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甜高粱茎秆采后生理特性及其自发气调包装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延长甜高粱茎秆贮藏期,研究了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速率、蔗糖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变化规律,并用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进行了自发气调包装(MAP)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从10℃上升到30℃,呼吸速率升高2倍左右;在相同温度下,辽甜一号茎秆的呼吸速率高于辽饲杂一号茎秆的呼吸速率.辽甜一号茎秆在O2 2.2%、CO2 7.6%下贮藏10 d,辽饲杂一号茎秆在O2 3.6%、CO2 6.4%下贮藏17 d会发生厌氧呼吸.甜高粱茎秆内中性、酸性蔗糖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在MAP贮藏中活性呈上升趋势,贮藏至30 d,总糖有2.8%~20.9%的损失,还原糖升高134.3%~523.1%,茎秆失重率为1.37%~1.51%.甜高粱茎秆在厚度为0.034 mm的低密度聚乙烯包装中蔗糖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总糖损失减少.该项研究为解决甜高粱茎秆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的茎秆贮藏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然干燥甜高粱茎秆长期贮藏及乙醇发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延长甜高粱乙醇生产原料供应时间,将甜高梁茎秆自然干燥后用于长期贮藏.分别考察干燥和长期贮藏过程糖分变化,结果显示,自然干燥过程中,茎秆的含水率(干基)由80%降低至18%时,总糖损失率为3.85%;不同含水率的茎秆经6个月长期贮藏,含水率为22%以下茎秆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自然干燥过程使总糖损失较小,22%可作为甜高粱茎秆干燥贮藏的“安全含水率”.通过考察干燥的茎秆乙醇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固态发酵24 h即可达到终点,基质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可以达67.06 mg/g(干基),发酵过程基本正常.通过该研究,表明自然干燥可作为甜高粱茎秆长期贮藏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加工方式,可为解决甜高粱乙醇周年生产的原料供应问题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他霉素处理对采后甜樱桃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了研究纳他霉素与维生素C(Vc)复配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生理代谢与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该试验采用10 mg/L纳他霉素溶液、100 mg/L Vc溶液以及10 mg/L纳他霉素+100 mg/L Vc溶液中浸泡处理甜樱桃10 min,然后将果实置于5℃下贮藏,在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呼吸速率以及与抗病性有关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同时,测定了果实颜色、硬度、Vc含量、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腐烂率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单独的纳他霉素处理或与Vc复配处理均可有效延长贮藏期达10 d以上,尤其是复配处理还可显著提高PPO、POD、PAL酶活性并使酚类物质含量增加,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与腐烂率,保持较高的Vc含量和硬度,单独的纳他霉素处理也具有一定的调节生理代谢与防腐作用,而单独的Vc处理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纳他霉素与Vc复配溶液可作为天然保鲜剂在采后甜樱桃果实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茎秆汁液成分分析及浓缩贮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提高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取燃料乙醇的原料利用率,延长甜高粱茎秆及其汁液贮藏期限,测定了辽甜1号、早熟1号、醇甜2号三个甜高粱品种茎秆及其汁液的营养成分,采用浓缩法对甜高粱茎秆汁进行了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都含有丰富的糖分,可以为酵母菌发酵制取酒精提供良好的碳源,但总氮和某些矿物质元素(如:Fe3 )不能满足酒精酵母的营养需要;甜高粱茎秆汁浓缩至4~5倍时,可以抑制汁液中大多数微生物的活动,使其中糖分不受损失;在试验设定的真空浓缩工艺条件下(55~60℃,0.15 Mpa)甜高粱茎秆汁中产酸微生物或水解酶类仍保持活性,使得还原糖占总糖的比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升高,这有利于酒精发酵.  相似文献   

5.
