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ITC分类的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探讨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贸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借助产品相似度指数,对2002—2013年间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在美国、日本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印尼2个国家水产品出口美国和日本市场的产品结构相似度仅为61.58和57.85,竞争性不强,但有增加趋势,应引起相关领域加工贸易企业关注;中国水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市场主要以037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为主,而印尼则以036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为主。中国水产品相关企业应通过提高出口美国市场产品种类的稳定性、巩固加强出口日本市场产品种类比例及拓展其他种类出口比例等方式,提高其在美国、日本市场贸易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结构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区结构、出口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近10 a来罗非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对中国罗非鱼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中国罗非鱼出口呈现增长态势,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冻罗非鱼片的出口比重最大;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省份,占市场份额的99.27%;出口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RCA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中国罗非鱼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水产品生产和贸易强国。在水产品出口贸易中,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水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以及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因素,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着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在国际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保持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必须通过技术进步、规模经营、质量管理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自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新加坡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因此研究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动态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2003—2017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水产品方面的有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研究表明:伴随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水产品贸易规模逐渐增加;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与新加坡进口结构不匹配尤为明显;中国水产品综合竞争力低于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在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上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以及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037类深度加工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水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挪威、泰国、美国等四大水产品①出口国的水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为中国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之一,与中国水产品贸易往来频繁。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1998~2009年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竞争力效应在中国对日本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促进作用,而市场需求的减少和特定竞争力水平低下阻碍了中国水产品的出口。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提出了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开拓新兴市场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定量分析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情况发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国内水产品需求增加,中国在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037)方面的优势开始下滑;新加坡各类水产品竞争优势较弱,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尚不明显;中国对新加坡出口水产品制品主要包括鲍鱼、罗非鱼、虾蟹类制品,与新加坡国内消费需求较为吻合,未来中国仍然维持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格局;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呈现上升趋势,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037)表现出较高的贸易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与蔬菜、水果作为中国3大主要出口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福建省作为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对象,首先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接着,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初步分析了福建省在国际水产品市场的地位,随后测算福建省和5个水产品出口大国的水产品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两个指标进一步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发现生产要素的质量、国内需求的大小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完善程度、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变化、同业竞争的情况是影响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与之相关的机遇和政府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提出提高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但近年来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制约了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对水产品出口贸易情况的研究以及出口受阻情况的分析,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来自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4大出口市场,品质不合格、农兽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是出口水产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当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从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水产业结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及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提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贸易总额、市场分布、产品结构、地区分布和贸易方式等5个方面分析了1992—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特征。选取2001—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运用修订的一国多产品的CMS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CMS测算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力效应的贡献率为68.49%,是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市场需求引致效应的贡献率为30.17%,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张。针对中国水产品贸易出口增长因素的分解,从优化出口结构、完善质量监控及跟踪体系、提高水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濒临渤海、黄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水产品260余种,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水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许多国家。本研究从出口概况、市场分析和贸易方式三个角度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与世界水产品出口大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山东省水产品出口具备较强竞争力,但挪威、智利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水产品均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构成强势竞争。最后从提高水产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多途径降低生产中的物质费用、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以及开辟新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水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国际水产品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水产品产量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但竞争优势不明显,应从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树立远洋渔业战略方面继续提高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其在水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指出质量安全、水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技术性贸易壁垒、贴牌出口、原料和用工等是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存在较大竞争。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对称性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和贸易竞争指数4个指标,对2001—2016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水产品、园艺产品和谷物的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比价。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印度,但是在其他3个方面均低于印度,且为负值。中国水产品、园艺产品的竞争力较高,而印度谷物竞争力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稀缺、需求结构转变、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农业生产分散经营。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要素条件,优化农产品生产、贸易结构,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中印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归纳山东省马铃薯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深入研究了山东省与其主要马铃薯出口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近年来,山东省马铃薯出口规模增速快,出口市场价值前景十分看好;山东省的马铃薯出口地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市场集中度较高;整体看,山东省马铃薯出口在理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但现实却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山东省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的马铃薯贸易互补性相对高于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互补性。最后,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马铃薯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水果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出口竞争力相关问题,对提高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水果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方法综合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家水果竞争力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出口水果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但出口的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中国水果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和俄罗斯,且逐渐呈现出向东盟集中的趋势;中国水果总体缺乏比较优势,但苹果、柑橘和梨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且梨和苹果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加强。另外,水果生产成本、质量和绿色贸易壁垒是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建立和完善水果出口立法体系;走"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水果基地"合作模式;加强水果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指导水产业发展、提高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理论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以及发展机遇和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人多地少的东亚国家而言,在贸易自由化日益加深的环境下如何增强农业竞争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议题。日本作为与中国农业资源禀赋高度相似的国家,在面临国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低迷、国外出口贸易壁垒高筑的不利局面时,基于近年一贯的"以攻为守"理念,持续推进架构积极进取的农业政策体系,尤其重视农产品的出口问题。《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促进法》是日本出台的首部促进农产品出口的专门法案,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成立一体化的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本部、明确和简化出口证明认证等相关出口程序、加强对中小出口企业的支持等手段,强化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考虑到中国当前优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化的现实,日本的出口促进政策对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有重要启示意义。通过学习借鉴日本经验,我们应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出口,将贸易纳入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议题,并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59-161
河南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不断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促进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出目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应通过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品牌观念、优化出口结构等措施不断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