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梅花、月季、火棘、玫瑰等8种隶属蔷薇科花卉上分离鉴定出11种花卉寄生线虫: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crassi-caudatus)、尤因矮化线虫(T.ewingi)、异裸露矮化线虫(T.paranudus)、伤残短体线虫(P.vulnus)、咖啡短体线虫(P.coffee)、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假强壮螺旋线虫(H.pseudorobustus)、拉氏小环线虫(C.raskiensis)、镶边盘环线虫(D.limitanea)、燕麦真滑刃线虫(A.avenae)为云南花卉新寄主记录。  相似文献   

2.
从海南三亚和福建福州金山采集的水稻根中分离鉴定出8种线虫,包括异盘大刺环线虫(Macroposthonia xenoplax)、大刺环线虫(Macroposthonia sp.)、农地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agri)、玉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zeae)、草地短体线虫(P.pratensi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刻尾螺旋线虫(H.crenacauda)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其中,异盘大刺环线虫、农地矮化线虫、玉米短体线虫及刻尾螺旋线虫为我国水稻上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控制检疫性线虫的传入,保障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对云南口岸进境的荷兰铃兰苗(Convallaria majalis)中截获的一种短体属线虫(Pratylenchus sp.)进行了形态学特征鉴定和分子序列分析,为进出境植物线虫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形态特征测计值比较,以及基于rDNA 28S-D2/D3区序列构建短体属线虫群体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截获的荷兰线虫群体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截获的荷兰线虫群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铃兰短体线虫(P. convallariae)相似,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唇区略缢缩,唇环3个;口针粗壮,长15~17μm,基部球呈郁金香球状;受精囊近球形至矩形,内部充满精子;后阴子宫囊长20.0~29.0μm;尾端略平截、粗糙,或常有不规则环纹。系统进化树揭示:该截获群体与铃兰短体线虫美国群体、比利时群体和法国群体聚类形成1个独立分支,序列相似性达98.0%~100%;而穿刺线虫组的其他成员,包括沙丘短体线虫(P. dunensis)、伪短体线虫(P. fallax)、油橄榄短体线虫(P. oleae)、穿刺短体线虫(P. penetrans)和肥尾短体线虫(P. pinguicaudatus),则各自形成了单独的分支。[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分析将截获的荷兰线虫群体鉴定为铃兰短体线虫,我国口岸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监管,降低该线虫传入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西藏自治区主要耕作区的植物线虫种类进行调查期间,从林芝地区、拉萨市达孜县采集多种作物的根系组织和根际土壤样品,并采用改良贝曼漏斗法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了多种植物线虫,根据形态学特征,从中鉴定出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落选短体线虫(P.neglectus)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其中,卢斯短体线虫西藏种群与文献描述的种群相比尾较短,其他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落选短体线虫西藏种群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西藏种群分别与文献描述种群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其中,落选短体线虫在林芝地区和拉萨市达孜县均有分布,另外2个种均分布于林芝地区。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2010年7月,对南京栖霞区、江宁区和浦口区苗圃地的40种园林植物根际寄生线虫进行了初步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鉴定出短体属和半轮属线虫3个种,分别是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和紧鞘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strictathecatus).其中,紧鞘半轮线虫为江苏省新记录种.在40种寄主植物中,卫矛(Euonymus alatus (8a) 和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8a))为咖啡短体线虫的新寄主,红果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8a))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8a) 为伤残短体线虫的新寄主,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 (8a))为紧鞘半轮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6.
