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用益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研究了乳酸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对饲料中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 :乳酸菌对盐酸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乳酸菌不能与之同时使用 ,而乳酸菌对丁胺卡那霉素不敏感 ,两者可以同时使用 ;芽孢杆菌对庆大霉素敏感 ,不能与之配伍使用 ,对盐酸林可霉素不敏感 ,可以配伍使用 ;粪链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 ,不能配伍使用 ,而对盐酸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不敏感 ,可以配伍使用 ;三种菌的复合菌可以与以上三种抗生素中的任何一种配伍使用 ;用平板培养的方法测得 6种抗生素对单株菌及其复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对芽孢杆菌的芽孢萌发的MIC值低于对营养体的MIC值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筛选抑菌活性高的乳酸菌菌株和芽孢杆菌菌株,研究其代谢产物抑菌效果和抑菌谱,对抑菌谱不同的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复配,试验在动物上的效果.通过实验筛选抑菌性芽孢杆菌B7348和乳酸菌LP-11,将二者合理搭配可替代饲用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在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发病率方面,已达到和超过饲用抗生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4种抗生素类药物两两混合使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4种抗生素类药物单独使用作为对照,通过测量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皿上药敏片的抑菌圈直径来确定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青霉素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2.8mm,枯草芽孢杆菌对其表现出中度敏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分别与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在18~19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其他组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大于20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为极度敏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联合抑菌圈平均直径都大于单独使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菌(0.04%、0.06%、0.08%)、乳酸菌(0.01%、0.02%、0.03%)和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酵母菌影响最大;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芽孢杆菌(0.01%)。说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个菌种适当搭配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菌种搭配。[方法]选择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选择体重相近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喂添加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头肾指数、脾指数、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和枯草芽孢杆菌(0.01%);在免疫机能中,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免疫器官指数和溶菌酶的影响最大,而酵母菌对血清SOD影响最大。[结论]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种益生菌搭配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改善鱼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指数、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C-HY1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日龄健康、体质量110~140 g的肉鸡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加杆菌肽);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7 CFU/mL);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8 CFU/mL);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9 CFU/mL).试验期为35 d,每7 d为一个周期对试验肉鸡称量体质量、采血和剖检.[结果]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与屠宰指数;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作用的效果显著且持久;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效果更优.[结论]2×108CFU/mL凝结芽孢杆菌BC-HYI可以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调节盲肠内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对肉鸡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优良的益生菌株,在鲊辣椒发酵过程中对其芽孢杆菌及乳酸菌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其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从该时期共分离得到9株芽孢杆菌与10株乳酸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占优势。5株芽孢杆菌对龙虾残饵降解研究表明,B1与B18这2株蜡样芽孢杆菌在48 h对残饵中淀粉降解率都高达60%以上,对蛋白的降解率达到50%以上,是净水的优良候选菌株。4株乳酸菌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L1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产酸最强,而抗氧化活性也最高,且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可作为发酵乳制品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s)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抑制黄曲霉并降解其毒素的菌种。己从不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中分离得到具有抑制黄曲霉毒素的脂肽抗生素Bacillomycin D。Bacillomycin D属于Iturin家族,是枯草芽孢杆菌抑制黄曲霉毒素最强抗生素,也是目前唯一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中得到并且已经鉴定的具有抗黄曲霉活性的物质。该文对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抗菌脂肽Bacillomycin D的结构、性质、抑制黄曲霉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乳酸菌的定义 乳酸菌是一群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乳酸杆菌有44个种,连同亚种共51个种,是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细长、有弯曲的杆菌。有9个属:其中5个属呈球状,如乳酸球菌迷走球菌链球菌明串珠菌和片球菌,4个属呈杆状,如肉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孢子乳酸菌。  相似文献   

12.
