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滇中地区2005-2014年10年间的社会经济资料和相关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用人均GDP、人口密度、林业产值等社会经济因素指标,研究森林火环境灾害社会脆弱性。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森林火灾脆弱性先升高后降低;人口密度的提高会加大资源承载的能力,从而加重森林火灾脆弱性。社会脆弱性研究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7,(5):93-100
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森林火灾过后的生态状况,对于灾后生态恢复以及相关林业活动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的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分析,以及对指标的文献筛选、频度统计、可行性理论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初步构建了以森林火灾后生态恢复现状评价为目标,以生产力、更新能力、土壤条件、微生物因子、气象与立地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为要素层,由23个指标构成的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这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可以达到使用最少的指标反映最大量原始信息的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吴灵  杨林 《云南林业》2006,27(4):10-11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森林火灾区,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森林火险区,有一级火险县14个,二级火险县18个,三级火险县7个,森林防火任务十分繁重。加快滇中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是提高滇中地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滇中地区森林航空消防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森林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在选取森林健康评价指标时,大多忽略了森林火灾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影响,由此论述了森林火灾对森林健康影响以及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选取的重要性,并通过几个森林火灾干扰指标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实例,指导以后森林健康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森林火灾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致灾危险性选取可燃物、气象条件、野外火源、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承灾体暴露度选取地上活生物量、房屋建筑数量、人口数量、GDP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承灾体脆弱性选取易燃林地比例、易燃建筑面积比例、老幼人口数比例、经济活动脆弱性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精度细化到小班、30弧秒地理格网,乡镇级、县级等多空间尺度,以满足国家、省、市、县不同行政级别森林防火管理精度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森林火灾风险识别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滇中地区特定的社情、林情和地理、气候、植被类型,决定了该地区已成为云南省森林火灾的高发区和敏感区,一旦发生森林火情,如果扑救不及时,往往小火会酿成大灾,在处于滇中腹地的玉溪市建设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场,加强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是提高滇中地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地对发生森林火灾的森林进行灾后恢复,以湖南省为案例,选取影响森林火灾恢复力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发生火灾次数、单位面积活立木增长量等8项指标建立了恢复力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森林火灾恢复力评价模型,对森林火灾恢复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火灾恢复力主要受单位面积活立木增长量影响,湖南省森林火灾恢复力存在恢复力一般区和恢复力较弱区,没有恢复力较强区,说明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受到森林火灾干扰后恢复潜力不高。  相似文献   

8.
郑焕能  董斌兴 《林业科学》1989,25(2):190-192
本文通过建立林火控制指标,分析和研究影响林火控制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评价林火控制能力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网络化前后的林火控制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评价。一、林火控制指标目前世界各国衡量森林火灾指标有以下几个:一是森林火灾发生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土地上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次/万公顷·年);二是森林燃烧率(单位时间某地区烧掉的森林面积与该地区森林总面积之比);三是以年平均每次火灾所烧掉的森林面积作为森林火灾控制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反映每次火灾面积大小,同时反映森林火灾次数的多少。因此,我们称其为林火控制综合指标,它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对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当前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就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脆弱性评价标准,构建了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根据不同生态脆弱度将山地森林划分成不同的脆弱性级别。对北京地区百花山山地森林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山地森林群落生态脆弱度不同,且森林环境、结构和功能以及干扰因子等是影响百花山山地森林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百花山山地森林生态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森林火灾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估,是准确衡量森林火灾损失,正确评价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依据。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方法是在森林价值评估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森林火灾经济损失价值损失综合系数指标、直接经济损失指标、间接经济损失指标、扑火消耗损失指标4个指标建立的新的评估方法,并以森林火灾损失额重新划定了森林火灾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各年度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云南省及滇中、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六大片区森林覆盖率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44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趋势。从时间上看,2020年增长最为迅速,2017年增长最缓慢;从区域上看,滇东北、滇东南等少林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迅速,滇西、滇西北、滇西南等多林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从变化原因上看,人工造林更新措施是云南省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集珠江三角洲地区229个建制镇的大样本数据进行林地集约利用评价,选取森林覆盖率、林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林木生产量、生态公益林面积比率、商品林面积比率、人均林地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归一化法进行样本指标标准化,再结合熵权法确定指标熵值和熵权,计算得到林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非核心区建制镇的林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林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0—2018年云南省云南松分布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指标与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防火期平均气温在1998—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年均与防火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1995—2018年达显著下降水平;年均及防...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的现状,选取年均降水量、年均蒸发量、森林覆盖率、坡度、土壤有机质、人口密度、人均GDP、农牧业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等因子作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并就各个因子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得出盆地内有83.06%的土地处于次安全区,16.94%的土地处于较不安全区.基于以上分析与评价,对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分析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能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提供科学依据。文中采用四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分布规律,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承灾主体因子、灾害管理因子、孕灾环境因子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面积间关系,基于全国森林火灾数据分别建立灰色系统理论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ARIMA模型,并采用Markov随机过程改进已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分布呈左偏正态分布,火场面积呈倒J型分布,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分布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63和0.66;承灾主体、孕灾环境和灾害管理对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影响程度依次减小,人工林面积、累年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平均差值、年最低气温平均日数与森林火灾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影响森林火灾的因子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场面积间存在指数型关系;不同模型对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拟合优度次序为BP模型、GM(1,1)-Markov模型、BP-Markov模型、GM(1,1)模型、ARIMA模型、ARIMA-Markov模型,采用Markov过程能显著改进GM(1,1)预测模型对火灾随机性的预测效果,可以更好地反映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底,建设用地、农地、水域零...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Forest management is directed to attain one,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three goals: stability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productivity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equity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management to be sustainable, four aspects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ecological, technical, the socio-economic and the institutional. All of these four aspects are equally important, and inadequacy of practices in any of the aspects could mar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forest. In India, where the rural population overwhelmingly depends on firewood for domestic energy, where the fodder for millions of cattle comes from forests, and wher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re as important in forest management as the considerations of ecological laws, a minimum of socio-economic data is a must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For India, this data must comprise:
  • per capita annual requirement of firewood at a reasonably efficient level of utilization;

