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基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充分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并据此进行创造性转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为乡村文化重塑的鲜活载体和智慧源头。现阶段,乡村文化重塑过程中一些地方暴露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重视程度不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断层、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存在缺失等一些问题。需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发展融入到乡村文化重塑过程中,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体现出其时代价值。在乡村文化重塑过程中,切实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形成文化凝聚力,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确保乡村文化健康发展,充分体现文化生态系统的包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维持已久的城乡二元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很多的乡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挑战与冲击之下也逐渐褪色。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言,其面临着原有村落、建筑逐渐消失、文化传承主体缺位、文化传承形式单一且效率低下等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两难境地。因此,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保护农村的自然风貌与传统建筑、激发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传承自觉性、创新乡村文化传承方式对于优秀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背景,论述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最后提出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郑有贵 《农业考古》2017,(4):243-246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文明,应把乡村文化的根留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省通过《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的实践表明,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讲好乡村故事,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美丽乡村有深厚的文化之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动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还应对如何构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价值取向、形成基于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体传承发展机制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探索形成讲好乡村故事、传承好乡村文化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指出传统文化保护对乡村景观建设的价值,探讨了益阳市乡村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益阳乡村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当前传统乡村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呈现出传统乡村伦理道德渐趋微弱、传统乡村文化建设资源流失严重、传统乡村文化建设力量单薄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新时代实际情况寻求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十九大工作战略任务,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积极意义。农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土壤,立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在保护、挖掘、传承中,推进民风、村风、家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境界,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夯实文化根基。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价值,对当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天龙模式和郎德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龙屯堡和郎德苗寨同属贵州省著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因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形成了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公司主导的天龙模式和社区主导的郎德模式.二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且各具特色,颇具典型性.对2种不同旅游开发模式下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为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并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广西钦州灵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非遗文化采茶戏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将传统戏曲文化振兴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提出适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提供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日渐深入,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在社会各界均得到了大力重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玉树地区实际情况为例,研究玉树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情况。玉树虽然在传统村落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共享生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做好旅游业的适度开发以及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修改维护、强化古民居建筑空间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意义,认为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总结了当下农村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如农村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提出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当下农村发展相结合的对策措施,强调规划管理机制,实现共享发展目标;拓宽融资渠道,抓好保护开发工程;创立文化品牌,搭建文化传承平台;融合旅游业态,挖掘传统文化魅力;落实创新理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受到广泛关注。古村落文化的活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增加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内涵, 推动上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上甘棠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活化文化灵魂、唤 醒文化记忆、激发文化活力、重塑文化价值、丰富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提出上甘棠文化活化的建 议。  相似文献   

13.
马丽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76-10376,10394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作为景现绿化材料,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景观为主线,把科学知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药用植物的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保护、展示的功能,又起到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努力将新校区打造成集教学、科研、开发、科普、旅游、休闲、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超群  罗明春  钟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57-11159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阐释了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内涵,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要求,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根据乡村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需求的多元化与层次化,在保持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并运用发展的观点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舞台构建和创新,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经济、景观等诸多方面都在经历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而乡村游客的文化取向则是促使中国乡村生产与消费功能发生转换的关键因素。在全球信仰危机与价值失重的文化层面,乡村旅游复燃了人们重建理想与希望的激情;乡村游客的文化取向及其乡村意象认知的媒体代言正在生成一种意识形态,进而殖民化乡村的重构。文章结合中国几个典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历史考察和跟踪调研,分析了乡村游客文化取向的机理、特征和参与乡村重构的途径、作用与影响;基于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提出了还原中国乡村风貌、明确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导向、引导乡村游客消费理念、重构乡村田园理想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乡村景观品质提升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的乡村发展路径。  方法  以浙北地区桐乡市荣星村、红星村和合星村等3个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索。  结果  复杂的产业结构和高强度经营对区域乡村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遇到挑战、乡村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和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是3个主要问题。依据乡村景观与乡村产业结构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历史遗存与文化惠民相耦合、遗址保护与文化景观相融合三大规划原则。  结论  构建了基于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优化产业景观、历史遗存保护与文化惠民相耦合构建旅游景观,以及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新相融合塑造文创景观建设等具体的规划发展策略。图1表1参19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徽州是传统的产茶区,徽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资源众多,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具备发展茶文化遗产旅游的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可以从以保护为前提、制定开发规划、完善产品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徽州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8.
徽州农耕文化是古山越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主要体现在徽州的语言、戏曲、民谣、风俗仪式等方面,具有相对封闭、和谐共生、礼制为先、宗族为重、内容多样等特点,具有教化、规范、维系、宣泄等社会功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保护传承徽州农耕文化具有践行文化自信、回归乡土中国、繁荣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的价值。对徽州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要坚持适度性、整体性、创新性等原则,具体的路径包括构建文化保护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文化展览场所、利用网络传播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乡村文脉、民俗风情延续的关键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激发传统村落的新活力,同时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前,福建各地积极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在复兴文脉、旅游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但部分传统村落仍面临保护主体匮乏、产业发展单一、文化创新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传统村落活化现状进行解读,进而提出对传统村落活化的策略,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杰 《农学学报》2015,5(5):136-140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下的旅游产品多供给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模式、文化主题活动、产业链、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