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明初 《农业考古》2007,(5):255-256
茶叶具有神奇功效,主要是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茶叶中某些维生素的含量甚至超出一般粮食及蔬菜中含量的10~20倍。茶叶中的维生素如此之丰富就连有关连营养学家都感到惊讶。茶作为一门艺术,它向人类奉献了独具东方色彩的茶文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女士说:“中国人之所以智商较高,与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岕茶翁     
茶翁姓俞 ,名家声。在中国茶界并非名人 ,因为他的专业与茶无关 ,他是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且老人家已经年逾八旬 ,从来不出山 ,不参加任何茶文化活动 ,也没写过茶文化的论文。他的自称“茶翁”完全是因了罗的缘故。罗者 ,地名也。在浙江与江苏的交界处 ,有一大山名叫“茗岭” ,山阳为江苏宜兴 ,山阴为浙江长兴。世人咸知宜兴产紫砂 ,却不知长兴产名茶。就在茗岭靠浙江长兴的一侧 ,有一小山村 ,名唤罗。此地山青水秀 ,幽静无比 ,如果不是它出产那种“天珍异草” ,恐怕它永远不为世人所知。这“天珍异草”就是明清之际被文人雅士奉为茶…  相似文献   

3.
4.
周庆叔《岕茶别论》一书最早著录于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之"九茶之略"的"茶事著述名目". 关于周庆叔,不详其生平.郑培凯、朱自振主编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之《岕茶别论》题记说:"周庆叔,生平事迹不详,明代前期人,约和长洲(今苏州吴县)沈周(1427-1509)是同时代人,长期隐居江南著名茶区长兴,嗜茶,也精于茶事.沈周在《书岕茶别论后》称,庆叔‘所至载茶具,邀余于素鸥黄叶间,共相欣赏',这也就是周庆叔喜茶和与沈周相友的最好也是唯一记述.""现存最早的岕茶专著,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前后长兴知县熊明遇所写《罗岕茶记》,但周庆叔所撰《岕茶别论》要早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5.
夜来无事,品茗之余,免不了以书遣兴.最近,重读暖烟持赠的《闲书四种》,在《影梅庵忆语》(卷三)中,"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写道: 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每晚侍荆人数杯而已,而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界片.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余每诵左思《娇女诗》"吹嘘对鼎钅历"之句,姬为解颐;至"沸乳看蟹目鱼鳞,传瓷选月魂云魄",尤为精绝.每花前月下,静试对尝,碧沉香泛,真如木兰沾露,瑶草临波,备极卢陆之致.东坡云:"分无玉碗捧峨眉."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荼书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岕荼为研究对象的达到了3种之多,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不惟是明代茶文献研究繁荣的体现,更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岕茶在明代的鼎盛地位.本文介绍了《罗岕茶记》作者熊明遇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治理长兴期间力推罗岕茶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并就《罗岕茶记》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代熊明遇的《罗岕茶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明遇(1579-1649年),字良孺,号坛石,明代江西进贤北山人(今属南昌县泾口乡),万历进士.历任长兴知县、兵科给事中、福建佥事、宁夏参议、尚宝少卿、太仆少卿、南京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致仕后又起故官,改工部尚书.  相似文献   

8.
明代冯可宾与熊明遇论罗岕茶及其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施由民罗茶是明代的名茶之一。中国茶叶发展至明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名茶,如明人沈石田《书茶别论后》中所述:"昔人咏梅花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惟岁茶是当之。若闽之清源、武夷,吴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龙...  相似文献   

