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福建省1997-2019 年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构建VAR 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福建省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农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向变动关系;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和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Granger 因果关系,但入境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农业增加值不存在显著的双向Granger 因果关系;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的波动和农业增加值的波动彼此相互影响较大,入境旅游收入的波动对国内旅游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波动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5—2014年四川旅游业和农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四川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旅游业与农业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增加值每增长1%,旅游总收入约增长1.707%;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旅游业波动受自身和农业波动的影响,农业波动主要受自身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数量、入境游客数量及游客总量为数据支撑,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及泰尔指数,以广西14个省市为研究单元,研究2007-2017年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演变,并结合Arcgis 10.2软件对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第一,2007-2017年广西国内旅游经济和入境旅游经济均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趋势;第二,广西旅游业发展极其不均衡,各地区之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国内旅游经济和入境旅游经济地带内差异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桂北地区、桂南地区的内部差异变化是导致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地带内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使城市居民越来越想逃离城市生活,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2017年全年国内游客达到50.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增长15.9%;入境游客13948万人次,增长0.8%。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增长2.9%;国内居民出境13051万人次,增长7.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采用协整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5年以来的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入境旅游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刺激了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出境旅游对国内旅游的发展有很强的示范推动效应,支持了入境旅游刺激经济增长的假说。通过协整性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但出境旅游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建议对当前国内的出境旅游热潮要进行冷处理。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总体特征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对1984-2006年入境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辽宁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在绝对值上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和全国水平以及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市场竞争优势并不突出、产业地位逐渐下降等结论.根据辽宁省1984-2006年的入境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做回归拟合,预测到2015年,辽宁省入境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提出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5年~2017年,安庆市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数、接待海外游客数,年均分别增长118.91%、44.27%和173.04%,旅游总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年均增长25%,一直高于农林牧渔业,且从2012年起远高于工业。安庆市的旅游业发展对策,首先要有一系列支撑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以促进安庆市的森林旅游业发展;其次,转变森林旅游业发展理念,加大安庆市森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将当前的经营性森林旅游机构企业化,企业去行政化;再次,将安庆森林旅游资源打包,进行整体规划,实行规模化、整体化、集约化和一体化运营;最后,要充分利用安庆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当前的森林景观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到文化旅游模式上和质量型发展模式上。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国的旅游大省。发展入境旅游业对于提升贵州省旅游产业的产业结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外汇收入、增进国际交流合作都至关重要。结合贵州省入境旅游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贵州省应该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然后构建模型探究影响贵州入境旅游的因素,为入境游客提供入黔交通便利,加快旅游产品的集群整合与提升,积极培养合格旅游人才队伍,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9.
对历年有关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表明,福州市的入境旅游发展呈现波动性增长形式,入境游客的客源结构在历史上曾发生极大演变,表现为从初期的以亚洲周边国家游客为主,转变为目前以美洲游客为主。聚类分析表明,福州市入境外国游客的客源分类极为单调,游客来源主要依赖美国游客。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程度高和旅游交通的迅速发展对福州市入境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相比之下,旅游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宣传工作相对薄弱,今后应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0.
据泰国旅游部门提供的信息,2012年1-4月,有74.77万名中国游客抵达泰国旅游,占这一时期泰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10.3%。据统计,1-4月,中国赴泰旅游的游客人数比2011年同期增长22%,占东亚地区入境泰国游客人数的40.7%,居入境泰国客源国之首;马来西亚次之,共有73.96万人入境泰国旅游。其余依次为俄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入境旅游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游客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的。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广西的扩散转移成长过程各不相同,环渤海是广西最大的入境旅游中转地,但年际变动较大,很不稳定;长三角向广西转移人数少于环渤海,年际变动稍大,处于波动增长状态;珠三角向广西转移数量最少,但年际变动较小,比较稳定。广西入境旅游市场趋于多元化,日渐稳定和均衡;广西对三大区域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需在开拓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市场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选取福建省2000——2015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将福建省九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位,运用定量分析以及GIS研究方法,探讨2000——2015年16年间入境旅游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入境游客趋于不断增长趋势,并可分为缓慢增长、下降、再次增长三个阶段。(2)福建省各地市的入境游客数量发展趋势与全省发展趋势相吻合。(3)福建省入境游客集中分布于沿海厦门、泉州、福州地区,且与内陆地市三明、龙岩、南平存在明显差异,地理集中度集中并存在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健康平稳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是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2004年至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收入增长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省第一二三产业经济增加值与旅游业收入增长有显著的关联度,且关联度逐年增高,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在速度和幅度方面均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促进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保护旅游资源、健全管理制度,加快第一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步伐、推行绿色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第二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引用1996-2005年的入境游客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日本、“东盟五国”(新、马、泰、菲律宾和印尼)、美国、加拿大、“欧盟四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15个主要客源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入境游客数量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开拓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重庆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羽 《甘肃农业》2006,(10):113
本文通过对重庆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的横比和纵比,分析了旅渝入境游客的消费结构的现状和变化,从其影响因素入手,提出提高重庆市入境旅游收入,使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09年统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河南省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客源构成、消费结构及入境游客区域空间流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河南省入境旅游呈良好发展形势,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稳定增长;客源构成仍以国外市场为主;旅游消费结构中长途交通所占比重最大;空间流向主要集中于郑州、洛阳、开封和焦作4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姚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71-12872,12879
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入境旅游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入境游客旅游决策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对西安入境欧洲游客的问卷调查,对其旅游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西安欧洲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闽台入境旅游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台两地入境旅游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闽台入境旅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入境旅游总体规模大于福建,台湾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也远高于福建。但两者旅游密度均较低。台湾地区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发展水平较高,而华侨市场开发水平较低。闽台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入境外国游客均以亚洲为主,日本和美国均是最重要的客源国。近年来闽台旅游互动有了重大突破,但闽台间双向旅游客流差异悬殊,以台湾游客赴闽旅游为主。在两岸"三通"实现背景下,闽台两地应进行旅游合作,构建以闽台为核心的"海峡旅游区",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产业贡献率、产业拉动力、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可知:旅游产业贡献率和拉动力波动提升趋势明显,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增长0.49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配套设施和交通状况是影响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且交通状况表现出负面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数和铁路里程是影响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正向因素,而农民收入的缓慢提升和公路的相对滞后制约着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农民收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据陕西省安康市2006—2018年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出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业的社会就业贡献和旅游业创汇贡献6个指标,分析了安康市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提出安康市旅游发展建议,即发展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自身发展,强化安康市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