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农业》2010,(20):50-50
为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保险需求,江苏省人保分公司推出《农村小额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贷款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劳动力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和谐家园”农村综合保险》等4款农村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2.
一是希望保险部门深入农村,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保险都有哪些险种,承担哪些保险责任,有哪些交费方式,出险后如何中报理赔,使农民知道参加保险的好处,积极主动投保.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保险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风险巨大,农民自主抗灾能力薄弱,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近年随着农业保险受到政策性的关注,广东农业保险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且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广东省灾害频繁、农业保险缺乏总体规划和保险产品单一等多种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发展.结合广东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实际情况,对广东农业保险今后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险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缺乏完善的社保资金筹措机制、社保制度亟待完善、农业保险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借助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直接补贴等手段,保证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成为农业保险大国,但农业保险产品单一,保费补贴不能充分反映保障水平,尤其是中国从2013年3月1实行的《农业保险条例》,尚未对上述问题的改进作出相关规定.为此,本文在分析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和分层次的保费补贴制度,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开发中国农业保险产品和提高保费补贴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商业保险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发展缓慢,尚未得到完全开发的现状。从商业保险公司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保险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农民保险需求的调查和对保险产品特点的研究,依据7P理论,制定合适的保险营销对策,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中美农作物收入保险产品: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物收入保险能够对因产量降低、价格下跌或产量与价格共同变化所引致的收入损失提供补偿,因而成为国际农业保险产品发展的方向。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运作已经相当成熟,对中国发展收入保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采用比较研究法,分别介绍中美两国农业保险的组织架构,阐释两国农作物收入保险产品的具体设计和运作,并将两国农业保险产品置于巨灾保险(CAT)、买入保障水平(BUY-UP)和补充保障选项(SCO)的产品分类框架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作物收入保险以准收入保险产品为主,尚存在产量和价格数据设置不合理、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政策单一等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种类丰富,以累积多年的农作物产量数据和期货价格数据为基础,提供多档次可供选择的保障水平,保险单元按照个体和农场进行了区分,并设置了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因此,从政策性农业保险要追随农业政策发展目标、提高农业保险组织效率和加强农业保险数据建设方面,对我国发展农作物收入保险给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秦海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64-7966
分析了巴彦淖尔农村商业人身保险现状,显示出存在保险从业人员开拓农村市场能力相对不足、销售人员数量不足、新人留存率低、保险宣传力度不足、售后服务滞后、农村营销服务部负责人综合素质较低、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等严重制约农村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解析,确定了农村保险业务发展的工作重点:要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渠道的构建;强化晨会经营,狠抓教育培训;加强人员管理,重视人员的甄选与留存;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支持,提升服务水平;落实"5132"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九生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栏垅乡一个农民家庭。后来,他发现农村里有许多村民做的梳篦在集市卖得价很低。他想,如果自己把这些梳篦买进来,再运到市里出售,一把梳篦能赚两毛钱,一车就能赚上千元。于是,他开始挨家串户上门收梳篦。很快,他有了积蓄。不久,他办起了自己的木梳加工厂。那年,他才20岁。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应当了解农民朋友心里想什么?有什么要求?在前段时间的村改过程中,笔者通过了解发现当前农民有"五盼": 一盼基层干部多为农民办实事.村改中农民亲自选举出自己信赖的"当家人",他们迫切希望新的"当家人"把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放在肩上、系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做到想实招、办实事、讲实效.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点在于农村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农村社保制度在当前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法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存在,要想进一步完善,必须从农村低保等具体保障制度入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创新性产品,在应对全球天气变化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在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对世界各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日本、加拿大和印度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比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情况,分析中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外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依靠各国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运行过程中又根据各国的现实需要创造了适合本国发展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产品。各国依靠自身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了部分农业生产问题,对保障本国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印度创新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日本实施自愿和强制参保制度以及加拿大开办农作物保险并向农民解释其原则等做法,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卫国  凌湄  李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00-1920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保险的开展情况,表明其具有以下特点:发展迅速;试点品种和试点区域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相结合的模式取得成功。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小额保险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对小额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保险意识弱;对小额保险的功能认识不清晰;小额保险营销渠道单一;农民没有购买小额保险的原因复杂;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分别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保险意识;拓宽营销渠道,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小额保险产品,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保险公司良好形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帮助贫困农民参保。  相似文献   

14.
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规模农户依然是中国农户结构的主体。提高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国外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发展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认为小规模农户不仅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体系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保险服务。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强化农业保险与农村服务组织、农村政策的协作性,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巨灾机制和再保险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68岁的刘修海是江苏丰县的一位诚实、憨厚、平凡的农民,虽年早过花甲,但为了大伙能尽快富裕起来,他仍不辞劳苦奔波在苏、鲁、豫、皖等地的农村,广泛招商引资。他开办的废旧钢材市场,不但使自己致富了,还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3,(13):51
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进行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要。对新型产品,保监会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受报备。  相似文献   

17.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广州蔬菜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均居农作物之首,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广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广州的蔬菜种植以露天生产为主,极易遭受各种气象灾害影响,从而造成巨大损失。作为分散和转移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手段,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研发面向蔬菜种植的保险产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降水和大风作为气象指数,设定日降水量≥100 mm或日最大风速≥7级作为理赔标准,并根据广州各区历史气象数据的差异性,厘定各区不同的保险费率,降低基差风险,构建农户容易理解接受的蔬菜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在广州试点推广取得较好效果,丰富了广东农业保险品种,有效解决了广东农业商业保险、政策性保险的突出问题,对提高蔬菜种植业抗风险能力、促进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气象监测密度,积极研发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加强保险产品研发合作,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气象指数保险的宣传力度,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建立完善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构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助力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9,(11):1-3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不断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保险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与服务"三农"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防御能力差,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农村风险保障机制,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的一件大事,是为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安定农民生活,搭起一个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破坏的“安全屏障”。 一、农民企盼保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分散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