火棘果实成熟与贮藏中代谢生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火棘果实发育成熟和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相关氧化酶、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作用,果实采收前2个月用80mg/kg GA3喷施,刺激其呼吸强度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及果胶、总酸度等下降。采用2个月用50mg/kg 6-BA喷旋,则火棘果实呼吸强度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能显著提高其在常下的耐藏性。若采后用GA3处理,刺激贮藏前期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用6-BA处理,对整个贮藏期呼吸强度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保留较多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6.
采前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子的脱皮与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冯彤  庞杰  于新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46-151
研究了乙烯利20、100、500 mg/L;891植物促长素20、100、500 mg/L;脱落酸20、100、500 mg/L等9种不同采前激素催熟处理方法对银杏种子采后脱皮及贮藏保鲜的影响。其中,乙烯利500 mg/L处理,采后4 d呼吸高峰到来,第6 d果肉软化,容易去皮,且贮藏90 d,除霉变率稍高外,浮水率、失水率、硬化率都较低,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淀粉、蛋白质含量保持较高水平,适宜于以食用为目的的贮藏。891植物促长素500 mg/L处理发芽率高,β-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脂肪酶、多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茎秆富含糖分,是生产燃料乙醇的良好原料。在甜高粱育种或生产中,常用锤度估算汁液含糖量,但锤度与可发酵糖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采用81个甜高粱材料,种植于北京、天津(盐碱地)、河北3个地点,研究了茎秆汁液锤度与可发酵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河北、天津三个地点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糖/锤度(糖锤比)总平均值分别为0.76、0.74和0.72,其中天津的甜高粱茎秆汁液糖锤比显著低于北京。北京、河北、天津三个地点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蔗糖含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1,0.8376和0.9186,其中天津点显著低于河北。适合北京和河北非盐碱地种植的甜高粱茎秆汁液的锤度、可发酵总糖含量的整合回归方程为Y=0.8969X-1.7576(R2=0.8237);天津盐碱地糖锤比低于北京,相关系数显著低于河北,故其回归方程Y=0.9343X-3.1726(R2=0.7015)只可供其它盐碱地区参考。锤度和糖锤比的相关系数显著低于总糖含量和糖锤比的相关系数,说明含糖量高,锤度也高,但锤度高,含糖量不一定高。该结果对于甜高粱育种和加工工艺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能,为开发鲜食葡萄无硫保鲜技术提供方法依据,该文主要通过活体损伤接种抑菌试验及相关生物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作用效果,通过采前/采后浸果试验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25℃还是低温0℃条件下,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可显著(P0.05)抑制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接种的灰霉病菌生长,且可使接种菌落的菌丝、生长点及孢子的显微形态发生不利于生长繁殖的改变。无论巨峰还是玫瑰香品种,经采前浸果处理的葡萄在贮藏80 d后,霉烂率、脱粒率、失重率均低于采后浸果处理,果肉硬度均高于采后浸果处理。采用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进行采前浸果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葡萄果实表面灰霉菌种群数量的增加,降低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霉烂率、脱粒率及果梗褐变指数。至贮藏结束时,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灰霉菌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且分别较对照减小73.66%和78.71%;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霉烂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0.77%和50.36%,脱粒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3.93%和43.20%,果梗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减小50.86%和48%。此外,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对整个贮藏期内葡萄果穗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果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葡萄果实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综上所述,适宜纳他霉素采前处理有利于控制鲜食葡萄贮藏期间灰霉病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在鲜食葡萄贮藏保鲜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
