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MV)人工接种侵染7种葫芦科作物后的症状反应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探讨,初步筛选出SqMV与南瓜(耳突)、西葫芦(锯齿状叶缘),ZYMV与西葫芦(蕨叶),丝瓜(锯齿状叶缘),CMV与丝瓜(子叶早期褪绿斑)、西葫芦(后期叶片坏死斑)等几种具有比较鉴定作用的植物与病毒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MV)人工接种侵染7种葫芦科作物后的症状反应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探讨,初步筛选出SqMV与南瓜(耳突)、西葫芦(锯齿状叶缘),ZYMV与西葫芦(蕨叶),丝瓜(锯齿状叶缘),CMV与丝瓜(子叶早期褪绿斑)、西葫芦(后期叶片坏死斑)等几种具有比较鉴定作用的植物与病毒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香蕉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香蕉线条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的基因序列,找出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出特异引物,在建立各种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可同时扩增BBTV的615 bp、CMV的480 bp和BSV的945 bp的特异片段。这些片段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的不同病毒片段是特异和专化的,其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病毒基因片段的相似性都达91%以上。该体系的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从相当于或大于10-2 mg感病植物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这3种病毒。  相似文献   

4.
香蕉两种主要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香蕉束顶病(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和香蕉花叶心腐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的复制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 在BBTV单一PCR和CMV RT-PCR优化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可同时检测BBTV、CM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此方法可以特异地从感染BBTV和CMV的样品中扩增出2条带, BBTV (748 bp) 和CMV (557 bp) 。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BBT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 ~99% , CM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98%。  相似文献   

5.
3种苹果潜隐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 ASGV)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 ACLSV) 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 的多重RT-PCR方法。以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苹果‘望山红’组培苗为试材, 对影响多重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多重RT-PCR体系灵敏性测验显示, 最低能从RNA总量187.5 ng的样品中检测3种病毒的存在。多重RT-PCR产物的序列与报道的病毒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12个田间苹果样品的多重RT-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的结果一致, 初步证明了多重RT-PCR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商业化的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品种‘华农1号’的应用成功控制了华南地区该毁灭性病毒。然而近年来在广东和海南的一些转基因或非转基因植株上发现了另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病毒——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为了明确这两种病毒在番木瓜上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接种分析二者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的侵染率、症状、细胞病理变化以及病毒积累量等特征。结果表明,‘华农1号’对PRSV有很强的抗性,但对PLDMV却高度感病,且PLDMV并不能协助PRSV克服转基因番木瓜对其的抗性;两种病毒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非转基因番木瓜均能引致严重的症状,二者症状无明显差异。细胞病理学分析表明,病毒侵染后叶片叶绿体萎缩且排列不紧凑,复合侵染并未对叶肉细胞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接种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15 d后PRSV积累量逐渐减少,直至检测不到;而接种PLDMV后其积累量逐渐升高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PRSV的积累量始终低于PLDMV,在非转基因番木瓜上,两种病毒长期共存,并各自维持相应的病毒含量。这些结果表明,抗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不抗PLDMV;PRSV和PLDMV复合侵染没有在番木瓜植株中发生协生关系,表现为中性互作。  相似文献   

