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冬小麦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节水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冬小麦耗水特性和灌溉方案研究和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研究3个方面介绍了近10多年来冬小麦节水灌溉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氮对亏缺灌溉冬小麦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氮肥优化管理调控冬小麦地下与地上部分的生长,是提高亏缺灌溉冬小麦水分利用率、保证产量稳定的重要途径。从阐述亏缺灌溉内涵开始,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氮对亏缺灌溉冬小麦地下及地上部分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旨为华北地区亏缺灌溉冬小麦氮肥优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冬小麦主要节水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河北省冬小麦的主要节水技术措施,包括选用抗旱品种、铺设防渗管道、使用抗旱保水剂、"小白龙"灌溉、深耕翻、浇足底墒水、浇好返青拔节水、耙耱镇压、施肥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地区小麦的节水高产、增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冬小麦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追肥,强化其肥水管理,充分运用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可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一、滴灌优点1.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可适时适量灌水,在冬小麦生长期内,比地面灌溉省水40%~50%。2.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生长期内平均可省肥20%左右。3.由埋入地下及地面移动的输水管道,代替大水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是我国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在耕地面积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小麦用水也在北方农业用水中比重较大。冬小麦的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才能促使保持稳定的、较高的产量。灌溉技术的采用,对冬小麦生产的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就各种灌溉技术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冬小麦种植方法存的灌溉效果差从而影响冬小麦总产量的问题。【方法】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新的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技术,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数据进行采集,构建冬小麦灌溉产量模型,设计优质冬小麦高产决策施肥模式。【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设计的种植技术的种植效果较好,小麦的净产值较高,能够实现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结论】本文设计的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技术具有有效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后续冬小麦种植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85-86
通过分析冬小麦需水规律,提出小麦灌溉技术要点,及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浇水是冬小麦的丰产技术之一,浇水洽当与否能影响产量,浇水与土质、施肥、气候、品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技术比较复杂。冬小麦越冬时期需要一定的水分来维持安全过冬,以免因干旱和寒冷而缺苗或影响生育;但早春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时,需要较多的水分。早春不灌溉的冬小麦产量不如灌溉的大,其主要关  相似文献   

9.
去电子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去电子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关中平原典型灌区为研究区开展大田试验。以冬小麦"小偃22号"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的灌水类型(普通水与去电子水)和灌溉量水平(60、120、180 mm与240 mm),分阶段对冬小麦的生长指标与光合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冬小麦的耗水特性、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同一灌溉量水平(180 mm)下,与普通水灌溉相比,去电子水灌溉的冬小麦生长速率更快,同时耗水量较高,其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亦显著提高了17.8%与15.1%;与0 mm灌溉相比,去电子水灌溉的冬小麦增产46.9%,高于普通水灌溉处理(24.7%)。去电子水不同灌溉量处理中,灌溉量为180 mm时冬小麦的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因此,可以将去电子水灌溉180 mm作为关中平原冬小麦高效用水和高产的较优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冬小麦再生水灌溉与清水灌溉的比较研究,从作物生理角度确定再生水灌溉的可行性。试验采用不同预处理的城市再生水;同时进行大田和盆栽两种培育方式;以冬小麦叶片为检测样品;以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酶(POD)为测定生物学指标作为评价。分别在不同生育期测试了再生水灌溉和清水灌溉冬小麦下,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与清水灌溉对冬小麦抗氧化酶系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从而说明以再生水灌溉冬小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现状入手,总结了学术界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分析了管网优化技术在管道输水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制约管道输水灌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的节水潜力,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了1995—2020年有关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的文献发文量、被引量、高影响力期刊、作者、研究单位、高频词、试验站点,以分析其研究态势,并利用CiteSpace进行了可视化与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了该模式中高灌溉需水量作物冬小麦的关键节水技术,包括了工程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微喷灌)、生物节水技术(品种选育)与典型农艺节水技术(优化灌溉制度)等,系统分析了各节水技术对冬小麦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的相关发文量在近年来呈明显增加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缺乏高被引论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发文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占总发文数的27%、10%和10%,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活跃度;2)从高频词来看,该领域主要聚焦于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光合特性、生长特性、模型模拟等。但相关领域也存在问题,如主要作者、一些研究机构间合作不够密切,田间实验站点分布不均匀且缺少长期稳定的定位观测试验等;3)对于高灌溉需水量作物冬小麦的文献计量研究表明,喷灌、滴灌、微喷灌、选用抗旱节水品种等技术,可降低田间耗水量7%~13%、产量不同程度增加2%~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约5%~28%。优化灌溉制度,减少灌溉次数,且根据不同降水年型保证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需水,可降低田间耗水9%~25%,产量降低2%~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约6%~9%。综上,为进一步保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安全,应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分考虑周年的水分利用,合理优化周年的灌溉制度,构建整合配套的农艺节水技术体系和灌溉设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冬小麦、玉米灌溉施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5-17588