鲫鱼肠道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命名为CS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并对其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S4具有β溶血性(完全溶血),对健康鲫鱼感染9 d的半数致死量为4.6×10~6 CFU/g。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呋喃唑酮、头孢孟多、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耐药;对红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林可霉素等17种抗生素敏感。笔者从健康鲫鱼肠道中分离到致病性较强的蜡样芽孢杆菌,表明该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研究结果对防治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益生菌分类1.1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生长在微酸的环境中,通常对环境中有机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依赖性,常见于动物消化道中,是一种有助于动物消化的有益菌群。其在动物消化道中发挥着平衡菌群的作用。乳酸菌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乳酸菌经糖发酵可产生有机酸,对腐败菌和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它具有帮助消化和抵抗消化道疾病的作用。1.2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是一种耐高温、耐高压、耐酸碱的需氧菌。它不是驻留在肠道内的细菌,但它可以在消化道内转化为营养体细胞,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饲料中的抗生素对饲料发酵质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析因设计,研究饲料中添加林可霉素和益生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简称混合菌)]对发酵饲料中乳酸、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简称直/支)的影响。结果显示,0~24天,随着发酵时间的不断延长饲料中的乳酸、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然后降低;饲料发酵中添加林可霉素显著降低乳酸浓度(P <0. 01)和直/支比(P <0. 05),对其它淀粉指标无影响(P> 0. 05);乳酸菌、混合菌对饲料乳酸含量的影响呈增加趋势,对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的影响呈降低趋势;林可霉素与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混合菌的交互作用,除在乳酸指标的"枯草×林可"、直/支指标的"乳酸菌×林可"表现显著外,其它的交互作用皆不显著(P> 0. 05)。所以认为,添加林可霉素不利于饲料发酵,添加益生菌有助于减缓林可霉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0.04%、0.06%、0.08%)、嗜酸乳酸菌(0.01%、0.02%、0.03%)以及枯草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肠道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3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对肠道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对磷表观消化率影响的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菌种适当搭配可改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和饲料养分的消化,较优的组合为酿酒酵母0.08%、嗜酸乳杆菌0.03%、枯草芽孢杆菌0.01%。  相似文献   

16.
武旭  钱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65-68
[目的]改善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的全豆豆乳品质。[方法]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不同的乳酸菌共同发酵全豆豆乳,对发酵过程中发酵豆乳的微生物数量、纳豆激酶酶活、pH的变化以及豆乳的感官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利用汉森商业乳酸菌菌种与纳豆芽孢杆菌共同发酵全豆豆乳,豆乳中乳酸菌与纳豆菌均能够良好生长,所得发酵豆乳感官评分最高、纳豆激酶酶活最高。[结论]研究改善了纳豆产品的风味,可为大豆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是微生态制剂的一种,目前在兽医临床应用广泛;养猪业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屎肠球菌等,对肠道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和提升黏膜免疫的作用;养猪生产中主要在调理肠道和发酵床养猪方面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分别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银花枝叶,对比了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4种发酵产物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酸菌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抑制能力最强,酵母菌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乳酸菌发酵产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0.07 mg/mL);酵母菌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0.06 mg/mL)及还原亚铁离子能力最强(IC500.44 mg/mL)。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枝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寻求无毒害且不产生耐药性的环保生物药物,取代当前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方法]从新鲜健康草鱼肠道中分离纯化一株芽孢杆菌,按常规细菌生化试验方法做生化鉴定。设计2对引物,进行16S r RNA检测与测序分析,按照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制作用试验。[结果]分离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同源性为100%,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环丙沙星等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等不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同时测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8×108×2-5/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8×108×2-2/ml。[结论]所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对几种不同菌种发酵豆粕发酵过程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改进发酵豆粕工艺或选用合适类型的发酵豆粕。分别用乳酸菌、酿酒酵母、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制剂发酵豆粕,在48 h周期内,每12 h分别测各发酵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酸溶蛋白含量、KOH(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总酸含量、pH、水分、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并将发酵48 h的各样品进行SDS-PAGE(十二烷基磺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电泳。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提高粗蛋白含量最优,乳酸菌发酵豆粕产酸量最高,枯草芽孢杆菌和蛋白酶制剂提高酸溶蛋白含量作用明显,酿酒酵母发酵豆粕KOH溶解度降低明显,枯草芽孢杆菌和蛋白酶制剂发酵豆粕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