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基因型油菜种质为材料,研究了油菜花期的基因型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油菜花期与各主要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播种至初花阶段的相关性最大;花期与初花期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初花期的延迟,花期缩短。不同基因型油菜的花期和初花期差异明显,大多数油菜品系的花期在22~36 d,初花期为2月23日~3月5日。151份油菜种质分属于7种类型,近似于正态分布;早熟种质分为5个类型,种质分布明显偏向初花日期早、花期中等或较长一侧;中熟种质分为7个类型,分布较分散,以E-M最多,M-S和L-S次之。因此,初花期可以作为筛选长花期油菜品种的重要指标,景区在选择油菜品种时可选用初花期较早、花期较长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南京市2012—2021年气象数据及樱花花期观测资料,对南京市樱花始花期特征及其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构建了南京市樱花始花期预报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京市樱花始花期平均日序数为79.2 d,近10年来南京市樱花始花期日序数变化趋势不明显。(2)对由3月上旬积温因子建立的樱花花期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樱花始花期与真实花期平均绝对误差为2.02 d;由前1年12月上旬至当年3月中旬积温和因子建立的樱花花期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樱花始花期与真实花期平均绝对误差为2.19 d,说明长期积温是影响南京樱花始花期的关键因子;由多因子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多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预报误差明显低于单一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对比3种预报模型对2022年南京市樱花始花期进行花期预报,发现综合X10和X14这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花期预报模型计算得出的2022年南京市樱花始花期预测值与实际花期的误差较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南京市樱花始花期。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荷花种植资源圃内对20个碗莲品种进行夏季物候观测及春季花期调控,系统地研究自然花期与花期调控碗莲的始花期、群体花期及总花期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花期调控下,最早、最晚进入花期的品种相同,分别为小红领巾、魏夫人;在自然条件下,小红领巾分别于6月1日、6月20日最早进入初花期、群体花期,分别经历了60、79 d,魏夫人分别经历99、114 d最晚进入初花期、群体花期;在花期调控下,小红领巾从加温至初花期、群体花期分别经历了30、42 d,魏夫人于78 d进入初花期、88 d进入群体花期,可见花期调控可以使碗莲更快地进入花期。为满足"五一"节日碗莲最佳观赏期的需求,可筛选出60 d左右达到花期、开花数量较多的品种有13个,不同品种间花期有效积温变动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 月10 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 月3 日,两者相差24 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 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 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基因型油菜种质为材料,研究了油菜花期的基因型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油菜花期与各主要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播种至初花阶段的相关性最大;花期与初花期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初花期的延迟,花期缩短。不同基因型油菜的花期和初花期差异明显,大多数油菜品系的花期在2236 d,初花期为2月23日36 d,初花期为2月23日3月5日。151份油菜种质分属于7种类型,近似于正态分布;早熟种质分为5个类型,种质分布明显偏向初花日期早、花期中等或较长一侧;中熟种质分为7个类型,分布较分散,以E-M最多,M-S和L-S次之。因此,初花期可以作为筛选长花期油菜品种的重要指标,景区在选择油菜品种时可选用初花期较早、花期较长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3种宿根花卉花期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加越冬保护、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提早千叶蓍、桔梗的花期.其中温室盆栽能使千叶蓍、桔梗花期提早到"五一"期间,千叶蓍花期提早23 d,桔梗花期提早54d,效果显著.对假龙头进行延迟花期的实验研究,其中通过延迟播种能延迟花期48 d;通过品种筛选,品种间自然花期相差40 d;通过不同时期重压剪,能延迟花期40~...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对洪洞县冬枣花期坐果率比较低现状的观察分析,提出改善冬枣花期坐果率,必须采取调控冬枣自身营养的运输及分配、花期灌溉或喷水、花期喷硼、花期喷赤霉素、花期追肥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播期、花期预测以及花期调节使玉米杂交制种的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特介绍播期调整、花期预测以及花期调节的一些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父母本花期很好地相遇是夺取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常常因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好,造成产量下降,甚至产量极低。解决的办法:一是调节父母本花期。通过试验或向育种者请教,确切掌握双亲花期。通过反复试验找出那些母本自身花期不调的品种,确定其在当地的吐丝期比散粉期确实晚几天后,然后调节花期。