表现形式又存在不同。因此,体育产业与茶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存在相互渗透的可能与条件。对此,本文分别介绍了我国体育产业与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容、茶文化旅游现状以及体育产业与茶文化融合现状,最后集中针对于我国体育产业与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复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中包含的许多元素已经被我国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被列为非遗最多的是茶艺类。即,各个类别茶叶(普洱、龙井等)加工研磨的技艺。除此之外,茶精神以及与茶有关的民俗文化也逐渐被重视,陆续被列为国家保护项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主要探讨了茶文化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王珍珠 《福建茶叶》2023,(10):182-184
从审美认知与文化传播双重视角切入,推动茶文化与吉州窑陶瓷有机契合与融合发展,主要目的是以优秀茶文化催化吉州窑陶瓷的商业价值与收藏价值,以物质载体为媒介,促进抽象与无形文化的长久流传。为此,应能客观与全面分析吉州窑陶瓷文化特征,明确茶文化与吉州窑陶瓷有机契合的内在机理。在吉州窑陶瓷创造性和多元化发展与茶文化传播和价值挖掘与实践等方面深度思考,提出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基于茶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窑陶瓷茶具,二是吉州窑剪纸贴花瓷与茶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三是吉州窑陶瓷艺术化的嵌入到现代饮茶场景中。  相似文献   

16.
周明尧 《福建茶叶》2016,(12):339-340
本文首先就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就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主要在于三点: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当前的音乐教育不妨这样开展: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7.
雄安新区在继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成为了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将会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疏解地的形式而存在。本文在阐述了茶文化对雄安新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结合的促进意义后,接着分析了雄安新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结合将面临的问题,最后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二者的结合之路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孟杰 《福建茶叶》2024,(2):147-149
首先分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外宣翻译的背景和必要性,探究其翻译现状和存在的翻译问题,通过详细了解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外宣“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对该国家非遗项目进行翻译及分析,并提出改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相关措施,以期更好地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陈杰平 《福建茶叶》2023,(9):148-150
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其包含的茶道、茶德、茶画、茶诗等构建起完整的文化体系。而与之对应的语言体系,需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借助翻译手段完成文化的展示,以及跨文化的交际。对此,立足茶文化视角下,了解英语翻译现状,针对主要存在的不足,探索优化的路径,并提出具体的英语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旨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实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田常军 《福建茶叶》2016,(9):240-241
随着体育文化逐渐从物质向精神层面转换,就需要利用传统文化来调适社会大众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现实表明,户外拓展活动已成为针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并也成为了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讨论分析可得,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包括:聚合性、民族性、愉悦性。茶文化助推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包括:以茶会友共享体育文化、以茶交流共铸体育文化、以茶交友推广体育文化、以茶启示支撑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