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因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出材量高、易加工等特点,近年来被大面积栽植,已成为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的主栽树种。但是由于管护不当致使杨树速生、优质、丰产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林农种植、管护的积极性。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确保新植树木成活、成林、成材,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追肥 科学的追肥是改善林木营养状况,提高杨树生长量和缩短采伐周期的重要措施。杨树追肥可用氮肥或复合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新植幼树当年可少施、晚施。追肥时间:栽植当年在7~8月为好,这时正是杨树的生长高峰时期,此时追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施肥量:每株施入尿素0.1千克,可采用四点穴施法,即在树木根系分布范围内,于距树干30厘米四周均匀挖深20厘米的穴4个,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施入,最后用土覆盖。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以便肥效及早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2.
加强萝卜种株栽植后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萝卜种子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要做好如下几点:1.分期追肥追肥可改善种株营养生长,促进多分枝、多结荚果、籽粒,提高粒重,从而,提高种子产量.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栽植成活后,要及时追施发棵肥,利用入冬前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促使种株及早发棵.一般可亩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400~6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对水浇施,除可供给种株营养外,也有防旱作用.第2次,在开春后,气温开始回升之时,种株恢复生长,需要大量养料,要及时施用返青肥,可促进种株多发枝、发枝壮.可亩施充分腐熟人粪尿600~750千克,或复合肥15~20千克.第3次在初花期.因萝卜为总状花序,无限生长,花多荚多,顶梢往往无荚或有荚无籽,萝卜属十字花科作物,对硼十分敏感,缺硼常会导致花而不实.因此,为了促使多结籽及籽粒饱满,一定要追施花肥.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芒果冬枣的丰产栽培技术。栽植前应做好挖穴、填土与施基肥、苗木保护与根系处理等准备工作;栽植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浇足定根水、覆土、树盘覆草;栽植当年应注意正确应用枝干修剪、追肥、合理间种、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肥水运筹管理(一)施肥樱桃采果后要及时追肥和早施基肥,宜在采果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及时追肥,以增加树体储备。追肥的常用方法是沟施腐熟人粪尿、撒施复合肥及叶面喷肥。结果大树一般每株施用30~50 kg或腐熟豆饼2~3 kg或不含氯化物的氮磷钾多元复合肥1 kg,采用沟施,沟深20~4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并灌水。叶面追肥于7—9月进行。每隔15  相似文献   

5.
"小麦~小尖椒~芝麻"一年三收高效种植模式,是广大粮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较好模式之一。现将该种植模式介绍如下:当年秋播时,机播6行小麦,留0.8~1.0m空地。翌年麦收前25~30d内,将育好的辣椒苗,移栽到套种麦田预留空带内,每空带栽植2行辣椒。小麦收获后,及时在麦茬带内套种一行或两行芝麻,芝麻出苗后及时深耕灭茬。  相似文献   

6.
桑树嫁接体一步成园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嫁接体一步成园栽植技术,具有成本低、建园快、投产早、适应性强、效益好等特点.成本低:每株嫁接体几分钱,栽植成活率可达70%,成品苗不到0.1元,农民容易承受.建园快:传统建园方法是1年育苗,2年嫁接,3年栽植建园;而该技术是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栽植,当年成园.投产早:桑园当年成林,当年即可养蚕.适应性强:无论山区、平原,均可栽植.效益好:当年养蚕和间作收入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春季栽植的2年生油松为对照,开展了雨季栽植2年生和1年生油松试验. 通过测定春季、雨季栽植油松后45 d的气候、土壤水分,调查栽后4年内啮齿类动物的危害状况和油松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后得知:雨季的降水量比春季大,空气相对湿度高,风速低,气温与地温高,土壤含水量高,蒸发量在栽植后26 d内较低,利于油松缓苗和生长;雨季栽植躲过了栽植当年啮齿类动物的春季危害高峰,苗木存活率高. 从栽植当年到栽植后第4年,雨季栽植的油松存活率一直比春季栽植的高,雨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树体生长量比春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生长量大,雨季栽植的1年生苗木树体生长量与春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基本相同. 雨季栽植油松能够显著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促进果树花芽分化、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如果夏季果树管理不到位,会影响到当年果树产量、质量与下年花芽的形成.因而,及时、合理进行果树夏季管理,非常重要. 1.强化肥水管理.春梢停长前,果树开花、坐果、生枝、长叶所需要的营养,一般都来自果树从上年入秋后到当年根系活动期间所制造的养分.进入6月,春梢停长,根系二次生长高峰期出现,此时的追肥一般称为花芽分化肥.如果能及时合理地追施肥料,对提高当年的产量,促进花芽分化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管好水在移栽至缓苗期,连浇2~3次水,以保证及时缓苗生长.在门椒、对椒果实坐稳且长至3~5厘米时,水肥齐攻,促结大果.在缓苗后至坐稳果前,一般不旱不浇,以保证苗期稳健生长,防止旺长,减少落花落果.进入11月份,天气渐寒,控制浇水,防止湿度大坏果、烂果.2.适时追肥在门椒、对椒坐稳且长至3~5厘米时,及时追肥,并结合浇水3~5次.追肥以挖穴深埋7~10厘米,利用率最高.后期可用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追肥.  相似文献   