检疫人员从第六届花博会进境参展花卉、苗木及其生长介质中共检出真菌10个属(种)、线虫4个属(种)、介壳虫2种及蚜虫2种。其中,分别从日本扁柏和新加坡棕榈上截获了潜在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和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从马来西亚和日本进境植物上截获了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柑桔根际短体线虫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采自云南省12个县市140个柑桔园的260份柑桔病根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种短体线虫属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其中咖啡短体线和伤残短体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湖北省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inn.)种植地的8份根围土和根组织线虫样本进行分离,通过系统的形态学观测,共鉴定出6属8种植物线虫: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刻痕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enatus)、扁尾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latyurus)、拟强壮纽带线虫(Hoplolaimus pararobustus)、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其中异头丝尾垫刃线虫、刻痕短体线虫和拟强壮纽带线虫为中国烟草上首次报道的植物线虫.对鉴定出的部分线虫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讨论了8种植物线虫对烟草的经济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是花生上的重要病原线虫。研究样本采自河北邢台生长不良的花生植株和根际土,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比较,鉴定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 Steiners)。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盐城市、大丰市、沭阳县、新沂市和山东省苍山县等地蔬菜花卉种苗出口基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从19种植物的根围采集的65份样品中共分离到9属18种寄生线虫,依据形态学特征或SCAR-PCR分子特征鉴定了14个种,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落选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us)、六裂短体线虫(P.hexincisus)、刻尾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crenacauda)、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玉米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zeae)、等刺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equisetus)、小尾盾线虫(Scutellonema brachyurum)、裂片盘旋线虫(Rotylenchus lobatus)、喜悦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 hilarulus)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在多地多种植物上发生危害,群体密度高,是出口农产品基地最主要的病原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发生较少,但在牛蒡中检出率较高,极大地限制了牛蒡的生产;此外,落选短体线虫、刻尾螺旋线虫、等刺丝尾垫刃线虫和燕麦真滑刃线虫等也分布较广,在多地多种蔬菜及花卉中均有发生,小尾盾线虫在连云港的菊花、蓬莱松、天门冬种苗上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自寄主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选用印度南瓜的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结果表明:印度南瓜P6,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P2,P3,P4,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印度南瓜P1与中国南瓜P4,P5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而与P2,P3间不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设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磷,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P和Bray-P含量。在施磷的条件下,土壤磷的积累主要表现为Ca2-P,Ca8-P和Al-P增加。土壤中Olsen-P和Bray-P含量与土壤中各磷组分的相关性以Ca2-P最好,Al-P和Ca8-P次之,O-P最差,土壤Olsen-P和Bray-P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沙田柚、强德勒柚、红江橙为材料,利用优化的柑橘ISSR体系,对100个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8个引物能够扩增出2~12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9条,多态率为25%~90%,其中P807,P808,P809,P810,P811,P812,P814,P815,P820,P821,P822,P826,P827,P830,P834,P835,P840,P845等18个引物在沙田柚和红江橙之间有差异,P812,P814,P815,P827,P834,P840等6个引物在沙田柚和强德勒柚之间有差异.用2个差异引物P827和P834可从36株沙田柚×强德勒柚杂交后代中鉴定出31株为真杂种,用P810,P811,P812,P835等4个引物可以把52株沙田柚×红江橙杂种后代全部鉴定出来,并且获得了一个适用于沙田柚和红江橙杂交后代鉴定分析的完全显性标记P810.  相似文献   

14.
早熟陆地棉基于性状主成分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早熟陆地棉杂交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将12个品种初步划分成两组亲本,对基于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异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对1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6.443;,可以反应所有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用5个主成分因子得分计算两组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发现P1.1与P2.5,P1.4与P2.3、P2.5,P1.5与P2.2、P2.4的遗传距离最远;P1.1、P1.2与P2.1、P2.6,P1.6与P2.6的遗传距离最近.用SSR扩增结果计算两组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发现P1.1与P2.1、P2.2、P1.2与P2.1、P2.2,P1.3与P2.4的遗传距离最远;P1.1与P2.3、P2.6、P1.2、P1.6与P2.6,P1.6与P2.1的遗传距离最近.这两组遗传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15).[结论]早熟陆地棉基于主要性状主成分和SSR分子标记结果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大,建议在选配亲本时同时考虑亲本间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5.