川芎提取液对脐橙的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开发植物源脐橙贮藏保鲜技术,该文研究了川芎提取液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采后脐橙的主要致腐菌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贮藏期脐橙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离体条件下,川芎提取液对2种供试菌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25.00 mg/m L;在活体条件下,川芎提取液能有效抑制2种病原菌在脐橙上的生长,且质量分数为4%效果较好,与体积分数为50%乙醇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脐橙采后贮藏中,川芎提取液对脐橙的防腐保鲜效果与其质量分数相关,其中质量分数为4%的效果较好,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相比,能够显著(P0.05)降低采后脐橙的腐烂率、失重率和丙二醛含量,延缓总酸的下降,以及诱导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有利于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质量分数,而对维生素C和果皮色泽的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川芎提取液用于脐橙贮藏保鲜切实可行,研究结果为脐橙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及脐橙在贮藏、运输和销售期间防腐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适宜采摘期确定及其贮藏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其适宜采收期。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未浸果和浸果(氯吡脲10 mg/L)处理,监测了谢花后9~128 d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与6个不同采收期下贮藏期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谢花后9~23 d)、缓慢生长期(谢花后23~100 d)和平缓生长期(谢花后100~128 d)。‘贵长’猕猴桃果实在生长期内,硬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逐渐增加,总酚和黄酮含量变化呈波动增加。10 mg/L氯吡脲浸果明显提高了‘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量,降低了生长期果实的硬度;且能增加生长期和贮藏期果实干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滴定酸、总酚和黄酮含量,提高谢花后58~128 d和贮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但加速贮藏期糖高峰出现和可滴定酸损失,降低了贮藏性能。早采或晚采以及10 mg/L氯吡脲浸果均可加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软化、硬度降低、质量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极显著地(P0.01)增加果实腐烂率。‘贵长’猕猴桃较适宜的采收期为谢花后125~132 d,即干物质达16.5%~17.5%、可溶性固形物达6.5%~7.5%间采收。该研究可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NaCl胁迫下氮肥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提高甜高粱耐盐能力的措施,室内设置不同盐分浓度、不同氮源及浓度条件下甜高粱萌芽试验。结果表明:NaCl胁迫和不同氮源对甜高粱发芽和芽苗生长的影响各有不同。NaCl浓度对甜高粱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在甜高粱芽苗生长阶段,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而增强耐盐伤害能力是有限的。100 mmol.L 1NaCl胁迫下,根系POD活性最低,而叶片MDA积累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最高,受盐害程度最大。没有盐胁迫情况下增加不同氮源及氮量对甜高粱根叶生理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当氮浓度在20 mmol.L 1时,细胞受伤害程度最低,生长最好。不同形态氮源对甜高粱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NH4Cl的促进效果优于KNO3。在100mmol.L 1的NaCl胁迫下,施加铵态氮或硝态氮源均可以增强甜高粱芽苗期的POD活性,减少MDA积累,从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氮肥调控措施可以提高甜高粱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能源作物甜高粱培育及能量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选育的甜高粱杂交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试验,以及茎秆汁液发酵生产酒精的酒精转化试验,证明该品种具有杂交优势明显、生物产量高、发酵糖比例高、生长周期适宜、耐旱性较强、茎秆汁液酒精转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s of sweet sorghum to flooding and the characters associated with flooding tolerance may be a useful strategy for pre-rice production and help meet demand for biofuel feedstock. Three sweet sorghum genotypes (Bailey, Keller and Wray) and five flooding treatments including non-flooding control, continuous flooding extended from 30, 45, 60 and 75 days after emergence to harvest were conducted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Flooding decreased leaf dry weight (22–60%), leaf area (10–70%), number of node per stalk (1–5%), shoot dry weight (5–20%) and stalk yield (2–22%) with highest reduction in 30 days after emergence flooding treatment. Flooding later than 30 days after emerge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hoot growth,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Brix value, sucrose content and total sugar cont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All studied cultivars had similar shoot growth response. Flooding