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养虾先养水,这是养虾业中众所周知的道理。在冬季温棚养虾中,养水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越冬棚里面的温度、大气压、光照度等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平衡稳定冬棚池塘里面的水环境,如稳定pH值,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多年的养殖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池塘里面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施用微生物制剂时,最好是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有产品质量保证的厂家产品(如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加强型利生素”等),是保证温棚调水效果好与坏的关键。一、放苗前的肥水放苗前的肥水,主要是把单细胞浮游藻类培养起来。由于冬棚的透光度较差,会影响藻类的生长,所以必须提前一个星期肥水,施放培养单细胞藻类生长的水产养殖专用肥“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打开增氧机,同时施用“加强型利生素”、“普乐健—光合细菌”、“EM—活水素”等,让有益微生物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给虾苗一个安全、稳定的水环境,有助于提高虾的成活率。二、养成期间的水质管理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对虾排泄物、残存饵料、浮游动植物残体等的不断增多,池底逐渐沉积大量的有机物。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有毒因子,使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一、改进养虾模式,采用先进养虾技术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养虾模式和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我们要一改过去粗放养殖和大水面养虾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闭、半封闭小面积高密度精养、多级轮养或淡化养殖等养虾模式.采用虾苗肥水下塘、中间培育和水质调控等技术,培育天然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使虾池维持一定单细胞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以补充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减少配合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美国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使用以膨化甘蔗渣制作的饲料养虾获得成功。这种饲料以榨糖后的废弃甘蔗渣为主要原料(占总量的88%),经粉碎膨化后添加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制成微囊饲料,最适合精细养虾。对墨西哥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为期6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这种饲料入水后表面还可吸附藻类和浮游微生物,因此虾摄入的是一种新鲜的生物饵料,其生长速度和同期增重率比对照组一般高出28%-46%。  相似文献   

4.
1 水色不稳定的危害 水色不稳定是养虾经常遇到问题,但把这个问题直接与养虾失败联系起来的却不多,这种观念有待转变观念。所谓水色,是指水体中藻类生长状况,水色不稳定是因为藻类不稳定。保持水色稳定,是由我们现在的养虾模式决定,因为现在我们的养虾模式普遍是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5.
优化养鱼水体生态结构和调节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不同藻类及浮游动物被鱼、虾等消化吸收率并不相同 ,有的易于利用 ,有的甚至造成危害。水产养殖和生态学对养殖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化学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 ,关于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对水体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报道 ,但其调节水体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特别是关于直接接种藻类 ,调节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报道较少。根据研究 ,滩涂鱼塘水体藻类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门 ,而蓝藻门中许多藻类不易被鱼消化 ,本文研究了接种易被鱼消化吸收的小球藻和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调控水质和优化水体藻类及浮游动物种群、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正微型生物养护剂(简称护料)是对养殖全程多轮次采集当地优良池塘养殖水体底泥表层部分、池塘水,持续动态跟踪驯化,连续获取本地养殖池塘环境中的微生物族群,再将微生物族群利用豆粕等原料以及农业下脚料为发酵物,发酵培养的具有区域养殖水体微生物、原生动物、藻类等微型生物多样性的微生物培养料,即护料(图1)。护料可在淡水鱼、虾养殖全过程养护池塘生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广东省的罗氏沼虾养殖发展迅速,各地养虾产量也不断上升,养殖效益高。但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变化复杂,水温波动大,许多虾农因没有掌握好高温季节的养殖要领,常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现就罗氏沼虾高密度单养模式中,在高温季节时的养殖要点总结如下。 1 水质管理 养虾的关键在于"养水","肥、活、嫩、爽"是水质控制的标准。经过前期几个月的养殖,到高温季节时,池水普遍过肥,透明度过小,酸性过重,溶氧量过小。加上在高温季节,池中的浮游藻类极易因过度繁殖,导致自身的大批死亡。藻类死亡后分解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溶氧,…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藻类与我们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不同的单细胞藻类品种及组成使养殖水体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优劣决定了鱼、虾、蟹、贝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在水体中培养单细胞藻类有多种方法,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地处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海岸线长达390多公里,有大小渔港17个。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水系等大小江河15条,水面15万亩。有鱼塘、荒沟、河涌28万亩,可养淡水鱼;有滩涂水面19.7万亩,可从事鱼、虾、贝藻类养殖。这里地处北回归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0.
金朝霞 《海洋渔业》2000,22(2):93-94,92
<正> 一、概述 泰国内陆养殖对虾(斑节对虾)已有十多年,但最近却成为土地和水体管理上很有争议的话题。泰国内陆养殖对虾始于1990年,当时泰国海边养虾场大范围发病,而内陆养虾者克服了咸水供应不足和仔虾对低盐度水的适应等问题,摸索出了低盐度水的养虾方法;加之养虾比种稻收益高,从而使得大量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开始,笔者在“小川1亩虾鱼菜共生系统”的基础上,在内陆地区开展循环水虾菜共生的清水养虾试验,克服了地域等限制,利用低盐度的人工海水进行虾和菜的共养,利用蔬菜种植很好地解决了养虾系统中硝态氮和磷酸盐的问题,可重复进行养虾,真正达到养殖用水的零排放,实现内陆地区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虽然虾菜共生清水养虾模式发展也就几年时间,养殖中还有较多技术问题尚在完善中,但虾菜共生清水养虾相对投入轻,灵活性高,操作性强,可满足内陆地区活虾的就地供应,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2021-2023年开展的虾菜共生清水养虾试验情况进行总结,可为内陆地区的虾菜共生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虾是一种集约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其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管理方便等特点,和池塘养殖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在池塘养殖业中出现了不少弊病,如能量消耗大、虾病发生严重、养殖管理复杂等等,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而网箱养虾正是着眼于池塘养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的养虾业相当发达,养殖对象主要是斑节对象,这种对虾因其甲壳上有明显的黑白条纹而得名,又因它喜栖息于水草,藻类茂盛的场所,故在台湾,广东称之为“草虾”。  相似文献   

