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苦瓜栽培成本低、产量高,且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一、培育壮苗1.选择良种春种苦瓜应选用高产、优质的良种,如穗优苦瓜、翠绿大顶苦瓜、绿宝石、粤丰一号、碧绿二号、长白甘瓜、大白苦瓜等,这些品种具有早熟丰产、肉质厚实、鲜美可口等特点。2.浸种催芽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育苗。用赤霉素浸种可以增强苦瓜种子胚内酶的活性和代谢活动,促进细胞分裂和膨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强雌系杂交苦瓜是指以强雌系为母本配制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多为早熟品种,具有雌花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综合优良性状。生产上的主要品种有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赣优1号、赣优2号、赣优3号等。因强雌系杂交苦瓜多为早熟品种,实行早熟栽培,更能发挥其优良种性,获得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山东蔬菜》2009,(3):14-15
正一﹑品种选择越冬茬栽培可选用的品种有吉安白苦瓜、蓝山大白苦瓜、长身苦瓜、夏丰苦瓜、北京白苦瓜、扬子洲苦瓜、槟城苦瓜等。  相似文献   

4.
<正>苦瓜不仅营养丰富,因其性寒味苦,清热解毒,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夏秋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闽研二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熟偏早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以k-1自交系×k-48自交系杂交选育而成(k-1系从南屿苦瓜自交纯化育成的自交系,k-48系从广东青皮苦瓜自交纯化育成的自交系)。闽研二号2011年引入海拔800米的高山试种,种性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5.
辽茄6号(南1-2×南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张伟春研究员主持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紫长茄新品种,该品种已经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登记备案,是获得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优质、抗病、专用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 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 从山东省和四川省引进了品种(系)9个,以四川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天府14号作对照.品种1: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提供RH1309(远杂9102辐射/05-77);品种2: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084-46-1(005-18-1/天府18号);品种3: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NF64-10(中花16/K01-6);品种4: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提供花育68(鲁花8号/D089);品种5: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R076-5-29(天府9号/鲁花11);品种6: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084-189-2(90-1014/豫花9327);品种7: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提供花育69(鲁花14号/W96)品种8: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X8001(中花5号/ICGV86699);品种9: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提供CH01(05-86×中花8号);品种10: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天府14号,对照.  相似文献   

7.
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苦瓜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筛选优质苦瓜嫁接砧木,以‘翠绿’苦瓜为接穗,以5个自育及3个省内外常用丝瓜为砧木,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一雌花节位、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参评的8个砧木的接穗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以‘砧-6’与‘砧-14’为砧木嫁接的苦瓜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均基本上高于实生苗。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翠绿’苦瓜的嫁接砧木,可作为夏秋苦瓜嫁接砧木的新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播州区种植的有色稻米品种,对引进和自育的34个有色稻米品种进行比较试种。结果表明:MBK老地、MBK彩糯、MBK超长、LP大黑、LP黑糯、LP黑壳黑糯、LP黑糯大穗超长粒等7个品种熟期太晚,不能正常成熟;收获的27个品种中,植株较高,并倒伏的品种为:hn血米、hn红米、红小子、红粳米、特小红粒、绿叶稻;大穗型品种分别是:hn大穗紫、特小红粒、LP黑花糯、LP红花糯、迷你红、紫仙3号;千粒重大于30g的大粒型品种分别是:HX大粒香、LP黑非糯、LP黑花糯、宜香优2115(CK2);品种单产400kg/667m~2以上的品种16个,500kg/667m~2以上的并比云粳37(CK1)增产的品种有7个;综合评价:hn大穗紫、宜香优2115(CK2)、迷你红、紫仙3号、HX大粒香、LP红花糯、浙紫1号、云粳37、gn-100b、清迈黑香米、红粳米等11个品种有推广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晋豆(鲜食)33号原名忻(毛)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鲜食大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05007).该品种是山西省目前唯一一个省审菜用大豆品种,于1999年从引自日本的一个NP(原)高代优良专用大豆(枝豆)种质材料,通过田间鉴定、系谱法选育、南繁北育自主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翟英芬 《种子世界》2002,(10):21-23
1 试验概况 苦瓜是我省近年来发展比较快、栽培面积大的瓜类之一。为了加快我省苦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品质和档次,优化品种结构,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近几年来,我站对苦瓜区试工作比较重视,每年都安排苦瓜春、秋季区试,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有14个(含1个对照种),是近几年我省蔬菜科研、育种和教学部门针对省内外市场需要培育的新一代杂交品种,适合地销和出口。对照品种选用通过省审定的当家种绿宝石。……  相似文献   

11.
苦瓜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苦瓜SSR引物对50份苦瓜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遗传相似度,并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扩增出103条等位基因,多态性条带100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44个位点,说明SSR引物在苦瓜遗传分析中有较高的实用性。50份苦瓜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基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Wiener指数(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距离的均值结果分别为:95.8%、0.845、8.341、2.089、0.823、0.333,表明参试苦瓜遗传信息非常丰富。聚类分析将50份苦瓜聚为8类,第7类为最大遗传群体,野生苦瓜在整个群体的最外围,说明该材料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另外,多数油瓜分类中含有珍珠瓜和大顶苦瓜,说明油瓜中含有其它两类苦瓜较为丰富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2.
油绿苦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绿苦瓜微苦,肉质脆嫩,口味清香,具有清热、消暑、利尿等特殊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华南地区种植广泛,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种植较多的品种是碧绿、穗研系列、穗新系列、槟城等。  相似文献   

