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尾密鲴又名黄姑子,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中小型鱼类.在江河、湖泊、水库中该鱼可以自然繁殖,群体生殖能力强.由于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池塘和大水面增养殖的好品种.现就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及雌雄鉴别:黄尾密鲴2冬龄即可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0.3公斤以上,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   黄尾密鲴在生殖季节,雌雄鱼都可出现追星,但分布不同.雌鱼主要分布在头部,而雄鱼周身都有,尤其头部、背鳍以前的背部、腹鳍基以前的腹部以及胸鳍上更为显著.   2.亲鱼培育:黄尾密鲴是以高等植物碎屑、硅藻和丝状藻为主食,也食少量的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亲鱼可单养、混养,单养以每667平方米(1亩)放养0.5公斤个体300尾左右,混养以每667平方米放养100尾左右为宜.   亲鱼培育池在开春后每天每667平方米平均施放发酵粪肥50公斤,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每天喂豆浆、豆渣或糠麸之类.每半月冲水1次.到繁殖季节都可达性成熟.黄尾密鲴比较急躁,为适应人工繁殖操作,减少死亡,每年秋、春应定期拉网几次.经过锻炼的亲鱼,在催产时遇到拉网,不会造成受惊跳跃受伤.   3.催产:催产季节,要求水温稳定在18℃以上,最适宜水温20~26℃.常用催产药物中以鲤鱼脑垂体PG和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的效果最好.雌鱼每尾剂量为PG2~3毫克;或LRH-A50~100微克.每尾注射液控制在0.5毫克.以进行腹腔注射为宜.采用一次注射法. 注射催产药物后,将亲鱼放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一次注射效应时间:水温18~20℃时为12小时,20~23℃时为9~10小时,23~29℃时为6~8小时.用LRH-A时效应时间相应推迟4~5小时.   4.孵化:黄尾密鲴为漂浮性卵,其孵化管理方法与四大家鱼相同.孵化缸放卵密度以每百公斤水10~20万粒卵,孵化环道每立方米水80~100万粒为宜.   黄尾密鲴鱼苗体质娇嫩,需氧量高.在出苗过数时需要带水操作.   二、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方法同家鱼,每667平方米放养20万尾左右.经一个月培育一般可达3.3厘米左右,成活率60%左右.   黄尾密鲴鱼苗个体比家鱼苗小,易受大型水蚤的危害.因此,鱼苗下塘前不能过早施肥,以减少水蚤繁殖.水色嫩,小型浮游生物多,有适口饵料,有利于鱼苗生长.在鱼苗下塘前发现大型水蚤较多时,每立方米水用敌百虫(90%含量)0.05克全池泼洒杀灭.   黄尾密鲴鱼苗娇嫩,鳞片较松散,容易脱落,易被擦伤,出塘前要经过拉网锻炼.夏花出塘规格以在3.3厘米以上为好.   2.鱼种培育:采取单养或混养均可.方法同家鱼.单养每667平方米放养8000~10000尾,出塘规格达10厘米以上.与家鱼种混养时每667平方米放养500~1000尾,出塘规格达13~16.5厘米;每667平方米放2000尾,出塘规格10厘米左右.   ……  相似文献   

2.
文论述黄尾密鲴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及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野生黄尾密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水温21.0~21.5℃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2、LRH—A3和DON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9~9.5h;采用人工授精,滑石粉脱粘,流水孵化,其催产率为91%~93%,受精率为63%~67%,孵化率为72%~73%,出膜时间为48~49h;采用豆浆法池塘培育25d后,平均全长达3.4cm,成活率57%。  相似文献   

3.
鲴鱼养殖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黄尾密鲴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俗称黄姑子、黄尾、黄片等,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刮食附生藻类、腐殖质以及植物碎片,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广泛分布于各江河,湖泊,水库中,由于它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肉嫩味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黄尾密鲴冬片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好;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我们进行了黄尾密鲴冬片鱼种主养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一、鲴鱼的养殖前景鲴鱼生长快、易捕捞、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业部渔业局同意在海南省定安县投资兴建名优水产良种养殖基地,不日将动工兴建。建成后年产罗非鱼亲鱼11万尾、淡水白鲳亲鱼1万千克、美国叉尾鲴亲鱼2000千克、鱼苗1000万尾、商品鱼和后备亲鱼10万千克。  相似文献   

7.
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鲴属的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易捕捞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是当前水产养殖首选的优良品种之一。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产适度推广品种  黄尾密鲴  黄尾密鲴属鲤科,又称黄尾、黄姑子。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水域中,天然产量丰富。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主要食物为植物碎屑,藻类次之,也食一些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水生动物。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抗寒力强、繁殖力强、易捕捞、群体产量高等特点。一般2龄达性成熟,4—6月为繁殖期。最大个体可达1公斤,通常2年可达0.5公斤。  黄尾密鲴是适宜湖泊、水库、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池塘混养,亩放250—300尾,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经一年饲养,尾重可达商品规格(0.15—0.25公斤),亩产量可达50公斤以…  相似文献   

