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观察“五月红”落花落果规律,探讨了其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提高着果率的途径。观察表明,落蕾落花多于落果者,着果率极低。落果多于落蕾落花者,着果率明显提高;花量和花质与落花落果密切相关。植株营养状态为影响花量与花质的内因,大量抽发夏梢,是加剧生理落果的重要因素。改善植株营养状态和立地环境,能有效地提高着果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五月红甜橙落花落果规律,探讨落花落果的原因,提出提高座果率的途径。观察表明,落蕾落花多于落果,座果率极低;落果多于落蕾落花,座果率明显提高;花量和花质与落花落果密切相关,而植株营养状态为影响花量与花质的内因;大量抽发夏梢及干旱高温,是加剧生理落果的重要因素,冬季落果则和低温相伴随,改善植株立地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3.
我地夏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往往促使华脐抽发大量夏梢,从而加剧生理落果,造成春花满树开,夏果遍地检,到秋收果寥无几。为了解决脐橙严重落果问题,近两年来,我们运用在其他橙类上的控梢经验,对脐橙进行了控夏梢试验。1976年4株控梢  相似文献   

4.
脐橙落花落果严重,着果率较低,保花保果的成败是脐橙高产的关键。对夏金脐橙的落花落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夏金脐橙落蕾落花的开始时间和高峰期不同,落蕾落花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落蕾落花开始后的4~5天,2008年集中在4月中旬初,2009年在3月下旬末;4月21日开始第一次生理落果,持续35天左右,于5月底结束,4月底至5月初出现落果高峰;落花结束后15~16天,于5月上旬出现第二次生理落果,5月中旬出现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落果持续时间有别;落蕾落花数量超过生理落花落果总数的60%,第一次生理落果所占比例也较高,第二次生理落果所占比例最小,稳定在3.0%左右;夏金脐橙着果率1.65%,脐黄率29.4%,裂果率2.4%。  相似文献   

5.
柑橘遇到高温干旱时,引起的早期异常落花落果有以下一些规律:一是农业气象临界指标。盛花期日均温度大于25℃、日最高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小于70%时,易发生异常落花;幼果期日均温度大于28℃、日最高气温超过33℃,相对湿度小于70%时,易发生异常落果。二是越冬老叶量多、质优、生长健壮和树势中庸的结果树,受高温热害的影响小,早期异常落花落果轻;徒长旺盛的结果树,受高温热害的影响大,早期异常落花落果重。三是春梢营养枝和早夏梢抽发多的结果树,  相似文献   

6.
温州蜜柑花后有两次明显的生理落果。第一次时值春梢抽发后新梢转绿期,落果高达总花量的80%以上。第二次在夏梢抽生期,落果相对较少。两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出现,似与柑桔抽生新梢而消耗养分有关。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抹除夏梢的措施,对减少第二次落果起到了较好作用。而对减少第一次生理落果,多采用激素保果,但效果不稳定。为寻求提高前期座果基数的措施,1980年我们在我  相似文献   

7.
大红柑树势强壮,发枝力强,常因大量抽发夏梢造成落果减产,以往在生产上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抹夏梢,以减缓果梢矛盾。这一难题在华山农场早已解决,80年代以来,大红柑成年树大面积平均亩产连年达3000公斤以上。除若干常规管理措施外,其技术关键是:  相似文献   

8.
2015—2016年在广西桂林对3~4年生迟熟沙糖桔(华晚无籽沙糖桔)的落蕾落花落果情况及环割对生理落果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桂林,除病虫害引起的落蕾落花外,迟熟沙糖桔无落蕾落花现象;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4月下旬初期至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期,历时40d左右,落果占总果量的67.58%~70.86%;第二次生理落果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初期,历时49~58d,落果占总果量的21.78%~26.16%。生理落果结束后,着果率6.26%~7.36%。第一次生理落果末期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期约有10d重叠。在生理落果高峰期遇日最高气温超过31.0℃天气时会引起当日或次日异常落果。在两次生理落果前或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主干环割,能减少生理落果,提高着果率。  相似文献   

9.
我省广大柑农反映,柑桔抽夏梢,会引起幼果严重脱落,为了减少抽夏梢而落果的损失,控制夏梢的经验有: 1.柑桔在夏季少施肥,使夏梢不抽或少抽; 2.组织劳力及时摘夏梢,解决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减少落果。我场柑桔抽夏梢会不会引起严重落果,摘夏梢能否减少落果的损失,就这个问题,我  相似文献   

10.
2012—2013年,在广西桂林采用树下铺设防虫网,每天统计落蕾落花落果数量的方法,对2009年定植的桂柚1号沙田柚的落花落果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广西桂林,不同年份桂柚1号的花(蕾)果脱落的开始期、持续时间及高峰期存在差异,落蕾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落花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落果发生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在落蕾落花落果总数中,落蕾落花占44.7%~49.5%,落果占50.5%~55.3%,着果率1.7%~2.9%。  相似文献   