induced development of roots in water; root length, root dry weight, nodal root and lateral root number and interconnection of aerenchyma spaces from roots in flooded soil to stalk base above water level but suppressed root growth in flooded soil. The acclimation traits were highest in Keller, flooding from 30 days after emergence but there was a lack of root development in 75 days after emergence flooding treatment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effect of waterlogging on sweet sorghum growth and yield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growth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There were genetic variations in root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responses to flooding of sweet sorghum. The development of nodal and lateral roots and aerenchyma formation from flooded plant parts to stalk bases above water level may distribute to flooding tolerance in sweet sorghum. Based on the results, a flood-free period of at least 30 days after emergence is required to sustain yield of pre-rice sweet sorghum and early planting is highly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强化镉富集植物繁缕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繁缕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繁缕的生物量随GA_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镉含量及镉积累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GA_3浓度为10 mg L~(-1)时,繁缕地上部分及整株镉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4.86、348.97μg plant~(-1),较各自对照分别增加了31.20%(P0.05)和25.51%(P0.05)。因此,采用繁缕修复镉污染土壤时,以10 mg L~(-1)的GA_3提高繁缕的修复效率最佳,可作为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钾素对食用型甘薯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为了探讨钾素提高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基础。选用典型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设置不同施钾处理,于2009~2010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功能叶蔗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产量、可溶性糖及各糖组分含量,其中K2O用量为24 g/m2处理增幅最大,为最适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宜供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功能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含量,生育期内平均增幅分别为10.31%和34.13%,同时提高了块根中蔗糖合成酶、不溶性酸性转化酶的活性,生育期内平均增幅为16.47%和3.66%,在提高源端光合产物供应的同时促进蔗糖在库端的卸载,促进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适宜供钾处理还提高了块根中-和-淀粉酶的活性,生育期内平均增幅分别为26.06%和14.64%,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此外,适宜供钾处理还显著提高了生长前期和后期块根中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以及生长后期块根中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促进了葡萄糖、果糖和果聚糖在块根中的积累。在甘薯收获期,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3.52%和3.02%。即钾肥能够增加块根中蔗糖的供应量、促进块根对蔗糖的吸收、促进淀粉水解,是其提高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逆境补偿效应在作物中普遍存在,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阐明土壤盐度降低后甜高粱的补偿生长效应,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将甜高粱拔节期的土壤含盐量设置3个梯度:5 g×kg~(-1)(高盐处理)、由5 g×kg~(-1)降低到2 g×kg~(-1)(盐度降低处理)、2 g×kg~(-1)(低盐对照),测定2个甜高粱品种地上部器官(茎秆、叶片、叶鞘)干物质生长速率与积累,以及盐离子(Na~+、Cl~-、K~+)在不同器官的含量。结果表明:高盐处理甜高粱地上部干物质增长速率一直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盐度降低后,各器官干物质生长速率明显升高,并超过对照,产生了超补偿效应。成熟期高盐处理株高与地上部干物质大幅下降;土壤盐度降低后‘辽甜1号’的株高与地上部干物质较低盐对照分别下降7.69%和33.21%,而‘中科甜3号’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重与对照没有差异。高盐处理后各器官干物质中Na+和Cl-含量较对照大幅度提高,K+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土壤盐分降低后的35 d,甜高粱Na+和Cl-在各器官中含量虽仍高于对照,但比高盐处理已大幅下降;茎秆与叶鞘K+的含量较对照有小幅提高,而叶片K+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甜高粱盐胁迫降低后离子毒害减轻、生长速率加快直至超过对照,耐盐甜高粱品种补偿效应尤为明显,成熟期干物质产量可与对照相当。