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林业产业》2010,(1):24-25
2010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程红同志在相关媒体上刊发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一文,该文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林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很大差距》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茶是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代茶圣陆羽的《荼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宫廷和社会,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程红同志在相关媒体上刊发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一文,该文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林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世界竹藤通讯》2019,(1):I0004-I0004
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国云南曲靖陆良地区,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400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内容包括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是云南省独有的民族文化。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民族文化的奇葩,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扬州个园的主要植物语素竹子为切入点,旨在引导读者以2万竿竹元素与园中山水、地形、建筑等构建和铺陈的神魂交融审美意境为鉴赏入口,通过读者对四时之景风月变化的客观感受和主观体验,体悟个园各个独具风采的审美意境。通过对竹子的旺盛生命力、良多吉祥要素、丰富历史文化素材与蕴含其内的中华民族文明密码等竹文化因素的整理和研究,粗略把中华几千年竹文化的文明脉络整理综合而立体地呈现出来。通过品味竹文化的风花雪月,引导观者自我陶冶如竹般的坚贞情操,体味竹报平安的吉祥愿祝,更深入研究和挖掘归属中华文明的竹文化内涵,并以小见大,使中华竹文明的外延,通过对个园的丰富审美分析变得更加饱满丰厚。个园的构建饱含着几千年中华竹文明的博大匠心,园内草木景观无处不铺陈着竹文化的审美密码,是体悟和感知竹文明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全球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三本著作和人类环境大会、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三个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从两种理论视角和两种文明维度,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认识差异及基本共识。对于中国而言,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促进文明进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肩负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与使命。指出了我国林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很大差距,推进现代林业发展需要在思想观念、宏观战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竹、藤是现代花艺设计中具有传统和时代特色的重要架构材料。文中简述了竹藤架构在中国的起源及中华竹藤文化的内涵,重点阐述了竹藤架构在现代花艺中的维系花体、艺术造型、组织空间和创造意境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  相似文献   

9.
基于活态保护思想内涵,系统分析翁里怒族传统村落物质景观、精神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以活态保护为基础,提出以村落空间格局、干栏式木楞房民居建筑群为主的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的整体性保护规划,通过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赋予传统村落时代活力;基于价值判断,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云南林业》2003,24(6):2-2
于今年6月25日正式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林业快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林业工作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地学习宣传贯彻好《决定》精神,用《决定》精神统领云南林业工作,加快云南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决定》总揽全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决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对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林业建设成就给…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即同学。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海外又称为“汉学”,就是一周所同有之学术。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对高校各级各类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科学伦理、科学精神、数学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挖掘了《数学分析》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自身内容的特点来看,《数学分析》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延伸讲授、情境教学、故事教学等方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动员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是《国土绿化》杂志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向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方法、意义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文化科学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本期刊发三位专家的文章,希望能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历久弥新,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内涵,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公安执法工作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需要始终践行以民为本的思想,发扬民本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内涵。而社区支持农业(CSA)与生态文明的内涵则不谋而合,对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5日,以“保护古树名木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启动。启动仪式上,上线了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发布了“双百”古树推选结果,向全社会发起保护古树名木的倡议。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相似文献   

17.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级文明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个比较大的企业,甘河林业公司近年来从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目前,公司已有39个单位被呼盟、林管局、鄂伦春旗命名为文明单位。公司在1987年跨入旗级“文明企业”行列,并被内蒙古林业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光荣称号。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精神,实现两个文明一起抓,一切着眼于建设,从1985年起,公司的文明建设进入了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科学文化教育建设、环境设施建设的全面建设新阶段。为了吃透精神,力求准确,全面地领会《决议》的基本观点,公司举办了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民众述求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追求,从内涵、目标、理念、特征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诠释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组建方法,并对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的专家系统的建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