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烤烟大田生长期淀粉酶变化及淀粉的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红花大金元和K3262个烤烟品种,经3个施氮量处理后的大田生长期烟叶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和烟叶淀粉积累的研究表明:大田生长期烟叶中α-淀粉酶活性移栽后迅速升高,至移栽后40d达到最高峰,然后迅速下降,移栽后60d至成熟趋于稳定。β-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与α-淀粉酶活性变化一致。移栽后40d烟叶淀粉积累很少。移栽后40~60d,烟叶淀粉积累速度最快,移栽后60d至成熟,淀粉积累速度开始减慢。不同施氮量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明显,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K326和红花大金元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K326和红花大金元(HD)的中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的α-淀粉酶活性有3个高峰值,β-淀粉酶活性有两个高峰值。淀粉含量在烘烤开始后迅速下降,HD淀粉含量平均值从39.2%下降到9.71%,K326平均值从 25.32%下降到7.03%,48 h后略有回升(回升约3%),84 h后又继续下降至最低点(HD降至7.33%,K326降至6.4%). K326和HD的淀粉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上相同。在烘烤开始到36 h,HD的淀粉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69(r0.05=0.95);K326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对供试烟叶进行烘烤,设置不同的变黄温度、变黄时间和凋萎时间,研究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结果】随着烘烤的进行,淀粉酶活性迅速升高,变黄时间延长比正常烘烤处理淀粉酶活性达到高峰的时间推迟了12 h,且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低于正常烘烤处理;较高的变黄温度能促使烟叶中的淀粉在烘烤前期快速降解,但后期淀粉降解停滞的时间较早,最终淀粉含量较高;在42℃延长凋萎时间,烤后烟叶淀粉残留量低。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有3条酶带,分别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其中β-淀粉酶活性最高。电泳图谱显示,各同工酶活性0 h时没有差异,24 h时高温处理的活性稍高于低温,36 h时高温变黄比低温变黄酶活性稍低。【结论】烘烤过程中在35~38℃变黄,并在烟叶变黄后延长12 h和在42℃条件下凋萎12 h,有利于淀粉降解和烟叶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6.
烘烤对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烤烟品种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及不同烘烤环境下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2次高峰,分别在烘烤的36 h和72 h;在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过程的推进,至24h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8 h时出现低谷,随后又于72 h达第2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环境,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及烤后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河南几个主要产烟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烟叶淀粉都以变黄阶段降解量为最大,是鲜烟叶淀粉含量的54%-67%,降解速度以0-48h最快,NC89品种平均降解速度为每h0.31%,云烟85平均为每h0.34%,转入定色后直至干筋降解速度缓慢,降解量小,鲜烟叶中淀粉含量以三门峡地区较高,烤后含量低,降解幅度大,综合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9.
烘烤过程中环境湿度和烟叶水分与淀粉代谢动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 ,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环境湿度对淀粉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低湿变黄处理的前期淀粉降解和烟叶水分散失速度最快 ,量最大 ,高湿条件下最小 ;低湿比CK的降解时间长 ,烤后烟叶淀粉残留量分别为高湿 >低湿 >CK。烟叶水分降低到 5 0 %左右时淀粉降解变缓 ,含量趋于稳定 ;淀粉的降解速度和烟叶水分的降低速度不同步。变黄期湿度快速降低处理 ,烟叶内淀粉降解较快 ,到后期淀粉降解停滞得较早 ,湿度慢速降低处理 ,烟叶内淀粉降解较慢 ,降解持续时间后移 ,降解量较大。环境湿度较高的阶段烟叶内淀粉有着最大量和最快速度的降解 ,湿度降到 70 %以下时 ,淀粉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烘烤环境湿度和烟叶水分的降低 ,淀粉酶活性上升 ,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 ,相对湿度低于 75 %时淀粉酶活性开始降低 ,环境湿度低于 70 %后 ,依然保持较高活性 ,相对湿度 70 %~ 75 %、烟叶水分 5 0 %以上淀粉降解速度最快 ,降解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烘烤设备及其配套烘烤工艺对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云南主要的两种烘烤设备及其配套烘烤工艺,烘烤红大和K326品种的上、中、下3个部位同质烟叶,测定烤前、烤中、烤后的烟叶淀粉含量,并对初烤烟叶进行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云烟2000型烤房及其配套烘烤工艺比普通立式炉烤房及其配套烘烤工艺极显著地降低了烟叶的淀粉含量,从整体上一定程度改善了烟叶的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淀粉代谢及影响烤烟淀粉含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烟叶中淀粉的合成、积累代谢,并从遗传因素、环境因子、农艺措施、调制及陈化发酵几个方面总结了影响烤烟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烤房烤炉对烟叶烘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立式炉正面分火烤房、立式炉两侧分火烤房、巴西式烤房、韩国式烤炉以及旧式烤房分作两组进行3年试验。巴西式烤房在中上等烟比例、级指、均价等方面优于其它各类型烤房,尤其对下部烟叶烘烤效果好,但造价高、耗煤高、烘烤成本贵。立式正面分火烤房烘烤效果也比较好,比较节煤,对上部烟叶烘烤效果最好。应进一步吸收国外烤房设计优点,研究提高中下部烟叶烘烤工艺,一并推广。韩国式烤炉,控温控湿效果好,中部烟叶中上等烟比例高,节煤效果最好,但价格贵。立式两侧分火烤房和旧式烤房缺点多,建议改造成立式正面分火烤房。 相似文献
13.