7.
百合三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基因库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 LS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通过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CMV、LMoV和LS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从带有CMV、LMoV和LSV的样品中同时扩增出3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57 bp (CMV) 、428 bp(LMoV)、171 bp (LSV)的特异性多重RT-PCR扩增带。扩增产物测序表明,CMV、LMoV和LSV 3种病毒与GenBank中登录的亚洲和荷兰多数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以上,地域差异不明显,外壳蛋白序列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8.
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最严重、最广泛的3种病毒。研究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标检测ZYMV、CMV和WMV侵染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并对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和镁离子浓度4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对多重RT-PCR的灵敏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单重RT-PCR灵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量、dNTPs浓度和Mg2+浓度分别为60.7℃、1.0U、0.8mmol/L和2.5mmol/L。多重RT-PCR各病毒的灵敏度与单重RT-PCR相同。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5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重RT-PCR方法,建立可同时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S病毒(PVS)的方法。根据 GenBank中PVX、PVM、PVY、PVA及PVS(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多重RT-PCR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延伸温度、引物组合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5种马铃薯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PVX、PVM、PVY、PVA及PVS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138、213、369、468和657 bp。测序结果表明,5种病毒的序列与相应参考序列相似性达到97%以上。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多重RT-PCR方法能够检测植物组织量为10-3 mg。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田间样品和组培苗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灵敏地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5种马铃薯病毒。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多重RT - PCR同时检测草莓斑驳病毒( SMoV) 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SMYEV) 的技术体系, 对草莓田间植株和试管苗都可以有效进行检测。多重PCR引物根据引物之间的互补性及引物的Tm值进行筛选。适宜的PCR缓冲液的浓度为2 ×, 退火温度为57℃, 延伸温度为66℃。分别利用单一PCR和多重PCR对微茎尖培养获得的草莓品种宝交早生的11个株系进行了脱毒效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节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8个节瓜品种研究了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一般大于表型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节瓜产量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r=0.861一,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瓜质量和结果数两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这两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10,可以作为节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2.
广西节瓜种质资源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观察27份节瓜种质资源,并对参试材料的成熟期、丰产性、瓜形、抗病性和单瓜重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桂优l号毛节瓜等6份优良节瓜种质材料及新育成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魏佑营  张启沛  王树常  李纪容  孟祥栋 《园艺学报》2000,27(5):388-388,F003
“山农2号”节瓜是以“R89-3-7-5”强雌系为母本,“黑毛”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具有早熟,抗病、耐热、品质佳等优点,平均产量,嫩瓜55.5-60.0t/hm^2老瓜112.5t/hm^2左右。适于山东、北京、天津、广东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应用DAS-ELISA对分别于1998年在河南、陕西和1999年在河南、陕西、河北和山西采集的葫芦科病毒病样本84份、186份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检测,表明该病毒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ZY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8%和57.5%熏在北京和河南临颖县ZYMV发生率较低熏≤23.1%,在其余地区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开封、孟津,山西运城,陕西西安其阳性检出率在40.0%~92.9%之间。除冬瓜样本没有ZYMV外,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小西葫芦、苦瓜、黄瓜和瓠子均受到ZYMV的侵染。不同地区、年份和作物之间ZYMV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对18份西瓜品种的抗ZYMV温室人工接种鉴定的试验表明,目前推广的一些品种对ZYMV缺乏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姜玲  张明涛  陈泽雄  马国华 《园艺学报》2005,32(6):1056-1060
 对墨兰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培养结合化学处理脱除建兰花叶病毒(CymMv) 病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取1~2 mm大小的墨兰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 经0, 20和40 mg·L - 1的三氮唑核苷浸泡15 min处理和继代培养, 诱导再生植株。RT2PCR检测表明: 从带病叶样提取的RNA经反向转录和PCR扩增反应,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检测到长为767 bp的CymMv病原特异扩增产物, 而健康墨兰叶样中未检测到该扩增产物。单纯利用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 脱毒率为72.9%; 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经过20 mg·L - 1的三氮唑核苷处理, 可以获得100%的无病毒苗。虽然三氮唑核苷处理造成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一定程度的伤害, 但经过5~6个月的培养, 分生组织能恢复生长, 不定芽能有效地增殖, 并获得了再生植株。当三氮唑核苷处理浓度为40 mg·L - 1时, 原球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出现透明和褐变现象, 细胞活力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6.
侵染白菜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杭州地区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commuis Tsen et Lee.)上获得的CMV分离物(CMV-CTL)进行了全长克隆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MV-CTL的RNA1(GenBank序列号:EF213023)全长为3357个核苷酸(nt),编码993个氨基酸(aa)的1a蛋白;RNA2 (GenBank序列号:EF213024)全长为3047 nt ,编码858 aa的2a蛋白和111 aa的2b蛋白;RNA3 (GenBank序列号:EF213025)全长为2217 nt,编码278 aa的MP蛋白和218 aa的CP蛋白。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CMV-CTL与CMV亚组IB中株系IA相似性最高,RNA 1、RNA 2和RNA3与该株系的相似性分别为91.3%、91.3%和93.6%。CP基因和RNA 3 的5' NTR核酸序列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CMV-CTL与中国大多数CMV分离物一样,属于CMV亚组IB。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冻藏条件下蕨菜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氨基酸态氮)、持水能力、质地特性以及感官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上升,维生素C的损失率上升,持水能力、质地特性以及感官指标下降,氨基酸态氮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PRSV)侵染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 方法克隆其外壳蛋白基因cp,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上,酶切鉴定及克隆测序确定开放阅读框的正确性,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通过摸索转化的表达宿主菌种类、IPTG 浓度及诱导时间,获得高效表达PRSV cp 的条件。SDS-PAGE 分析结果表明,CP 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6.8 kD。以Ni2+-NTA 亲和层析柱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注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得到高效价抗体,间接ELISA 测定效价为1︰16 384。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ID-ELISA 检测田间样品证实了制备的抗血清与PRSV 侵染病叶发生了良好的特异性反应。本试验为PRSV 的快速检测以及PRSV 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象牙白花兰种子及茎尖培养与原球茎形态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象牙白花兰授粉后5 个月的种子开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椰乳或适量激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在萌发后胚发育形成原球茎, 原球茎经过增殖, 分化出叶片和根系, 形成完整的小植株。从播种到小植株的形成历时约7 个月。茎尖在MS + NAA 0. 1 + BA 3. 0 (单位: mg·L-1 , 下同) + 椰乳10 %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原球茎; 原球茎在MS + NAA 0. 1 + BA 5. 0 的培养基上增殖, 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分化成芽; 小芽在附加7 %香蕉汁和3 %马铃薯汁的1/ 2 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根而再生完整小植株。不同pH 值、光照强度和培养方式对增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