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广大农村,群众养鸡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多在30羽左右。虽然各户饲养数量少,但其总数在我国养鸡业中比重却很大,据估测,我省山区农村散养鸡占养鸡总数的80%以上。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农户养鸡现状调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对策,指导农村散养鸡生产。1调查方法按不同区域,不同习惯,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作调查。本乡共18个村,本次选择调查10个村,每村调查20个左右养鸡户,共调查200户。重点调查2000年购买饲养鸡苗情况…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
农户利用经济林及生态林放养柴鸡,不仅免除了舍饲建设鸡舍的费用,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合理地利用了养殖空间;林下养鸡有利于环保,解决因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保灾害;鸡在林中啄食害虫、采食嫩草,不但可以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而且排出的鸡粪也可大大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林木生长;重要的是养出的肉鸡达到色香味俱全,且安全无公害,很适合现代人追求的高品位消费,所以产品价格一直较高,利润空间较大。因此林下生态型优质肉鸡养殖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现谈谈林下养殖柴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农村农户散养鸡缺乏科学育雏手段,饲养管理、计划免疫不合理,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笔者通过多年跟踪调查农户散养鸡状况,查找病死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要感染2~13周龄的鸡。病鸡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等症状,死亡率较高。可在饲料中按0.004%的比例拌入氯苯胍,从1~8周龄连续饲喂。 相似文献
7.
在广大农村,农户散养鸡历史悠久,但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据笔者对我县部分乡村农户散养鸡成活率情况调查,农户散养鸡的平均成活率大约为67%,“春养夏死”已成为少数农户的“规律”,甚至出现个别村庄“全军覆没”的现象,现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在农村,农户散养鸡可称得上是家常便饭,但成活率低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部分农户,甚至有的农户“年年养鸡不见鸡,春养夏病冬死”,笔者曾就这种情况走访了一些农户,经综合分析,现将本人粗浅认识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春、秋两季是农户饲养散养鸡的季节,农民多从家禽市场购回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的雏鸡进行饲养。但由于饲养方式的差异,往往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笔者从多年农户送检的病、死鸡剖检和诊断上,总结出了一些农户在饲养散养鸡时存在着以下误区,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1品种选择国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有充分的挑选余地,常见的蛋用型品种有仙居鸡(浙江仙居)、白耳黄鸡(江西、浙江),肉用型品种有溧阳鸡(江苏溧阳)、清远麻鸡(广东清远),蛋肉兼用型品种有狼山鸡(江苏如东)、浦东鸡(上海南汇),药用型品种有余干乌骨鸡(江西余干)、郧阳白羽乌鸡(湖北郧阳)。新培育的肉用型品种有邵伯鸡等。在挑选肉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确保100日龄公鸡、120日龄母鸡的上市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在挑选蛋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小,性成熟早,年产蛋指标达165个以上。其它品种的选择,依据市场要求灵活掌握。2场地选择与…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根据脱贫攻坚实际进展情况实施了农户散养鸽子项目,该项目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当地农民具有饲养鸽子的传统,能够得到大力推广,是助力脱贫攻坚有效的抓手之一,在一定时期还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内容之一.通过调查发现,2020年年底包括笔者连续3年访惠聚所驻的乡村在内,... 相似文献
16.
郭靓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2):29-29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家禽生产优势产区,肉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4.66%,蛋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1.66%。农民散养户养殖鸡既可以防止荒废土地,又为当地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做了贡献,有利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但农户散养存在着饲养品种差、养殖方式落后、基础设施简陋,消毒和免疫意识差,导致整体产值低、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海东地区农户散养鸡健康发展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国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7):103-104
在农村除专业养鸡户外,许多农户家中亦散养或罔养着少量的鸡,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饲养方式有白天在庭院内外自由活动,夜间到鸡舍歇宿的;也有固定场地圈养的.饲养目的多为自用或少量出售.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除专业养鸡户外,许多农户家中亦散养或圈养着少量的鸡,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饲养方式有白天在庭院内外自由活动,夜间到鸡舍歇宿的;也有固定场地圈养的。饲养目的多为自用或少量出售。因为饲养数量少,不成规模,饲养者对疫病防治意识差,尤其对寄生虫病等较生疏的病种更是疏忽,但实际上在所有因病死亡的鸡中,由于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即使不造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