13.
蓝山苦瓜栽培技术李党生(湖南省蓝山县蔬菜公司425800)湖南省蓝山苦瓜肉厚,质柔细嫩,苦味淡且有清香。果实长圆筒形,长40~70厘米,直径6~10厘米,单果重1~2公斤。瓜皮白色,有光泽,果面瘤状突起大而密。每株着果多,产量高,是目前国内最优良的苦...  相似文献   

14.
王德生 《科学种养》2011,(10):48-48
辽茄6号(南1-2×南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张伟春研究员主持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紫长茄新品种,该品种已经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登记备案,是获得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优质、抗病、专用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大肉新一号苦瓜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新育成的苦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雌性系强,特早熟,口感好,商品性好,丰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突出,早期产量和总产量高等特点。植株生长势强,坐瓜多,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圆棒形,皮油绿色,大直瘤,瓜长25~30厘米,横径约8.0厘米,瓜肉厚1.2厘米,单瓜重400~500克,亩产3000~4000千克。在同一地区的同等栽培条件下,早春其他苦瓜品种未能收获时,大肉新一号苦瓜已经进入正常采收期,此时鲜瓜价格可比正常价格高80%~150%,利润空间比较大。该品种自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至2008年底,在广西北部湾地区示范推广面积达1.6万亩,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符合速冻加工出口品质要求的花椰菜品种,本试验以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为材料,进行加工品质试验,以期选择适于加工出口的品种,为公司花椰菜原料生产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共12个:上海锦园蔬菜种子公司提供的锦园杂交70天(申花七号)、杂交80天、杂交100天(申花三号)、杂交120天;上海长征蔬菜种子公司提供的银冠(长征65);温州龙牌种苗公司提供的一代金光;温州市蔬菜种子公司提供的白马王子;日本的雪山、雪峰、白阳、白雪、白玉。试验地在本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积1000m2。每品种种一小区,每小区66.7m2,无重复,随机排列。土壤…  相似文献   

17.
翁萍 《种子科技》2019,(12):3-6,10
院了解长果种黄麻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为长果种黄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种植在莆田白沙的14份长果种黄麻品种(系)的10个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计算、差异性分析、多重比较分析,接着进行主成分估算,并以前2个主成分为基础,作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①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得出,1号品种(福农1号)、2号品种(福农2号)和9号品种(福农9号)是高产优质品种;②参试材料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59%~22.50%,其中,鲜皮厚、分枝高、单株鲜皮重、单株鲜茎重、单株干皮重、经济产量6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产量性状的变异潜力较高;③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鲜茎重因子、出麻率因子这2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性状79.727%的信息;④二维排序表明,1号(福农1号)、2号(福农2号)、7号(福农7号)、9号(福农9号)、10号(福农10号)、11号(18BS10),这6个高产品种(系)的2个主成分构成因子协调最好。将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为黄麻品种改良以及亲本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南型黄瓜新品种——翠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绿“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利用母本材料96481-1-自混-1-混和父本材料8273-1-12-10-6混杂交选育而成的华南型黄瓜新品种。200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为胶东半岛春提早及秋延迟栽培的主栽黄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  相似文献   

19.
以高粱品种克杂15号和克杂19号为试验材料,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化肥(CK)、生物复混肥(B1)、缓释肥(B2)和复合肥(B3),4种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研究不同肥料对极早熟高粱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B2和B3处理显著高于CK和B1;B2和B3处理穗粒数较CK增加约3%,达到了显著水平;B2和B3处理显著增加了株高与穗柄长,株高增长5.5~7.5cm,穗柄长增长3.1~5.7cm;B2和B3处理在生育后期仍有较高的叶绿素相对含量;B2和B3较CK显著提高了籽粒容重和淀粉含量,B1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综合分析表明,缓释肥(B2)和复合肥(B3)是最佳处理,与常规化肥(CK)处理相比,二者可以明显提高高粱产量,其中克杂15号的产量在7700kg/hm2左右,增产幅度3.19%~4.28%,克杂19号的产量在8000kg/hm2左右,增产幅度5.08%~5.95%,同时提高了高粱的容重,改善了农艺性状并保持了较好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不同镁肥用量对不同叶类蔬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叶菜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以4个不同叶类蔬菜品种(水东芥菜、吕田芥菜、增城菜心、‘粤薹1号’菜心)为供试材料,设置0 kg/hm2(CK)、30 kg/hm2(Mg1)、60 kg/hm2(Mg2)、90 kg/hm2(Mg3)、120 kg/hm2(Mg4)5个不同镁肥用量处理,分析施镁对4种叶类蔬菜产量、品质、产值收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综合蔬菜产量与品质特性,本试验中水东芥菜Mg1处理、吕田芥菜Mg4处理、增城菜心Mg4处理、‘粤薹1号’菜心Mg3处理的增产、提质效果最优。与CK相比,水东芥菜在Mg1处理的产量增加36.8%、收益增加47.1%、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4.9%、维生素C含量增加18.5%、镁含量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