9.
吴文南 《农业考古》2007,(2):165-169
茶叶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且是一种天然营养品,对人体健康有保健功效,广泛为人们所饮用。世界饮茶国家和地区达17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40多亿。茶的鲜叶包含75%水分和25%干物质,在25%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占93%~96%,无机化合物占4%~7%,尤其是茶叶中的EGCG儿茶素在肿瘤防治上,应用血流微变学“双向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化州县新安镇,人们尚传诵着李宗仁三饮榕树茶的佳话。地处粤西的新安镇有个榕树村,当地生长着一种茶树,这茶树长得古怪,即使是百年老树,也只有一二尺高,茶叶色墨绿而瘦小,一年到头不用施肥淋水,如果加施肥料,其茶叶便失去固有的醇香。不可小看这株矮叶瘦的榕树茶,用它煮出的茶却醇香无比,茶色黄中泛绿,且有降火上清、解酒消食和提神祛疲的功效,外地人到当地作客都以饮上一杯榕树茶为荣。特别是用当地琉璃庵内那口琉璃井的水煮成的榕树茶,其茶色黄亮,气味清幽,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1.
天然益智鹧鸪茶及其研制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益智和鹧鸪茶的特性和药理作用等,探讨了天然益智鹧鸪茶的加工制作,通过品评,确定了益智鹧鸪茶的理想配方为益智干果(40%~60%)、鹧鸪茶(10%~30%)和白砂糖(20%~40%)。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普洱茶饮及茶艺云南省思茅地区外贸局何仕华中国普洱茶的故乡──云南四季如春,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茶树原产中国,自“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后更进一步为世界所公认。因为中国是世界最早利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生活在福建闽东三沙 ,受福州地区的影响 ,爱喝花茶。后来到厦门读书 ,受闽南地区的影响 ,常喝乌龙茶。但在厦门大学期间 ,夏天又爱喝校园冷饮店供应的冰红茶。毕业后分配到江西工作 ,四十多年来主要是喝绿茶 ,就是没有机会接触普洱茶。偶尔出差云南 ,喝上几次 ,总觉不对胃口。没想到 ,年过花甲之后 ,却又主动喝上普洱茶了。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 ,以及用它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 ,如沱茶、方茶、七子饼茶等等 ,主产于云南省思茅、西双版纳地区 ,其茶叶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 (府治在今普洱县 )进行加工精制运销国内…  相似文献   

14.
吴文南 《农业考古》2006,(5):299-301
多喝各类茶,对人体健康是一种互补。因六大茶类不但在茶树品种、气候、土壤、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不同,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不同,有全发酵、半发酵和不发酵之分。虽各类茶叶均含有420多种成分,但由于上述原因,其茶多酚含量差异较大。茶叶品名茶多酚含量(%)茶叶品名茶多酚含量  相似文献   

15.
蕅益智旭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宇,出家剃发后命名智旭,字蕅益,别号"八不道人",原籍江苏木渎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14岁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发出家,后住晟溪、温陵、湖州、九华等寺院,但对安吉灵峰寺情有独钟。他雅爱灵峰人朴景幽,33岁有偈语"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及压制成的紧压茶,以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加工成的各种散茶和紧压茶,都属于普洱茶。生茶即晒青绿茶,“日晒”气味特异,熟茶则褪去了毛茶原有的青涩、苦味和日晒气,色泽褐红,汤红明亮,陈香浓郁,滋味醇厚,滋味厚重绵长,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终年不断,此起彼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非常痛苦.对于这种常年反复发作的溃疡,可以坚持喝一段时间西洋参茶,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抗癌、保健、减肥、益寿加培育智力,这是云南普洱茶(Yunnan Po nae/Ponao,古濮越族的原始发音)的五大基本功能。在清代,宫廷成员,从皇帝到宫女,其品茶习惯是夏喝龙井冬饮普洱。原创于明末清初的世界文学巨著《红楼梦》里的主人公们也冬饮普洱茶、女儿茶(当时普洱茶的上品之一)。可知,这“普洱茶”真是不凡呢!  相似文献   

19.
1.杞圆膏枸杞子2500克,桂圆肉2500克.选择红熟的枸杞子、桂圆肉,加水慢火煎熬,共煎3次,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膏,瓷瓶收贮.不拘时服2~3匙,开水冲服.功效:滋阴养血,安神益智,预防大脑衰老.主治中老年人口干舌燥,心神不宁,失眠健忘等.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七月末 ,北京轻工业学院工艺美术教授张学明来电话说 ,早有瞻仰陆羽久居的湖州山水之心 ,趁假期只身前来 ,届时希望我能尽地主之谊云云。“有朋自远方来” ,况茶字出口皆有缘 ,粗茶淡饭自然是有的 ,然而时过半月讯息全无 ,便自忖如今信用二字已不值钱 ,加上今年久旱特热 ,近 6 0岁的他也许不会来了。岂料 ,八月下旬的一日 ,一位衣衫不整 ,须发零乱 ,手拎一个包的老者轻叩房门 ,竟是张教授不期而至。原来他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 ,走了 2 0天才到湖州的。一口清茶润了他的喉咙 ,他说 :“哎呀 ,你们湖州真是民风淳朴。我到长兴地界在路边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