梅、桃、李、杏、樱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RAPD技术对梅的野生种及其近缘种桃、李、杏、樱共计17个样品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12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1条带,其中65条为多态性带.通过对这些扩增带的分析,作者认为梅的基因中渗入了较多的杏、李基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杏在梅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处于基本等同的地位,桃、樱与梅的亲缘关系则相隔较远.  相似文献   

16.
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磷素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的磷素有效性。结果表明:施磷使用两种栽培条件下的水稻吸磷量明显提高,水作水稻比旱作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磷更多;施磷后水作和旱作土壤各组分磷都有所增加,其中以树脂-P、NaHCO3-P和NaOH-P较为突出。在水作条件下,从分蘖到成熟期水稻吸磷的增加量与树脂-P、NaHCO3-P、细胞-P、NaOH-P和减少量很好的相关性;而在旱作条件下,水稻吸磷的增加量仅与树脂-P、NaHCO3-P、细胞-P、NaOH-P、超声波-P对水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广西冬作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品质进行对比及综合评价,为筛选适宜不同用途且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分析25份马铃薯品种(系)(P1~P25)的淀粉、维生素C(Vc)和还原糖含量及干物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5份马铃薯材料的淀粉含量为6.08%~14.60%,还原糖含量为0.32%~1.86%,Vc含量为1.77%~26.96%,干物率为12.85%~20.45%.其中P16、P8、P22和P7的淀粉含量较高,P11和P24的还原糖含量较低,P19、P17、P7、P4、P14和P1的Vc含量较高,P19和P22的干物率较高.各材料按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为:P22>P11>P1>P19>P24>P8>P7>P17>P3>P14>P4>P13>P21>P16>P5>P25>P20>P2>P18>P10>P9>P15>P12>P6>P23.利用总隶属函数值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材料有6份(P1、P8、P11、P19、P22和P24),淀粉和Vc含量高、干物率较高,还原糖含量较低,综合品质较优;第二类材料有10份,淀粉、Vc含量和干物率均适中,还原糖含量较低,综合品质居中;第三类材料有9份,淀粉和Vc含量及干物率均较低,还原糖含量较高,综合品质居下.[结论]从25份马铃薯材料中筛选出6份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的品种(系),包括1份优良菜用种质,1份加工和菜用兼用种质,2份适宜进行薯片和薯条加工的种质和2份适宜进行淀粉加工的种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Olsen法(碳酸氢钠提取态磷)是否适用于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土壤P吸附参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同质地不同磷含量酸性土壤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结果表明,Olsen法适用于酸性土壤植物有效磷的测定,Olsen P与植物磷吸收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磷最大吸附量(Qm)与磷吸附强度(K)显著负相关。土壤缓冲容量随取样次数增加逐步减少,第3次取样时,土壤缓冲容量高磷处理(P3)中磷处理(P2)低磷处理(P1)无磷处理(P0),说明随着生长时间增加,作物从土壤带走磷量增加,含磷量低的土壤磷缓冲容量随之降低。Olsen P与Qm,K均无显著相关,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Olsen P均证实,实验用土壤目前不会因增加施磷量而引发环境问题。磷吸附参数与Olsen P从环境和农业生产需求两方面说明了土壤磷素丰缺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选育高产、适应性强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超甜玉米自交系P1~P6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了15个杂交组合,并对花期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及方差(Wr)与协方差(Vr)相关性分析与估算。[结果]6个超甜玉米自交系雄花期性状的GCA效应大小顺序为P2P6>P4>P2>P3>P5。[结论]亲本P2和P3是早熟亲本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梅、桃、李、杏、樱的RAPD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用RAPD技术对梅的野生种及其近缘种桃、李、杏、樱共计17个样品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12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1条带,其中65条为多态性带.通过对这些扩增带的分析,作者认为梅的基因中渗入了较多的杏、李基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杏在梅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处于基本等同的地位,桃、樱与梅的亲缘关系则相隔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