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15—2016年对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坡浅山区天蛾种类进行调查,初步鉴定出4亚科19属35种,并分析了在林区对核桃、葡萄、杏、猕猴桃、栓皮栎等有危害的天蛾种类,以期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新宇  袁荣斌  雷平  兰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47-12548,12551
2013年6~10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总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标本鉴定和参考原有天蛾名录,确定保护区内天蛾共4亚科、19属、32种,其区系组成的特点为: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共12种,占总数的37.50%;古北界的种类较为罕见,仅有2种,占总数的6.25%.  相似文献   

3.
天蛾科昆虫为害农作物、蔬菜等的种类较少,绝大部分属于林木及果树害虫。但是,这类害虫究竟有多少种?发生情况怎样?除对个別常见种类(如旋花天蛾、梧桐天蛾、豆天蛾、构天蛾、柳天蛾、葡萄天蛾等)曾有零星报导外,系统报导的极少。1953年忻介六及1959年张执中等分别编著的《森林昆虫学》中,各记载了3种和2种;1958年邹钟琳的《中国果树害虫》中,记载了3种:1960年《中国果树病虫志》是,仅在果树害虫名录內,列了  相似文献   

4.
本对庐山天蛾科作了系统调查,采集和饲养,得到天蛾科标本46种,除少数种类由于本极少且外部形态特别明显外,绝大多数通过雄性外生殖器研究,共鉴定出庐山天蛾科种和亚种共44种,其中直带黄脉天蛾、庐山红天蛾为新种和地区新亚种;丝茎鹰翅天蛾、库昂鹰翅天蛾、六斑天蛾等3种为江西新记录;“六斑鳞纹天蛾;订正为“六斑天蛾”,余于2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1988—2016年,利用黑光灯对农田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鉴定,以探明天蛾科昆虫种类、灯下优势种和上灯规律。研究显示,农田灯下天蛾科昆虫有15种,隶属于4亚科14属,其中,云纹天蛾亚科昆虫最多,有5种;豆天蛾和甘薯天蛾为优势种,二者的上灯规律有所不同,平均上灯日期豆天蛾为6—9月,甘薯天蛾为5—10月,并各自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危害园林植物的天蛾种类及其寄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危害园林植物的42种天蛾进行了报道,它们分属5个亚科,21个属. 其中,面形天蛾亚科(Acherontiinae)3属5种,云纹天蛾亚科(Ambulicinae)5属10种,透翅天蛾亚科(Sesiinae)1属1种,蜂形天蛾亚科(Philampelinae)7属13种,斜纹天蛾亚科(Choerocampinae)4属13种,并记述了其分布及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7.
2014-2018年在西藏进行天蛾科昆虫采集,并结合西藏农牧科学院馆藏标本及文献,共整理鉴定出西藏天蛾科昆虫5亚科62种,阐述了西藏天蛾科昆虫的种类、寄主植物,并制作了西藏天蛾科昆虫检索表,以供西藏昆虫分类研究与害虫防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6,(23)
正梓树、楸树、柳树、苦楝、白蜡、悬铃木、丁香、地锦等花木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近年来常受到害虫霜天蛾侵害。霜天蛾,也称泡桐灰天蛾、梧桐天蛾、灰翅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霜天蛾属。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一年发生2~3代,在长江以北地区则发生1~2代,并且其世代的发生很不整齐。1生活习性霜天蛾成熟幼虫能钻土打洞,其幼虫在高龄后会停食,并  相似文献   