若父母本花期相同且母本自身花期协调,则一般同期播种;若父母本花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2015年丹东河口桃树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宽甸国家基准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桃树花期前的光、温、湿等气象要素与花期的相关系数,研究花期前任意时段的气象要素平均值与花期的内在关系,并根据相关系数的极值来确定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桃树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期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及时为政府和果农提供准确的桃树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期预测其目的是尽可能早而准确的推断出父母本始穗期,从而确定它们的花期能否理想相遇,若花期不能理想相遇,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父母本的发育进程,确保花期能接近理想相遇。从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准、花期预测的方法、花期调节的原则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期预测其目的是尽可能早而准确的推断出父母本始穗期,从而确定它们的花期能否理想相遇,若花期不能理想相遇,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父母本的发育进程,确保花期能接近理想相遇.从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准、花期预测的方法、花期调节的原则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制种的花期预测与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07-1308
花期预测与调节对玉米的杂交制种非常重要。介绍了玉米杂交制种中影响花期的原因、花期预测的方法和花期调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沾化冬枣花期管理技术,包括养根壮树、提高树体营养、精细夏剪、节约树体营养、花期喷清水、花期喷九二○和微肥、花期放蜂、花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冬枣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休闲观光需求,延长油菜花观赏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摘薹、增施氮肥、烯效唑处理、苯磺隆处理和分期播种对油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薹处理可推迟初花期3.0~10.0 d,终花期2.0~12.0 d,与不摘薹组合应用可将整个观花期增加7.5~10.5 d;摘薹与品种组合应用,观花期可增加17.7~19.3 d。薹期增施氮肥对花期调节效果好于越冬期增施氮肥,与不增施氮肥组合应用,可将观花期增加8.5~9.0 d;增施氮肥与品种组合应用,观花期可增加15.0~17.7 d。喷施烯效唑可延长花期0~5.0 d,与不喷施烯效唑组合应用,观花期可增加9.5~10.0 d;喷烯效唑与品种组合应用,观花期平均增加17.5 d。平头期喷施苯磺隆可使花期增加1.5~13.5 d,与不喷施苯磺隆搭配,观花期增加16.0~18.5 d;喷施苯磺隆与品种组合应用,观花期增加约25.0 d。分期播种可显著延长油菜观花期,3个品种分期播种的平均总观花期为46.5 d, 40.5 d和38.5 d,分期播种与品种组合应用,观花期可达66.0~72.0 d,增加39.8~42.5 d,观花期延长1倍以上。综上,分期...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月中旬—5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月10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月3日,两者相差24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17.
“平丹1号”余甘开花及坐果特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丹1号”余甘花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其中春季花期花量大,花期长,为主要开花时期,秋季花期花而不实;春季花期大量生理落果发生在花后40d之后,主要是由营养竞争而引起。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江苏省兴化市油菜花期的变化规律,研究其花期预报方法,助力兴化市开展"千垛菜花节"旅游活动,现利用2000—2019年兴化市油菜始花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油菜始花期的特征,构建基于辐热积(TEP)油菜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兴化市油菜平均始花期为3月17—18日(闰年为3月16—17日),始花期呈逐年提前的趋势,提前速率为0.5 d/年,且变率比较大;基于辐热积模型预报结果与实际始花期平均相差最小为2.51 d,有效积温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始花期平均相差3.67 d;基于辐热积建立的油菜始花期预报回归模型,有效地提高了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9.
贵州百里杜鹃景区杜鹃花花期预报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预报百里杜鹃风景区杜鹃花初花期,基于此通过分析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杜鹃花初花期变化趋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初花期前期的气象要素,寻求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杜鹃花初花期预报模式。根据分析得出关键时段是1~2月。1月上、中旬以及2月中旬的平均温度越高日序数小,花期提前。反则温度低日序数大,花期退迟。1月中旬平均温度与杜鹃花初花期(稳定通过8℃的初日)曲线拟合,得1月中旬平均温度偏高1℃,日序数减少1.7左右,花期提前4~6 d。当年2~3月中旬≥8℃,积温与初花期相关较好,可作为杜鹃花初花期的生物下限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花卉业对花卉花期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由于花期早晚直接影响到其上市时间和商品价值。花期调控近年来已作为花卉管理的一项核心技术。花卉的花期调控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