11.
抹芽放梢技术是广东潮汕柑桔产区的贫下中农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栽培技术。他们利用抹芽放梢达到三个目的:①减少生理落果(潮汕地区在生理落果时抽发夏梢,往往引起大量落果,抹芽后推迟到7月中、下旬抽发夏梢);②争取数量多而整齐的结果母枝;③便于防治新梢虫害(如蚜虫、潜叶蛾  相似文献   

12.
幼龄南丰蜜桔生长旺盛,特别是我县夏季高温多雨,容易萌发大量夏芽,抽发夏梢,使幼果生长发育受阻,引起大量落果,影响产量。南丰桔农称“夏梢撑(落)果”。这是目前生产上幼树早结果、早  相似文献   

13.
柑桔幼树一年要抽发3~4次枝梢,而夏梢是扩大树冠的主要枝梢。由于幼龄结果树的营养生长比较旺盛,枝梢抽发能力较强,在5~7月夏梢生长期间,常常因梢果互相争夺肥水而引起严重落果。在栽培上常对夏梢进行适当的抹除或者摘心来减少落果,以提高幼龄结果树的产量,达到幼龄树早产高产的目的。一、夏梢在柑桔幼龄结果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落花落果原因葡萄的落花落果是指由于树体内部原因引起的生理性落花落果,不包括由于病虫害和大风刮落的落花落果。葡萄的落花落果与其他果树一样,是机体内部一种生理失调现象。如果较轻,不影响产量,属于正常性落花落果;如果较重,着果率很低,引起较大减产,可谓不正常落花落果。葡萄谢花后即出现生理性落花落果现象。开花后1周内为落花高峰期,以后有  相似文献   

15.
沙糖橘异常落花落果原因:5月高温干旱胁迫;春季低温阴雨寡照;树势弱,营养不足;保花保果措施、早夏梢控制不及时,梢、果矛盾严重;上年秋季高温干旱,根系生长受阻,影响树体养分吸收、贮藏,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应对措施: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预防;及时保花保果;控制早夏梢;培养优良结果母枝,培育优质花.  相似文献   

16.
赣南脐橙的花量很大。但往往因花量过多,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自然着果率极低,大多为0.1%~0.2%,极个别品系可达到1%,成为脐橙低产的主要原因。因脐橙落花落果严重,导致产量低,影响经济效益,所以需采取保花保果技术。文章提出赣南脐橙保花保果的具体技术措施,确保果园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金柑落花落果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采前落果,已严重影响金彬的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于1996~1997年在我县的城东、大将、板榄三个乡的五个果园,对金柑落花落果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全柑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五金柑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1.1肥水管理失调。据笔者抽样调查发现:生长健壮充实的成年树第一、二次花的着果率达到18.6%。而因肥水不足,植株生长衰弱的成年树第一、二次花的着果率仅为4.3%,因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偏多,导致技消生长过旺,出现混合花芽多,单生或双生的花芽少,第一、二次花的…  相似文献   

18.
锦橙是四川柑桔的主要推广良种。近年来四川新栽的几十万亩锦橙幼树已陆续试花结果,但普遍存在开花多而着果少的问题。如何提高着果率,是夺取锦橙幼树早结丰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关于柑桔保果技术,国内外曾进行过许多试验,提出了不少提高柑桔着果率的农业技术措施。如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的树势;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和优质的花朵,花期摇花;花期喷硼;花期利用蜜蜂传粉或人工授粉;花后喷生长素2,4-D或赤霉素,花后环割主枝;控夏梢;叶面喷布磷酸二氢钾等等。但过去的保果技术试验多系单项技术的比较试验。由于影响柑桔落花落果的  相似文献   

19.
一、掌握脐橙特性 脐橙不同于温州蜜柑,除较不耐寒外,一般花量比温州蜜柑多十几倍,导致营养不足,树势衰弱,春梢发生量少,着果率低,到6月霉雨季节发生大量早夏梢,这些早夏梢第二年又大量着花、落花、落果,形成恶性循环。树势中庸而着花少的树,春梢有叶花比例高,花蕾脱落减少,反而结果率高,产量稳定。 脐橙着果位置,树冠内膛比外围高,所结的果实品质好。直立的长枝不着花,即使着花,所结的果实皮厚汁少,因而不能象温州蜜柑养成凹凸树冠。内部要有弱光,结果层要一定的受光量,副主枝间隔可少些,近  相似文献   

20.
杏树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自然着果率极低。据调查,杏树落花落果有三次高峰,第一次在终花前(4月上中旬),落花率达95%;第二次在幼果形成期(4月中旬),落果率达51.4%;第三次在硬核前(5月上中旬),落果率在18%以上。如何减轻杏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是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