9.
方红联 《农村科技》2007,(12):31-32
旋花天蛾又名甘薯天蛾、白薯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面形天蛾亚科白薯天蛾属. 旋花天蛾是甘薯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时,能将薯叶食光,严重影响产量.但旋花天蛾卵又是广赤眼蜂的重要寄主,对广赤眼蜂的繁殖、种群扩大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防治霜天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梓树、楸树、柳树、苦楝、白蜡、悬铃木、金银木、大叶女贞、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冬青、丁香、桂花、茉莉、地锦、泡桐等等的花木一直被大量地应用于园林绿化项目上,但近年来却常见其受到一种害虫——霜天蛾的侵害。霜天蛾,也称泡桐灰天蛾、梧桐天蛾、灰翅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霜天蛾属。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一年发生2代至3代,而在长江以北地区则发生1代至2代,并且其世代的发生很不整齐。1霜天蛾侵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陕西鸟类资源有更进一步了解,2002年5月至2006年10月,对秦岭(陕西地区)6个市、23个县和10个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鸟纲种类、分布变化进行了资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共分布鸟类435种,隶属17目66科。与2001年资料比较,本研究记录的鸟类种类大为增加,其中属陕西省鸟类新纪录62种,秦岭区域鸟类新纪录14种。鸟类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移动、由较远地区向秦岭移动倾向。秦岭中原有的一些鸟类种类没有被调查到。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比较了秦岭楼观台油松林地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铺道蚁(Tetramo-riumcaespitum)及日本黑褐蚁(Formicajaponica)3种蚂蚁蚁巢内外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从3种蚂蚁蚁巢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15种真菌,无蚂蚁栖居土壤中真菌种类是3种蚂蚁巢内真菌种类的2.0~3.5倍;日本弓背蚁巢内平均cfu.g-1最低,明显低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P<0.05),另外2种蚂蚁巢内及其无蚂蚁栖居的土壤平均cfu.g-1差异不明显(P>0.05)。(2)3种蚂蚁蚁巢内的真菌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低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P<0.05),但在3种蚂蚁蚁巢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种蚂蚁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的真菌均匀度指数(E)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3种蚂蚁巢内真菌种类组成明显不同,形成各自特殊的真菌群落;蚁巢中分布的真菌种类几乎都可发现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但其在蚁巢内的分布均大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不同蚂蚁蚁巢内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中真菌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差异与土壤微环境以及不同蚂蚁种群、筑巢习性及其对真菌的防卫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油松分布区气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油松主分布区157县1951~1980年间12个项目的气象资料,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将油松主分布区分分为四个区。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延安黄龙山缓步动物区系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陕西省延安黄龙山的缓步动物名录。该名录包含了13种缓步动物,隶属于2纲、2目、3科、6属。其中帕氏双向熊虫(Diphascon patanei BindaPilato,1971)和马氏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marcellinoi BindaPilato,1971)是陕西省新纪录种,其余叶状角棘影熊虫(Cornechiniscus lobatus Ramazzotti,1943)、加拿大棘影熊虫(Echiniscus canadensis Murray,1910)、日本棘影熊虫(Echiniscus japonicus Morikawa,1951)、太白棘影熊虫(Echiniscus taibaiensis Wang and Li,2005)、假棘影阿斯皮尔熊虫(Pseudechiniscus asper Abe,UtsugiTakeda,1998)、假棘影苏氏熊虫(Pseudechiniscus suillus Ehrenberg,1883)、假棘影乳突状熊虫(Pseudechiniscus papillus Li,Wang,Liu and Su,2005)、哈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amsworthi Murray,1907)、胡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1833)、瑞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richtersi Murray,1911)、Diphascon scoticum Murray(1905)是陕西省延安黄龙山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秦岭地区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9属117种;对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55种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植物区系、生境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带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87.51%,温带成分中以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和中亚成分分布很少,仅占总属数的8.34%和4.17%。55种百合科野生资源生境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广;花色丰富,以白色、红色和紫色系居多;主要以观花和观叶为主。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了评价以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蝴蝶种类、分布及数量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1996-2000年,在长白山区设置了5块样地,对本地区蝴蝶的种类、分布及数量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共采集标本2700余只,鉴定整理出了8科、96属、187种,其中凤蝶科4属7种,绢蝶科1属4种,粉蝶科7属17种,眼蝶科17属25种,蛱蝶科28属63种,喙蝶科1属1种,灰蝶科27属46种,弄蝶科16属23种。添补了喙蝶科一个新科及横眉线蛱蝶、曲纹银豹蛱蝶、艳灰蝶等15种蝶类在长白山分布的新纪录,收集了不同的蝶类在长白山5个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区域及数量等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种数的57.14%和80.00%,是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为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区域。在种子植物中,仅分布有1属的科有41科,其中只有1种的科为24科,仅含1种的属多达16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主要为世界广布(48.68%)、北温带分布(25.00%)和泛热带分布(21.05%);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个,温带性质的属占优势,有209属,占76.00%;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6个,除世界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外,温带性质的种415种,占该区总种数的74.11%,亚寒带 寒带性质的种92种,占该区总种数的16.43%,热带性质的种3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6.07%。区系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科多、属多、种少”的特点,反映出区系的相对古老性和保守性;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反映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并混有亚热带、热带及亚寒带、寒带植物区系成分,形成南、北混合型。本文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可为该区种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及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小斌  雷燕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49-3250,3252
采用查阅文献、标本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秦岭草药叶下株的种类、生境分布、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有2种叶下珠属植物,即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和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的壳斗科植物十分丰富,在森林植被的阔叶林中具有重要地位.重庆市有壳斗科植物6属55种,其生活型均为乔木,其中常绿乔木37种,落叶乔木18种.空间水平分布以大娄山、大巴山、武陵山为主.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8种,1200m以上的20种,1200m上下都有的27种.以壳斗植物为建群种的阔叶林有3个植被型15个群系.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天蛾科昆虫(鳞翅目:天蛾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找与汇总,总结出江苏省天蛾科昆虫32种18亚种,分属于5个亚科、27个属。记述了每个种类的寄主、异名、别名及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