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三十年创新发展、六十载奋斗历程,200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迎来成立30周年盛典。作为院庆系列活动之一,本刊特设"渔业科普知识系列讲座"专栏。专栏每期将刊登1~2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专家文章,内容围绕全院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结合渔业科技入户和科技救灾复产的技术需求,向广大读者朋友推介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点、示范户成功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推介渔业科技救灾和灾后复产技术,推介渔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肖乐 《中国水产》2009,397(1):12-12
2008年12月17日全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负责科技入户工作的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相关渔业科研教学单位的主管领导,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部级专家组成员及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25目,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在春光明媚、油菜花香的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第一县江苏宝应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农业部和江苏省政府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协办,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宝应县人民政府承办。启动仪式由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主持,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亲临现场参加启动仪式,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司徒建通、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唐庆宁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4.
赵永锋 《科学养鱼》2007,(10):42-43
为积极配合农业部科技入户"夏季行动"的开展,围绕农业部关于落实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要求,2007年8月13~15日,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产业处潘咏平处长带队的一行八人赴苏北宝应县和赣榆县开展了科技入户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了科技入户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分别由刘文斌教授、闵宽洪和何义进副研究员讲授了河蟹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08,(3):47-48
一、协同组织和承办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会议和技术指导员培训班 2007年6月26日,协同广东省科技入户指导单位组织和承办“2007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会议”和“技术指导员培训班”,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6月26日下午,主讲“对虾清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2008,35(4)
2007年汕头市澄海区被列入为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渔业科技入户部级专家李卓佳研究员、省级专家张汉华研究员负责指导澄海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去年,在上级部门和部、省专家组的指导下,澄海区按照国家和省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部署要求,以对虾、紫菜为推广主导品种,以对虾、紫菜健康养殖技术为主推技术,组建了由汕头及澄海区有知名度的水产养殖专家学者组成的7人专家组,招聘了10名技术指导员,筛选了示范户100户,示范面积3006.7亩,通过形式多样的入户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物化补贴等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示范户的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于1947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水科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于1947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水科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2007,(4):14-15
2007年8月19-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专家,由杨北胜副所长带队,赴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8,(3):12-13
2008年1月底以来,广东省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雨天气,降温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损失程度之大为历史罕见。为落实省海洋与渔业局2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渔业救灾复产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各地落实救灾复产技术措施和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成5个专家组,分赴全省各地进行渔业复产救灾技术服务。通过现场调查和听取各级渔业部门的汇报,掌握当地渔业受灾情况,并针对各地灾情,开展救灾复产技术指导,提出复产及灾后疫病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2007,(3):13-13
为贯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2007年科技入户活动的通知》,根据《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将科技入户服务工作落到实处,2005-200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积极组织院属各单位及广大科技人员,重点推广罗非鱼、对虾、斑点叉尾鲴、建鲤、鲟鱼、鲑鳟鱼、大菱鲆等主导养殖品种和生态养殖技术、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设施渔业技术和盐碱水域养殖技术等渔业关键技术,扎实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2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宜兴基地发布《渔民减灾复产实用技术读本》,向受灾渔民代表赠书,并组织农业部科技救灾专家现场解答渔民生产自救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08,(3):74-76
农业部渔业局启动渔业科技救灾工作为落实中央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指示精神,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做好渔业科技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商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派出农业部渔业科技救灾专家组深入灾区,具体指导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工作,具体方案如下:计划安排3个专家组,分赴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广西6省(区),每个专家组负责两个省。专家组要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培训,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2005,26(4):10-10
2005年5月25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宝应县举办了“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特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巡视员、江苏省水产学会理事长魏绍芬、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扬州市农业局周学金副局长、宝应县委刘星驰副书记到班讲话。同时,宝应县水产局为了进一步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还与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为宝应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是宝应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试点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8年水产科技论坛”将作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的水产专场,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协办,于2008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现代渔业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为:1、水产生物技术;2、渔捞工程技术;3、高效养殖技术;4、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5、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技术;6、节能减排工程技术;7、渔业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徐州市渔业科技入户自2005年率先在铜山区、新沂市启动以来,沛县、邳州市、睢宁县也陆续实施,尤其是2012年,徐州市整合丰县、贾汪区、鼓楼区等"一县五区",由徐州市农业委员会牵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全市实现了全覆盖。全市通过组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不仅培育了一批渔业科技的传播者和渔业先进技术的从业者,推广应用了多项先进生产技术;而且在推广和服务方面实现了科技与渔民的"零距离"对接,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09,397(1):27-30
为了进一步配合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引导广大渔(农)民选择优良养殖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发挥科技对渔业增效和渔(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启动了“2008—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工作,得到了各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推荐了大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依据《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结合渔业行业发展特点,以我国渔业主要养殖品种、优势出口养殖品种和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名优新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9.
《海洋渔业》2008,30(3)
“水产科技论坛”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在国内外水产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水产科技论坛”已发展成为面向国内外水产界的国际性学术盛会。“2008水产科技论坛”将作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的水产专场,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协办,于2008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现代渔业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为:1.水产生物技术;2.渔捞工程技术;3.高效养殖技术;4.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5.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技术;6.节能减排工程技术;7.渔业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渔业科技产业》2006,(2):43-43
广东渔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于2000年9月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挂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它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及河口鱼类增养殖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病害防治研究中心”、“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广州)”、“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生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国家珠江口海域渔业生态环境野外观测实验站”等为依托,主要开展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渔业技术市场运作的引导与规范。促进渔业市场的有序流通;传推介科技成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政策、科技、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咨询信息:开展渔业行业的科技人才培训;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成熟、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