10.
晚秋黄梨属大田矮化密植型新品种.该品种成株树高1.5~2.5米,当年栽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其栽培技术明显不同于一般品种.现将具体的关键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栽植为了促进葡萄早结果,早丰产,生产上多采用沟栽,即先挖出1米宽、1米深的栽植沟,篱架宜南北向,棚架宜东西向。结合回填土,施足底肥。栽植时间从落叶后一直到第二年春季萌芽之前,只要气温和土壤状况适宜都可进行栽植,但鉴于北方冬季寒冷,多采用春栽。栽后要及时浇水和覆盖,以防枝条抽干,待芽眼膨大后再撤除覆盖。二、肥水管理1.施肥基肥1.施肥基肥秋季施入,早比晚好。以有机肥为主一般采用撒施和沟施。追肥施于生长季,一般为3次,即开花坐果肥、果实膨大肥、果实着色肥。可土施,也可进行根外追。有条件的最好通过叶分析来确定肥型和数量…  相似文献   

12.
选平肥地,坡耕地建园;全光照,南北行向,栽植沟栽植;单蔓整形,循环更新修剪,果枝近主(蔓)留,适时掐小尖,适当疏花疏果,剪除老果枝,回缩新果枝,彻底清除萌蘖;喷滴灌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和喷肥;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3.
李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152-152,185
核桃栽植的当年是核桃生长的关键时期,本文阐述了核桃栽植当年的生长期和休眠期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选地与整地可选择土层较厚、肥力较高、坡度不大、背风向阳的沙质土或轻壤土地块栽植。种植前全面整地,机耕深度25~30厘米。及时挖定植穴,定植穴长、宽各50~60厘米,深30~40厘米,每穴施入农家肥5公斤。二、苗木栽植1.栽植时间。春季栽植,山东潍坊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栽植,山东潍坊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土壤封冻前栽植。栽植文冠果小  相似文献   

15.
<正>1繁殖方法分球繁殖当年栽植的母球经过1季生长后,在其周围同时又能分生出1~2个大鳞茎和3~5个小鳞茎。可按种球大小分开种植,大球栽后当年可开花,小球培养1~2年也能开花。  相似文献   

16.
4.田间管理①秋菠菜.长出真叶后及时泼浇1次稀薄粪水,随植株生长逐步加大追肥浓度,但应在土面干燥时施用.2片真叶后结合间苗除草,注意追肥.……  相似文献   

17.
果园春季管理主要做应好以下几项工作:1果园肥水管理在4月上中旬即花前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施少量磷肥,盛果期每株,施尿素1-1.5,过磷酸钙0.5-1,或施氮磷复合肥1-1.5。施肥后进行灌水。2完成果树整形修剪工作当年栽植果苗一般定干0.5米,幼龄果树采用强枝长放,弱枝进行短截。  相似文献   

18.
正银杏又名白果、鸭脚树、公孙树,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主干挺拔,叶片扇形,很多地方把它作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还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庭院绿化等。一、苗木的选择与栽植树径在5厘米以下的银杏苗木可以裸根栽植,树径在6厘米以上的则需要带土栽培。裸根栽植的苗木,当年是缓苗期;而带土栽植的苗木,当年就能生长。小苗栽好后,用水漫灌即可。栽植银杏大树,种植时最好先在栽植穴内填表土20~30厘米,然后进行栽植,栽后适当浇水,待穴中水渗下后,再填土压实,使根际与土壤紧密接触。  相似文献   

19.
<正> 1.追肥:枣的花芽是当年分化,当年开花,而且随生长随分化。因此,在早春发芽前施化肥对当年增产有重要作用。时间在3月中下旬为宜。成龄枣树每株施氮肥2~2.5公斤,磷肥1~1.5公斤,钾肥1.5~2公斤。按树冠垂直投影挖成深25厘米,宽30厘米的环状沟,  相似文献   

20.
1.整形:4月底之前修剪,树主干高控制在20cm~30cm,当年可长出4~5个枝条,每个枝条保持在80cm左右,枝条生长方向一定要均匀。第二年春、夏季将从主干或第一侧枝上长出新枝,每主枝保留3~4个新枝。2.追肥:五六月份,在距树干基部30cm左右的地方打窝追肥,每株4~6窝,窝深15cm左右,施适量鸡鸭羊粪等堆杂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