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东沟山区总体上物种种类简单,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上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趋势,即中间高度膨胀,且多样性峰值均出现在海拔1600~1800m处;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升高,略微有所上升,变化不明显;乔、灌、草总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海拔上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趋势。针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使海拔1600~1700m处出现乔木层、灌木层及总的物种多样性峰值。随海拔升高,林分郁闭度减少,从而使得林下草本多样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600株/hm2密度的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草本生物量、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沙日温都栎林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13科、14属、16种草本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林分密度为750株/hm2时,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林分密度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树高、胸径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不相关。综上所述,最合理的蒙古栎林密度为750株/hm2,该密度下最有利于蒙古栎林及林下草本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曹尘  何政  姜倪皓  张诗函 《林业科技》2023,(3):31-34+49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老阴山5种在天然林栽培条件影响下产生的次生植被树种的森林种类、盖度、密度分布等方面进行作了全面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将结合植被物种资源总丰度来研究现有5种植被类型和天然林植被群落类型模式下的植被物种数量分布组成、演化方式规律和森林种群植物资源分布多样性。研究发现线柏林的林下植被生物种群及其多样性物种含量分布最为全面丰富;草本植物的物种类型中则以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的类型为蔷薇科;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为地表干扰;通过回归分析和生长痕迹发现同一水热条件下,灌木层生长周期有区别于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5.
在大兴安岭林区不同采伐区选择典型样地,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了不同采伐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干扰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随着采伐干扰强度和频度的增大,生物多样性会下降;皆伐更新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会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改变生物多样性结构;渐伐符合森林更新及林下重要物种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广东高要南部低丘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高要南部低丘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物种最少有156种以上,分属56科和103属,乔木21种,灌木59种,藤本20种,草本36种,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为2.26。种群数目大于5%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其中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占绝对优势(46.2%),这是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较高而多样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在不同地域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但在林分龄级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岷江冷杉天然林内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带,分析岷江冷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天然林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灌木种随着海拔梯度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群落所有植物的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与乔木层一致。从β多样性变化来看:随着海拔上升,岷江冷杉林内乔木、草本和所有群落所有植物的相异系数CD和Cody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因为物种数和优势种的改变形成β多样性的双峰变化,这与灌木植物的实际分布是相符的。群落整体的物种差异和更替速率受物种数较多的植被类型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巴郎山高山草甸不同海拔梯度(3 200-4 000m)的观赏植物为对象,采用样带、样方和直接取样等方法,研究物种多样性及其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海拔梯度格局中,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型曲线,中海拔区域(3 550-3 650m)观赏植物多样性最高;Tsw、Jsi两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均趋于平缓,略有下降趋势,Pielou均匀度仍是影响α多样性的因子但不及丰富度明显;3个β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差的增大均表现出了上升的规律,海拔3 200-3 650m范围βc多样性指数达到峰值,βc多样性与生境、物种组成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山特色植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利用、就地与迁地保护以及保护政策与规划等方面作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塞罕坝落叶松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确定落叶松人工林中不同因子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对林下草本植物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得出不同生境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草本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生境因子中海拔对丰富度指数S正相关显著,对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关性不显著;坡向与各指数均不显著;坡度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D及基于Simpson多样性的均匀度指数J_(si)负相关极显著,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的均匀度指数J_(sw)负相关显著,说明坡度对Simpson指数的影响甚于Shannon-Wiener指数。2)林分因子中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均对H及J_(sw)正相关极显著,对J_(si)正相关显著,说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比对Simpson指数的影响更敏感;林龄对S及H正相关极显著,对J_(sw)正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经不同措施改造后的辽东山区次生林进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计算了该次生林下物种丰富度Margalef、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改造后林下植被数量和物种数均高于对照区。改造后草本和木本植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区,而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可见,改造措施可以改变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增加植被数量和种类,加速林下植被演替,增加森林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刘丽颖 《沙棘》2007,20(1):1-8
