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维菌素乳油注干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阿维菌素乳油1 000,2 000,3 000,5 000,7 000倍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乳油对松材线虫有较强的杀灭活性,药剂各配比液处理24 h后线虫死亡率达92%,其中,配比度低于5 000倍液的毒杀死亡率超过97%,与7 000倍液的毒杀死亡率之间差异极显著;阿维菌素乳油在林间注干防治松材线虫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十分显著,马尾松和湿地松注药1次,在1 a时间内未发现病害枯死木,有效地抑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木粉在120~320℃热解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产物。采用热重-红外联用仪(TGA-FTIR)分析紫檀在热解过程中的失重、热解速度及释放的产物的官能团,并通过热解-气质联用仪(PY-GC/MS)具体分析了紫檀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VOCs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160℃热解时总失重率为3.87%,200℃时为6.42%,240℃时为13.56%;紫檀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小分子气体主要是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热解过程中释放的VOCs主要由醇类、酸类、酮类、酚类、酯类、醛类、烷烃类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长岛县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材线虫病现已扩散到长岛县整个南长山岛约 333hm2 的黑松和赤松林。发病时间为 4~ 10月 ,9月份发病树最多。松褐天牛在长岛1年 1代 ,5月下旬为出孔盛期。该病在长岛有自然扩散和人为扩散两种途径。 11~ 2 0a的感病树占总感病树的 6 3.5 % ,10年以下的幼树感病率只占 4 .8%。病树木材中蓝变现象分布的不均匀性 ,暗示以木材蓝变作为检疫松材线虫的直观特征时 ,有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甲维盐和硫酸铜在较低浓度下对松材线虫即有较强的杀灭活性,其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346mg/mL、0.2965mg/mL和0.3179mg/mL。敌敌畏、二甲基硫蒽和氧化乐果的毒性次之,吡虫啉和苦参碱的毒性较弱。联合染毒测定的结果表明,联合使用对松材线虫表现出增效作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1%甲维盐和4.0%吡虫啉,1%阿维菌素和1%苦参碱2个药剂组合,可用于林间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持效期可达2年。  相似文献   

5.
甲维盐注干施用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24 h的LC50和LC90分别为0.23,0.75 mg/L。研究了甲维盐注干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先注干施药,再接种线虫,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达100%;接种后10 d之内注干施药,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疗效果达100%,接种后20 d注药,治疗效果仅为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甲维盐在松树中残留动态,注药0.5,1,2,3 a的残留量分别为38.29,8.46,2.73,1.02 mg/kg,均高于LC50(0.23 mg/L),LC90(0.75 mg/L);林间注干施用甲维盐,防治效果显著,注药1次,可连续3 a将马尾松的死亡率控制在0.19%~0.58%。  相似文献   

6.
松材中两种重要线虫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伯葵  胡兹苓 《林业科学》1993,29(4):345-349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被进一步证明是两个不同的种。除表现致病力差异外,形态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特别是前者交合伞卵圆形,后者平截形;生理学试验表明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生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是:酯酶凝胶电泳中松材线虫酯酶带3条,迁移率分别为0.42、0.45、0.49;而拟松材线虫只1条酯酶带,迁移率为0.65。二者脂肪酸总量、不饱和度、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作为外来入侵种,逐步取代拟松材线虫占据生态位。初步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两种线虫的繁殖能力差异关系密切。本研究采取了两种方法,即离体条件竞争试验和体内竞争试验比较二者繁殖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繁殖水平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物长时间培养后,松材线虫逐步竞争淘汰拟松材线虫。除此以外,离体培养和体内竞争结果均表明,竞争条件下松材线虫的繁殖力高于非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打孔注干防治松材线虫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应用“松线静”在广西梧州市和苍梧县开展打孔注干防控松材线虫成效的林间试验,以期为广西地区打孔注干防控松材线虫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方法】对已确认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松林小班周边的健康松树进行打孔注干作业。在注干作业后立即进行定时观测,测定药剂吸收所需时间;在注干作业完成当年10—11月进行防治成效的核查,确定防控效果。【结果】试验测定50 mL每瓶包装的“松线静”平均吸收时长为3.6 h;适宜作业时间为当年12月至翌年4月上旬,适宜作业日均温度低于25℃。【结论】防控成本约为疫木清理处置方式的1/3,林间成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是伞滑刃属内两个独立的种,均可引起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能否进行种间杂交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采用4个虫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杂交试验及杂交后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可成功杂交,他们之间未发展出严格的生殖隔离,二者极可能来源于同一祖先。  相似文献   

