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藜蒿,又名蒌蒿、水蒿。它本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偶尔采作食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菜谱结构的变化,人工栽培藜蒿渐成热门。藜蒿不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使其身价倍增,也使种植藜蒿的农户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一般藜蒿每667平方米产鲜茎4000~5000干克,收入800~1000元。  相似文献   

2.
3.
4.
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藜篙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藜篙产量.在氮肥的种类上,碳铵的利用率不如尿素,容易挥发.因此要大力提倡施用尿素.②磷肥必须配合其他的肥料施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单施或偏施.③钾肥的施用量要根据氮磷的施用水平而定,在高氮磷肥施用水平基础上,必须配合施用较多的钾,才能发挥氮磷钾肥养分的最大效果,使藜蒿获得高产效益.④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磷钾肥均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要注意磷钾的平衡.从本试验看,当氮磷钾肥中的养分配比为氮27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藜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藜蒿产量。在氮肥的种类上,碳铵的利用率不如尿素,容易挥发。因此要大力提倡施用尿素。②磷肥必须配合其他的肥料施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单施或偏施。③钾肥的施用量要根据氮磷的施用水平而定,在高氮磷肥施用水平基础上,必须配合施用较多的钾,才能发挥氮磷钾肥养分的最大效果,使藜蒿获得高产效益。④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磷钾肥均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要注意磷钾的平衡。从本试验看,当氮磷钾肥中的养分配比为氮27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野生藜蒿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正> 黎蒿,又名萎蒿,芦蒿。原是湖荡草滩地上的一种杂草,特别是长江沿线的芦苇滩地分布甚广,其早期嫩茎和地下茎可作为冬春渡淡期间的一种野生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来南方有较大面积的人1家种栽培,现将其特点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食用价值 黎蒿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还富含纤维素和香脂等成份,食用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助消化之功效,食用中主要采取地下嫩茎(根)和地上嫩茎(杆)为主,除叶(须)留茎洗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藜蒿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藜蒿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水清  刘红英  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4-12415
[目的]测定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中化学物质含量,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蒌蒿茎、嫩叶和老叶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及类黄酮含量。[结果]蒌蒿茎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含量最高,老叶中3种成分的含量最低,而叶中的类黄酮含量高于茎。[结论]蒌蒿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用纤维素酶提取藜蒿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藜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浓度1.2 g/L、酶解温度40 ℃、pH值5.5、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藜蒿多糖的得率为9.75%;以上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酶解时间、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13.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栽培蒌蒿的生长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野生蔬菜蒌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相应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保护地栽培改变了蒌蒿的物候期,提早和延长了蒌蒿的采收供应期,同时个体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茎秆纤细、柔弱。通过调节扦插密度和采收期,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蒌蒿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紫膜覆盖与蓝膜覆盖2个处理。结果表明:覆盖紫膜后,云南蒌蒿生长势强,早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要高,矿质元素K、Ca、Zn、Mn、Fe的含量高,挥发油中香味物质含量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蒌蒿安徽种群为试验对象,进行了5个施肥水平处理,结果表明:在N 360 kg/hm2、P2O5120 kg/hm2、K2O 150 kg/hm2施肥水平下,蒌蒿植株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单萜及其衍生物含量高;在N 27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50 kg/hm2施肥水平下,蒌蒿植株产量性状较好,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含量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芦蒿干制品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中的护色技术。通过对芦蒿干制品品质的考虑,得出了芦蒿加工中的最佳烫漂和护色条件:用100 mg/kg ZnSO4护色液于100℃条件下烫漂120 s。从加工成本和产品品质综合考虑,烫漂和护色工艺推荐为75 mg/kg ZnSO4护色液于100℃条件下烫漂90 s。干制温度选择85℃时芦蒿干制品的品质最佳,且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重金属铅、铜在蕹菜、蒌蒿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以蕹菜、蒌蒿为供试材料,利用土培方式研究铅、铜在蕹菜、蒌蒿根、茎、叶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蕹菜、蒌蒿不同部位对铅、铜的富集量不同,大部分铅、铜富集在蕹菜、蒌蒿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铜在蕹菜、蒌蒿各部位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铅在蕹菜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而在蒌蒿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蕹菜对铅的富集能力明显大于蒌蒿,当施加2 000 mg/kg的铅时,蕹菜叶片中铅浓度是蒌蒿叶片中铅浓度的14.2倍;蕹菜、蒌蒿根、茎、叶中铅、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铅、铜浓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以本地野生蒌蒿、蒌蒿云南种群和蒌蒿安徽种群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蒌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蒌蒿云南种群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蒌蒿安徽种群;本地野生蒌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20.
陈泽宇  李水清  刘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64-20665,20667
[目的]研究蒌蒿杀虫成分对菜粉蝶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以乙醇、乙醚、水、甲苯为溶剂对蒌蒿进行浸提,测定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的拒食、胃毒、触杀和熏蒸活性。[结果]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胃毒、触杀和熏蒸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利用蒌蒿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