研究内蒙古砒砂岩区人工沙棘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在不同林龄与不同立地类型下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主要涉及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群落特征分析及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沙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龄林的发展过程中,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高-低-高",优势度"低-高-低",而均匀度递减的变化过程.草本植物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递增;不同立地类型间,草本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按梁峁顶》沟坡》沟底顺序排列,而优势度指数则相反,按沟底》沟坡》梁峁顶顺序排列.草本植物生物量则按沟底》梁峁顶》沟坡顺序递减排列.  相似文献   

12.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004—2007年,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物种多样性各指标与活立木生物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中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原始红松阔叶林及其次生林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动态,共记录了179种草本植物,其中红松阔叶林125种,次生林160种。红松阔叶林及其次生林草本植物的月季动态变化明显,物种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小。不同月份次生林内草本物种数均明显高于红松阔叶林。红松阔叶林下草本植物垂直方向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整个生长季内,次生林下草本植物高度均大于红松阔叶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样方调查,分析了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灌木层有14种木本植物,植物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地被层共有40种草本植物,总体上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阴坡。各样地中,杜鹃群落分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或灌木层〉草本层两种情况。各样地间灌木层的多样性各项指标差异较小,草本层的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N1指数无差异,Simpson多样性指数、N2指数差异显著,Pielou均匀度指数、Heip均匀度指数差异极显著。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条件对高寒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杜鹃群落的保护与管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木麻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对海口市海岸带不同林分结构的木麻黄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有物种约52种,隶属于29科46属;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较低,物种丰富度随人为干扰增强而减少;林地土壤含水量极低,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等重要土壤养分极为缺乏。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简单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多样性指数S、H’和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初步认为这些因子是影响海口市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地区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Pielou指数都以9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最高,其次为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而18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低;林隙林隙地段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非林隙。随林分年龄的变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与林分年龄相比,林分郁闭度以及林隙的数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已经成为经营管理人工林的目标之一。以准格尔旗内砒砂岩区的10年生柠条林、沙棘林、山杏林、油松林、山杏柠条混交林5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线调查法,结合室内数据分析,对6种人工林的林下草本层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下共有草本植物35种,其中沙棘林草本层的物种数最多,为23种;山杏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最少,为15种;5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下植被均以羊草为优势种。5种人工林下草本层平均盖度、生物量大小变化规律与物种数一致。山杏柠条混交林、沙棘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高于其他配置类型的人工林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丁胜建 《防护林科技》2019,(5):21-22,33
通过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设置固定样地,分析了该地草本植物季节变化。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调查到草本植物85种,隶属于30科68属;物种组成受季节性水热条件所主导,随季节变化明显;草本植物总株数受林下光照条件所主导,随上层林木树冠郁闭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5,(1):77-83
为评价不同造林模式对鲁中南退化砂石山地林下草本植被的恢复效果,以该区域4种造林模式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造林模式2011年、2013年林下草本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造林有助于林下草本植物的恢复、生长与发育,不同造林模式人工幼林林下草本种数、群落平均盖度、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均高于对照,且各指标均呈现混交造林模式高于纯林造林模式;除各模式草本种数变化不一致外,其余指标均呈现2013年高于2011年的趋势。2)造林可以改变林下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和优势地位。不同造林模式的草本植物的主要优势种基本相同,造林2年和4年时,物种的动态变化明显,群落物种重要值与优势地位发生更替,造林4年后,群落主要优势种优势地位更加明显。3)不同造林模式的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且呈现阔阔混交>针阔混交>纯林模式的趋势,多样性指数随造林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1 hm~2固定样地,于2006年5月、7月、10月调查样地内的草本植物,分析了草本植物季节变化。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调查到草本植物85种,隶属于30科68属。物种组成受季节性水热条件所主导,随季节变化明显。草本植物总株数受林下光照条件所主导,随上层林木树冠郁闭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