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竹材染色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竹材染色理论、染色用染料、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对竹材染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竹材防霉染色处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邵平 《木材工业》2005,19(5):38-40
以铜化物、硼化物、新洁尔灭的质量分数为因素,按正交试验方案组成不同配比的复合防霉药剂,分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的酸性染料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对竹材进行防霉染色处理;同时测定防霉染色处理竹材与染色处理竹材的色度指数,并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将该复合防霉剂与酸性大红染液复配,不仅能提高染色竹材的防霉性,而且防霉剂的配比对竹材的染色效果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加压压力、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等参数对竹材加压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竹材加压染色条件为加压压力1.5 MPa,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90℃.  相似文献   

4.
竹材染色效果影响因素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压浸注液体渗透法对龙竹竹材进行染色处理试验。用均染性、日晒牢度、水洗牢度、色度、逼真度等对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染色液体种类、液体浓度、压力大小、竹材构造和化学性质等对竹材染色效果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碱处理后的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材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系统研究了染色浴比、促染剂浓度及染色时间对竹材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竹材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浴比、促染剂及染色时间均对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促染剂浓度对其影响最大。2)随着浴比升高,竹材上染率及固色率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幅度超过20%;随着促染剂浓度的增加,竹束上染率及固色率逐渐上升,其中上染率最大提高38.6%,固色率最大提高29.2%,到达60 g/L时基本趋于稳定;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增加趋势,当染色时间超过2 h后,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基本保持恒定。3)较优的竹材活性染料染色处理工艺条件为:浴比1∶20,促染剂浓度为60 g/L,处理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6.
废水处理是湿法工艺生产纤维板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分析了废水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废水的危害,并提出了废水处理方案,最后对处理后废物的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参照木材流体渗透特性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大型丛生竹种———龙竹竹材的纵向气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和含水率对竹材纵向渗透性有显著影响。预处理可提高竹材气体渗透性,水煮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优于汽蒸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随竹材试件含水率降低,竹材纵向气体渗透性增加。这些结论可为竹材防霉处理、染色处理、防火处理等改性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活化Na_2S_2O_8氧化处理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处理工艺。根据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从中选取对废水处理结果有影响的Na_2S_2O_8加入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利用Design Expert 8.0.6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50 g/L Na_2S_2O_8加入量、87℃反应温度、3.3 h反应时间、p H值保持初始不变为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最优处理工艺。在此参数下,废水COD去除率为96.16%,与预测值95.49%接近,说明根据预测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三原色染料对竹材进行连缸染色,分析其补料的计算模型,通过Excel内嵌的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在Microsoft Excel 2003工作表中建立了染料比例常数和浓度公式的方程系数计算系统,利用该系统可自动实现计算竹材连缸染色的补料量,并以此与专业数学计算软件Matlab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所设计的系统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而且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便于普通染色技术人员自行编制与使用,并且该系统可用于木材、竹材以及其他材料的连缸染色补料计算。  相似文献   

10.
陈建成  何威威  柯琪 《绿色科技》2023,(18):137-141+145
依据绿色发展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需开展医药化工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为了解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某医化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主动核查和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人员访谈,分析废水产生、收集、处理工艺和处理流程等情况,科学设置12个采样点位,采集废水样品24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良好,设计处理能力为2100t/d;废水收集严格遵循标准;废水预处理阶段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2.2%、59.5%、70.3%、32.4%,基本合格;一期和二期废水生化处理阶段根据设施不同,对主要污染因子的去除率为1.5%~96.9%,各项污染因子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为16.64元,较为合理。该废水站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合格,未来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持续运行和维护,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彩色薄竹是将水溶性染色剂在一定条件下,对刨切薄竹进行染色处理,使之具有所需均匀颜色的产品。染色是改善竹材视觉效果和提高竹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技术成果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对彩色刨切薄竹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薄竹刨切主要生产工艺、薄竹染色关键处理技术和彩色薄竹复合加工工艺等,对彩色薄竹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彩色薄竹是一种优良的装饰材料,可用于家具或人造板贴面,制造成各种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2.
竹片的炭化及染液着色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好地发挥竹材作为装饰材料的优势,解决竹材作为装饰材料时表面处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一种环保、无毒型的,既能达到防霉防菌效果又能改善竹材的表面性状,使竹材成为一种优质装饰材料的新型技术.该文通过竹片的炭化及染液着色处理,探讨了炭化处理竹片和染液着色竹片的表面性状.结果表明,竹材的炭化和染液着色处理技术是实现竹制品环保无毒、防霉防菌的表面高档化装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浙江安吉竹笋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浙江省安吉县竹笋加工业的现状和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安吉竹笋加工产品种类丰富,但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笋加工原料来源广泛;废水经处理后能够合格排放;固体废弃物主要用作牲畜饲料。安吉竹笋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需求量大,工资成本高;废弃物处理成本高,再利用率低;竹笋市场开拓力度不足。文章针对竹笋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竹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程捷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126-128
用竹子加工的下脚料制得的竹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竹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实验探讨了竹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毛竹竹地板的基本单元毛竹竹片进行染色试验的结果表明:染料种类不同,毛竹竹片的上染率亦不同,酸性染料更适于毛竹竹片的染色;毛竹竹片含竹节时的上染率小于不含竹节的毛竹竹片;染料浓度对毛竹竹片的上染率有重要影响,酸性大红对毛竹竹片染色时的较佳浓度为1%;染色温度对毛竹竹片的上染率有较大影响,适宜的染色温度为90℃;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上染率逐渐增大;染料溶液适宜的pH值为4.5;与常压染色相比,真空加压染色能显著提高毛竹竹片的上染率,且随着真空加压染色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速生杨木板材的染色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加热法对杨木板材进行染色处理,利用方差和色差分析研究染液浓度、染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杨木染色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染液浓度是杨木试件染色均匀性和上染性的第一位影响因子,其次是染色温度。染色时间达到6h后,再延长时间对染色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印染工业废水中,主要有毒物质是染料和它的助染剂,它们在水中呈现较高的COD、BOD和色度。化学耗氧量(COD)是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在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时,回流15min与2h的测定值基本一致,可以缩短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近年来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厂做了严格规定,文中介绍了一种污泥处理新工艺,不仅使污泥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还做到了资源化。同时,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新型处理工艺的主要工序、相关原理及参数等。  相似文献   

19.
竹材阻燃处理除了利用阻燃剂处理外,还可以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纳米改性、炭化、机械添加、表面涂覆等处理。阻燃处理会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吸湿性及吸水性、胶合强度、涂饰性、阻燃剂成分的流失性等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竹材阻燃处理技术,分析了阻燃处理对竹材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推动竹质材料的安全、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3种浸渍方式对毛竹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对毛竹中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竹材内淀粉含量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经过120 h浸渍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在相同碱液浓度的条件下,毛竹中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经过120 h的碱液浸渍处理,碱液浓度最大(1.5%)的组溶解抽提出来的淀粉含量最多。真空水浸渍可以降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但不同真空压力之间对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真空压力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有效时间为72 h以内,超过72 h淀粉含量减少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