14.
<正>从土塘养殖到工厂化、小棚养殖等模式,如今养虾越来越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养殖,都能听到养殖户说虾不好养。近几年养虾病害多发,加之进口虾冲击国内市场、饲料价格暴涨等因素,虾农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但越是逆势,越能体现出虾农的养虾水平。在珠海灯笼,一位白水塘老板今年每造虾的养殖成功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以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物制剂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已愈发显现。尤其是在高密度集约化养虾生产中,采用健康养殖所倡导的封闭或半封闭控水技术模式,若离开微生物制剂的帮助,养殖生产很难持续下去。本工作是在生产性养虾的基础上,选择BLCS和EM进行应用对比实验,以探讨两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池水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等水质指标的调控以及促进饲料的转化、提高生长速度方面的作用,并为有益微生物制剂在对虾健康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有海岸线 1 61 8千米 ,海岸线系数0 .0 4 77,海洋资源在我国首屈一指 ;海南地处热带 ,气候暖和 ,虾类生长期长 ;沿海土地较平整 ,开挖养虾池土地资源丰富 ;海水很少污染 ,水质新鲜 ,养虾质量高…… ,优良的资源和环境 ,为海南发展斑节对虾、凡纳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类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虾类国内外市场好 ,养殖周期短 ,养殖经济效益高 ,养虾技术较为成熟 ,与养虾相关的加工业、饲料、渔药、养殖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链又较长 ,可发展形成一个大型的产业。笔者将虾类苗种繁育和改良、成虾健康养殖、虾类保…  相似文献   

17.
3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工厂化养虾可分为如下几种方式:无保温、升温的露天池在青岛地区每年只可养殖1茬虾;有塑料大棚且采暖条件较好的池子每年可养殖2茬;有保温和供热的池子,每年可养殖3茬以上。为了提高池子的利用率,还可进行三级养殖,即一级养殖5 cm以前的仔幼虾,二级  相似文献   

18.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求养殖先养水,养"水"永远是核心。现代化的水产养殖需要农户养殖管理模式逐步走向集约化,提高养殖过程中的水体生态系统管理水平。虾类养殖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虾塘水体水质和底泥情况的好坏,对养殖收成有重大的影响。饲料喂养养殖中过剩饲料残存池底,造成底泥酸化,硫化氢过高,产生毒性抑制物质,季节气温变化造成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增加,溶解氧下降,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富营养化等水体生态变化现象是广大养虾农户碰到的最主要问  相似文献   

19.
1养虾先养水 虾病很多是由应激反应引起。实践证明:优良稳定的水质是抗应激的最好措施,胜过任何一种抗应激产品。养好一池水,为对虾创造一个适合的生活环境,是养虾成功的保证。养水涉及的因素有肥料、天气、温度、盐度、pH值、藻类、有益菌、溶解氧、微量元素等等,但最关键的是藻类、有益菌、溶解氧。1.1藻类高密度养虾所需要的溶解氧大部分是靠藻类光合作用供给,藻类好是水质好的标志。当前藻类管理思路不清晰、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养虾的关键在于“养水”,水质的良莠直接关系着养殖的成功与否。在现有的养殖结构中,虾池中培养优良的浮游单细胞藻类是保证虾池物质正常循环,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水质的基本措施。优良的浮游单细胞藻类的正常繁殖,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吸收氨氮、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