10.
对马尾松-黑松混交林松材线虫病疫木构成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松死亡率高于马尾松,两者比例为1:0.39;7月15日至8月15日是死亡高峰期,早期:中期:近期=1:0.22:0.10;枯死树径阶构成与林相自然径阶一致,平均为17.5cm;枯死木的质量明显低于健康木,健康木重量:胸径=7.857kg/cm,而枯死木重量:胸径=2.647kg/cm,后者只及前者的33.7%。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特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松树病死木松材线虫检出率,及时、准确诊断疫木和疫点,根据病害的外部症状,把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松材线虫分布、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含水率的变化、木材蓝变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木上松材线虫的分布由多到少为:在发病前期,上部〉中部〉下部;发病后期,上部〈中部〈下部。松材线虫的数量与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的数量呈正相关,最佳的取样阶段为第Ⅱ和第Ⅲ阶段靠上部梢段取样,第Ⅳ阶段偏下部取样。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13.
大气候室测定家具中甲醛及其他VOC的释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m(3)大气候室测定家具中释放的甲醛和其他有机挥发物,并用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分析.结果表明:家具中释放的甲醛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超过相关标准限量;TVOC中二甲苯、乙酸丁酯和正十一烷相对较多;甲醛为总醛类挥发物的88%.基材甲醛释放量为E2级时,通过贴面并涂饰处理,仍不能阻止甲醛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微晶纤维素(MC)和水杨素(SC)三种底物,用刚果红染色法和DNS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系组分和酶活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存在完全降解纤维素所需的3种酶系组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松材线虫分泌物中三种酶活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酶活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解释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在罹病株内与季节性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在纯松林内自然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偏僻地带的大面积轻微发病纯松林内通过反复强度清理病死、濒死松树及所有可疑松树,及在中心部位人为设置“中心侵染源”松木段,模拟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自然扩散。经定期定点观察,初步摸清了华东丘陵地带松材线虫病及松褐天牛在纯松林内自然扩散规律,为松材线虫病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仍呈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的目标可以是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本文综述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分析接种前后松脂化学组分的变化,为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浙江省临海市5年生马尾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提取接种前和接种松材线虫1、7、15 d的不同砧木(马尾松砧木和湿地松砧木)、不同抗性(高抗和易感)马尾松的松脂组分,分析各松脂组分含量及动态变化;利用松脂内所得有效萜类对松材线虫实施外源处理,测定松材线虫存活率。 结果 从不同砧木(马尾松砧木和湿地松砧木)、不同抗性(高抗和易感)马尾松中检出19种主要化学组分,其中,α-蒎烯、β-蒎烯、水芹烯、海松酸、山达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去氢枞酸、枞酸和新枞酸含量较高。接种松材线虫1 d时马尾松砧木中β-月桂烯含量显著高于湿地松砧木(p<0.05);接种松材线虫7 d与15 d时上述组分含量在不同砧木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抗性马尾松中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龙脑、长叶烯、α-石竹烯、反式-β-金合欢烯和新枞酸含量在接种松材线虫后变化规律不同,接种松材线虫1 d时高抗马尾松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显著高于易感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7 d时高抗马尾松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长叶烯含量显著高于易感马尾松(p<0.05);接种松材线虫15 d时高抗马尾松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长叶烯含量显著高于易感马尾松(p<0.05)。对上述萜类组分进行梯度浓度松材线虫外源试验:以150 mg·g−1浓度α-蒎烯溶液处理0.5 h时,松材线虫存活率达20%;不同浓度β-蒎烯溶液对松材线虫抑制作用相同,1.20 mg·g−1浓度处理0.5 h时松材线虫存活率达50%左右;以10 mg·g−1浓度柠檬烯溶液处理0.5 h时,松材线虫存活率趋于零;以10 mg·g−1浓度长叶烯溶液处理0.5 h时,松材线虫存活率达18%。 结论 不同砧木对马尾松抗性无明显作用;接种松材线虫后,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长叶烯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为高抗马尾松显著高于易感马尾松。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长叶烯低浓度下抑制松材线虫活性,与马尾松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病在纯松林内自然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偏僻地带的大面积轻微发病纯松林内通过反复强度清理病死,濒死松树及所有可疑松树,及在中心部位人为设置“中心侵染源”松木段,模拟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然扩散。经定期定点观察,初步摸清了华东丘陵地带松材线虫病及松褐天牛在纯松林内扩散规律,为松材线虫病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思茅松是松材线虫在自然条件下感病的新寄主植物,对思茅松天然林区症状观察的同时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思茅松上松材线虫病的症状表现与其他寄主上的有所不同,即松针当年陆续脱落和感病中期还有流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