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甜高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为实现长时间贮存并提升糖化效率,该研究分析了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全株甜高粱青贮品质和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设置R1、R3、R5和R7共4个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分别为1、3、5和7 mL/100 g原料)和1个对照组(CK,等量蒸馏水),考察了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全株甜高粱青贮过程中有机组分、发酵品质和酶解性能等质量指标的动态影响,并跟踪解析青贮期间微生物菌群的动态演绎。结果表明,添加瘤胃液能明显减少青贮甜高粱中的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以及木质纤维组分含量,使青贮pH和氨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并与瘤胃液添加量呈负相关。青贮中的乳酸、乙酸含量随瘤胃液添加量和青贮发酵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瘤胃液强化了青贮发酵并有助于减少干物质损失,尤其在较高添加量时,青贮60d时的甜高粱综纤维素含量反而有所增加。4种瘤胃液处理组的门水平优势细菌主要为厚壁菌和变形菌,厚壁菌相对丰度随时间延长和瘤胃液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变形菌门丰度则逐渐下降;属水平主要以乳酸杆菌、泛菌和醋酸杆菌为主,乳酸杆菌丰度与时间、瘤胃液添加量呈正相关,而泛菌则呈减少趋势。瘤胃液强化青贮后的甜高粱还原糖得率显著提升,尤其瘤胃液添加量为7 mL/100 g的R7处理组的糖得率较原料分别提高了11.06%(30 d)和19.28%(60 d)。添加瘤胃液能有效改善青贮甜高粱的发酵质量和生物降解性能,起到生物强化的预处理作用,为甜高粱的乙醇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创制甜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甜高粱自交系甜94为供试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诱变剂,采用种子浸泡法进行诱变,并调查了株高、生育期、茎粗等性状.结果表明,以半致死率为筛选标准,适宜诱变的EMS浓度和时间为0.20%和16 h;通过对诱变后代的逐代表型进行观察、鉴定和筛选,在M5代共获得18份在生育期、株高、含糖量...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河西内陆的盐渍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功能调理剂对盐渍土理化性质和甜高粱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调理剂最佳配方组合为:A2B2C1(即营养因子1.80 t/hm~2、有机生态肥72 t/hm~2、盐渍土改良材料1.20 t/hm~2)。不同种类盐渍土改良剂对盐渍土体积质量、pH、EC和全盐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盐渍土荒滩(CK)抗盐丰盐碱土改良剂禾康盐碱土改良剂盐碱土改良剂多功能调理剂;总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甜高粱产草量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多功能调理剂盐碱土改良剂禾康盐碱土改良剂抗盐丰盐碱土改良剂盐渍土荒滩(CK)。多功能调理剂与盐渍土荒滩(CK)比较,盐渍土体积质量、pH和全盐分别降低28.05%、3.63%和62.16%;总孔隙度、团聚体和饱和持水量分别增加45.55%、45.55%和32.91%;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11.74%、145.01%、206.56%和13.35%;甜高粱产草量出苗率、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产草量分别增加123.69%、120.00%、105.29%、133.33%和181.13%。多功能调理剂施用量与盐渍土孔隙度、团聚体、持水量、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生物数量、甜高粱产草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体积质量、pH和全盐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多功能调理剂施用量与甜高粱产草量间的回归方程为:y=32.64+0.5561x–0.0003x2,最佳施用量为75.00 t/hm~2,甜高粱产草量为72.66 t/hm~2。在盐渍土上施用多功能调理剂,有效地改良了盐渍土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降低了体积质量、pH、EC和全盐,增加了总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提高了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和甜高粱产草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糖质原料和菌株固态发酵制取乙醇的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直接将糖质原料转化为乙醇,过程简单且糖利用率高,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发热点。为寻求最适原料及菌种,该文对不同原料和菌株进行固态发酵产乙醇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2种菌株为实验室自行筛选酵母菌株TSH和市场上常见的安琪酿酒酵母菌株AGL;3种糖料作物为甘蔗、甜菜和甜高粱。结果表明,无论对于TSH或者AGL,投入相同质量的原料,由于可发酵总糖初始含量的不同,最终乙醇产量最高为甜菜,甜高粱次之,甘蔗最低。为消除原料初始糖含量不同造成的影响,该文比较了消耗单位质量糖分所生成的乙醇质量,发现对于2种菌株甜高粱都具有最高的乙醇/糖转化率,说明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用于生成乙醇的比率较多,而用于维持酵母菌自身生长繁殖及副产物生成的糖分较少。比较2菌株的发酵能力,对于甜高粱TSH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发酵优势:发酵周期比AGL缩短了近6h,且乙醇/糖转化率略高于AGL;而对于甘蔗和甜菜原料,TSH的乙醇产率与AGL相差不大;说明自行筛选的TSH菌种对多种糖料发酵底物具有广泛适用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文对利用糖质原料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工业化实现及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