以云烟85为材料,对湖南省郴州市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差异分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叶片发生的初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迅速上升,部位间规律有较明显的差异。下部烟叶积累淀粉的主要时期是30~50d叶龄,在40d叶龄以前下部烟叶的淀粉的积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烟叶中淀粉的积累速度小于分解速度。中部烟叶除了第8~10叶位的烟叶在30~50d叶龄时淀粉积累强度小于降解强度,其淀粉的积累强度基本上一直高于降解速度,最高时期是70~80d叶龄。上部烟叶在30d叶龄以前积累的淀粉量较少,30d叶龄以后,淀粉的积累迅速上升。对发育过程中烟叶的淀粉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和部位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与酶解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调控上部烟叶淀粉含量、提高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烘烤过程中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酶解力与颗粒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主要在变黄期,淀粉酶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鲜烟叶中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凹槽内陷和层状结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大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层状结构,长圆柱状淀粉颗粒大量减少;烘烤结束,烤后烟叶中几乎没有长圆柱状淀粉颗粒。鲜烟叶颗粒长轴平均粒径为3.21 µm;烘烤过程中淀粉颗粒长轴平均粒径整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38℃和42℃增加明显,42℃结束淀粉颗粒粒径增幅60%以上,47℃以后变化差异不明显。烟叶中淀粉的酶解力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是先增大,在38℃时达到峰值,然后降低。【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是烤烟淀粉降解、颗粒结构、特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调控变黄期的烘烤环境条件对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电热式烟叶烤箱(80cm×60cm×100cm),初步研究了不同乙烯利用量〔0(CK)、10.4、20.8、41.7mL/m3〕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K的烟叶淀粉酶活性有2个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烘烤36h和72h,淀粉酶活性均为2.2U;而乙烯利处理的烟叶淀粉酶活性则呈单峰曲线,活性高峰出现在烘烤12~24h,淀粉酶活性为3.8~4.1U,乙烯利显著提高了烘烤前期烟叶淀粉酶活性。乙烯利处理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烘烤0h和36h,2个峰值均比CK提前24h出现。乙烯利处理的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为2.8%~3.2%,显著低于CK(4.4%),因此,在烟叶烘烤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以显著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但乙烯利的最佳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失水处理对采后烟叶淀粉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烤烟品种秦烟96为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失水10%(T1)和失水20%(T2)三个处理,对采后烟叶烘烤特性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失水处理缩短了烟叶变黄时间,影响烟叶变褐时间。采后烟叶直链淀粉降解主要集中在失水处理前期(0~18 h),而支链淀粉降解主要集中在失水处理后期(18 h后),失水处理后烟叶淀粉总含量降低。由于淀粉去分支酶(DBE)活性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随采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相应酶基因表达量降低(SBE除外),因此抑制了采后烟叶淀粉的合成;而淀粉分解酶活性随采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相应酶基因表达量升高,促进了采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综上所述,失水处理改善烟叶烘烤特性,增强采后烟叶淀粉降解能力,促进采后烟叶糖含量的增加,以失水10%处理效果最优。烟叶在采后前期(0~18 h)以降解直链淀粉为主,后期(18~36 h)以降解支链淀粉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1):58-62
对云南烤烟的7个主栽品种烟叶分上、中、下3个部位,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抛物线型。变黄中期活性较大,变黄初期及定色期活性较低。中部烟叶与上部烟叶、下部烟叶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与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