  • carrying capacity of a forest unit in terms of its use as grazing land;

  • per capita annual requirement of small timber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nd for housing;

  • per capita annual requirement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NTFPs);

  • customs and traditions prevalent in a community in terms of the use of forests;

  • rate of growth of population, both human and cattle.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potential for severe impacts from a wildland fire, with or without a subsequent severe precipitation event, was evaluated in western and central Colorado and in a case-study area, the former Rio Grande National Forest (NF) of the San Juan-Rio Grande NF. The evaluation involved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are conducive to vulnerability and, additionally, the factors that impede or enhance recovery. Forest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increase vulnerability to the effects of a severe fire, with or without a subsequent severe precipitation event, include: relative flammability of forest floor materials, the location of nutrient storage (above or below ground), depth of soil, site quality, steepness of slopes, propensity to produce hydrophobic soils, and likelihood of mass movement, among others. Ponderosa pine forests appear more vulnerable, with natural regeneration more difficult than for some other type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higher flammability of the foliar material in the forest floor, storage of nutrients above ground, and the episodic and infrequent years for good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drier areas.

In western and central Colorado, only two subbasins-the subbasin in which Boulder is located and the subbasin south of Denver-had both a high fire-ignition frequency and a high hydrophobicity composite risk index placing them at risk for both fire and erosional overland flow. Construction of a vegetation map showing the forest types most likely to be damaged by a severe wildfire and erosion, particularly on steep slopes, was done using GIS.

The forest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existing today appear as the result of many stochastic factors operating over decades to centuries. Not all of these historic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can be duplicated today. Potential losses of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from severe fire and subsequent intense precipitation events can be substantial.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样方调查法分别对普文试验林场林龄为15年的3种人工林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3种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西南桦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大,分别为3.06和91.82%。生物量最大的也是西南桦林,其值为115.82 t·hm-2,年增长量为7.72 t·hm-2,远高于当地天然热带次生林的4.184 t·hm-2。这说明西南桦较其他阳性树种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表现出了较高的生产能力,加之它又是一个乡土树种,因此可在云南热区造林项目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滇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映堂  霍义强 《林业科学》1995,31(3):239-246
经引起滇中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及初始蔓延速度的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量林火历史资料,气象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找出规律,在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实测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和预报方法。经验证及对预报效果分析证明,本预报方法符合客观实际,是一种符合科学规律、简易、实用的预报方法,同时对引起滇中地区特大森林火灾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的变化作了分析,掌握了有关规律,为该地区的特大森林火险预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