[目的]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在2012年,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典型区域内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与玉米作物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滴灌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冬小麦、玉米产量和株高随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多而增大.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冬小麦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4.0%和11.64%,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减少63.2%、55.1%.滴灌灌溉下玉米平均产量、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35.10%和17.42%,且前者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后者减少55.5%、50.1%.[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实施滴灌灌溉冬小麦、玉米时,可以分别采用灌溉量190和200 m3/hm2为其参考编制灌溉、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4.
青海循化县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的田间管理需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遵循自然规律,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利用科学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培育壮苗,分类指导,以保证冬小麦能够安全越冬。该文根据循化县冬小麦种植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冬小麦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从追肥、中耕松土、灌溉、铺粪等方面对冬小麦的管理进行分析,以保证冬小麦安全越冬,促进循化县冬小麦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云南省澜沧县酒井乡粮食作物的主体之一。本文从土壤、施肥、灌溉等几个方面对冬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概述,并详细阐述了冬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水资源一直以来十分匮乏,但我国的农业灌溉又需要大量水资源,基于两者之间的矛盾,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低压管道灌溉成为主要的农业灌溉方式。笔者在文中重点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有效应用低压管道灌溉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尼勒克县气候特点,挖掘常规灌溉冬小麦高产潜力,集成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水肥运筹等技术,开展高产创建田,大面积示范,从而提高冬小麦单产水平,带动尼勒克县农业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山东省农业总用水量161.6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3%,发展节水高产农业是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除了选用优质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外,还应采用以下技术:1.选择最适宜的麦田灌溉制度与灌水方式。山东省各地的气候条件各异,鲁西北与鲁中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又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期,经常出现冬小麦受旱问题,这时可以采取非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部分满足作物水量需求的灌溉方式),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同时非充分灌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作物的倒伏现象,达到冬小麦的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低压管道灌溉输水在灌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重要的农田节水技术之一,不仅减少农田节水投资,同时为管理提供方便。低压管道灌溉输水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灌水系统组成。本文通过对机压式灌溉、自压式灌溉、固定式灌溉等技术的研究,总结其在灌区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措施,目的在于提高灌溉效率,有效解决灌区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快速、无损地诊断冠层含水量的方法,对冬小麦长势监测、旱情评估及变量灌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田间变量灌溉试验,分析生育期、灌溉量对冬小麦冠层含水量的影响,解析冠层光谱对不同灌溉处理下冠层含水量的响应规律,以冠层等效水厚度(EWTc)为表征指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WT)技术,构建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光谱诊断模型,利用独立样本验证模型精度。【结果】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在生育后期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多而增加,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减少;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均表现为1水>0.5水>0水;与原始冠层光谱反射率相比,经连续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冠层等效水厚度相关性在第1、2、3、5、6、7分解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8.40%—26.20%;以第6尺度2 400 nm、第2尺度1 596 nm和第7尺度2 397 nm构建的冠层等效水厚度光谱诊断模型稳定性和精度较好,验证样本决定系数R 2为0.5411,RMSE为0.0127 cm。【结论】冬小麦冠层含水量随着灌溉时间与灌溉量发生规律性变化,在水分敏感波段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光谱响应特征,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冠层光谱特征参量与冠层等效水厚度的相关性,实现冬小麦冠层含水量光谱诊断,可以为冬小麦田间变量灌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