9.
鲴鱼     
钱名全 《湖南农业》2004,(11):16-17
鲴鱼种类较多,主要有银鲴(刁子)、细鳞斜颌鲴(黄板刁)和黄尾密鲴(沙尖)3种。它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鲴属。鲴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其银鲴以湘江出产较著名;细鳞斜颌鲴在湖南溪口水库(湘乡)、同欢水库(临澧)、湖北丹江口水库和江西江口水库产量较大;而黄尾密鲴在湖南官亭水库(醴陵)、江西江口水库、湖北粱子湖产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
以鱼粉、豆粕、棉粕、菜粕为蛋白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按1%、2%、3%的剂量添加蜂花粉至基础饲料中制成3种试验组饲料,在室外池塘中对黄尾鲴开展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和3%蜂花粉组亲鱼性成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蜂花粉组(P0.05),其亲鱼性成熟比例为85%以上,而对照组为65%;从卵子质量来看,对照组黄尾鲴亲鱼卵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出膜仔鱼全长显著低于添加蜂花粉组(P0.05);从精子质量看,亲鱼日粮中添加高比例的蜂花粉能显著提高雄性亲鱼的繁殖性能(P0.05),与对照组相比,2%蜂花粉组可提高精子密度45.3%,提高精子活力12.7%,精子畸形率下降21.0%。综合考虑,2%蜂花粉为黄尾鲴亲鱼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以鱼粉、豆粕、棉粕、菜粕为蛋白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按1%、2%、3%的剂量添加蜂花粉至基础饲料中制成3种试验组饲料,在室外池塘中对黄尾鲴开展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和3%蜂花粉组亲鱼性成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蜂花粉组(P<0.05),其亲鱼性成熟比例为85%以上,而对照组为65%;从卵子质量来看,对照组黄尾鲴亲鱼卵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出膜仔鱼全长显著低于添加蜂花粉组(P<0.05);从精子质量看,亲鱼日粮中添加高比例的蜂花粉能显著提高雄性亲鱼的繁殖性能(P<0.05),与对照组相比,2%蜂花粉组可提高精子密度45.3%,提高精子活力12.7%,精子畸形率下降21.0%。综合考虑,2%蜂花粉为黄尾鲴亲鱼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2.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4种鲴鱼的统称。鲴鱼营养价值丰富,适合规模养殖,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进行调整、优化。一、培育鱼苗鱼种培养鱼种应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发花阶段,时间20~30天,鱼苗规格3厘米以上。第2阶段为培育大规格鱼种,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鱼种规格12厘米左右。要求鱼池规格整齐,最大水深可达2.5米,并有良好的排灌  相似文献   

13.
以池塘主养、河蟹塘不同密度混养、河道混养及其它品种池塘混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密鲴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密鲴鱼种投放密度为1200尾/667m2;河蟹塘混养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80尾、120尾、160尾和200尾;河道混养和其它品种池塘混养的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主体鱼平均单产为284.6kg/667m2,饲料系数为1.72,平均成活率93%,每667m2纯利超过2000元;黄尾密鲴作为河蟹塘混养品种时,平均起捕规格为0.25~0.35kg/尾,平均成活率为95%,经济效益良好。河道混养和其他品种池塘混养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圆吻鲴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苗种培育等技术。结果表明:野生圆吻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培育可达性成熟;注射混合催产剂在水温21.24℃时效应时间8.11h;采用人工授精、石膏粉脱粘、流水孵化可规模繁殖;鱼苗培育采用江浙传统的“豆浆法”;“夏花”鱼种经5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养成32.2—36.4g尾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黄尾密鲴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肥满度指标,幼鱼显著低于亲鱼(P〈0.05);肌肉脂肪含量,幼鱼显著低于咸鱼和亲鱼(P〈0.05);肌肉灰分含量,幼鱼显著高于亲鱼(P〈0.05)。肌肉中的苏氨酸、亮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成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成鱼和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缬氨酸含量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NH3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和咸鱼阶段(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总量咸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P〈0.05);半必需氨基酸总量成鱼和亲鱼显著高于幼鱼(两者P〈0.05)。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幼鱼肌肉中铁、锰、锌和铜四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成鱼和亲鱼肌肉中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7,(2)
<正>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亲鱼种开始摄食,抓好培育管理,能促其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促进性腺发育,为亲鱼繁殖打下良好基础。1.分池放养为及时了解亲鱼生长情况,便于安排催产繁殖,宜在水温10℃左右时将原来集中在大塘中培育的亲鱼,转入小池塘中培育。分池前应做好小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可用生石灰100千克、茶麸60千克,打碎浸水48小时后,全池泼洒。分池时可将生长发育良好的亲鱼与生长发育一般的亲鱼分开  相似文献   

17.
人工繁殖细鳞斜颌鲴浙江省农科院(310021)朱桦细鳞斜颌鲴又叫黄尾刁子、沙姑子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它生活在水体中下层,以水中有机碎屑、腐殖质、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的枝叶为主食,1冬龄可长到200克,2冬龄可达600克左右。池塘中混养,在不增...  相似文献   

18.
凌剑 《油气储运》2005,(10):24-25
亲鱼来源一是在繁殖季节前,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从人工养殖的成鳜鱼中挑选。为确保繁殖效果,亲鱼选择最好在秋、冬季节,水温稳定在1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19.
银鲴又叫刁子、鲜子、密鲴,它肉质细嫩,味美,受消费者喜爱,是一种市场旺销的小型经济鱼类。在鱼塘中套养,1龄鱼尾重约50克,2龄鱼尾重100克左右,一般667平方米产鲜鱼50千克以上,是成鱼池塘套养的上佳品种。  相似文献   

20.
鲴鱼种类较多,目前主要养殖的有黄尾密鲴、银鲴、细鳞斜颌鲴等.鲴鱼具有生长快,抗病、耐寒力强,群体产量高,繁殖、起捕容易,含肉率高,味道细嫩、鲜美等优点,适合池塘、湖泊、水库、河道等水域内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