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6个合成群体的性状表现和配合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新合成的4个群体WBM、WLS、LBM、LLS的产量较高,除LBM外,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WBM×HZ51和HZ55、LLS×HZ51、WLS×HZ32的产量和产量特殊配合力较高。豫综5号的一般配合力及其与HZ51的杂交组合产量和特殊配合力也较好,并据此提出了合理利用合成群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具有美国种质的豫综 5号玉米群体为基本材料 ,以国内两大种质来源的 2个自交系所组配的E2 8×内1 4 为测验种 ,分析了豫综 5号群体的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群体内不同单株间产量等性状存在着显著差异 ,遗传变异丰富 ,从 93个测交种中筛选出 2 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下一轮半姊妹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1 0 %以上 ,农艺性状也将得到相应改良。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10个玉米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憨头苞谷、Suwan1、辽旅群体和WBM等4个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是优良的群体种质,在育种上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Suwan1×BSSS和Suwan1×Lancaster具有较高的杂交产量及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两个较优的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双列杂交方式,对6个小麦品种的单株产量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豫麦10号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除与西安8号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品种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特殊配合力方面,豫麦10号与陕农7859、冀麦5418与偃师4号较高,与其它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豫综5号玉米群体淀粉含量的改良效果,为创制高淀粉玉米种质资源、选育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和继续改良豫综5号的淀粉含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提高玉米群体淀粉含量为目标,利用近红外技术对豫综5号群体完成了4轮的群体改良。以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4、丹340、齐319、掖478和Mo17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测交组合。通过对不同轮次改良群体和20个测交组合在2个环境中的评价试验,对豫综5号群体淀粉含量轮回选择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豫综5号群体的淀粉含量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由C0的69.39%增加到C4的72.31%,4轮选择后淀粉含量实际增益为2.92%。同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呈逐轮下降趋势。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各测验种与各轮改良群体测交组合的淀粉含量逐轮提高,说明非破坏性单粒淀粉含量的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淀粉含量的改良是有效的;就一般配合力而言,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呈逐轮提高的趋势;从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早4与各轮群体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逐轮提高,其它4个测验种与群体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结论】利用非破坏性单粒淀粉含量的轮回选择改良豫综5号淀粉含量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豫综5号的淀粉含量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
10个热带、温带玉米群体育种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产量性状的产量配合力、杂种优势和杂优模式。[方法]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评价。[结果]墨黄1号、新墨1号和墨白962及豫综5号、辽旅综和WBM-C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育种利用上有较优的利用潜势;墨白961×豫综5号、新墨1号×WBM-C4、墨白964×辽旅综、墨白962×EP7和墨黄1号×SUWAN-1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具有潜在杂优模式;供试群体各组合群体平均优势在5.9%~39.6%、超亲优势在3.8%~21.6%。统计表明,亲本群体组合F1基因型值与其平均优势相关关系不密切(r=0.200 8),亲本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群体平均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6 7**)。[结论]该研究对热带温带玉米群体的进一步改良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进行两轮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后的遗传效益进行评估,为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早4、掖478、丹340、M0174个测验种作母本,以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不同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U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田间鉴定,调查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度、出籽率和千粒重并分析配合力等。【结果】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益分别为83kg/ha(0.85%)、645kg/ha(12.45%)和390kg/ha(5.90%);群体间杂交组合超亲优势从5.7%提高N13.5%。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均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出籽率和干粒重朝逐轮增加方向发展,秃尖度呈逐轮减少趋势,其他性状变化不明显。【结论】桂综3号和桂苏综经两轮相互轮回选择后,群体问杂交组合产量和杂种优势都逐轮增加,易与掖478、丹340等Reid、旅大红骨种质形成杂种优势模式,可继续进行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利于在玉米育种上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8.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2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墨黄1号、Suwan-1、新墨1号、豫综5号、辽旅综等5个群体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是适合本地利用的优良种质,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在10个群体与测验种的50个杂交组合中,CML161x辽旅综(热×温型)、CML165x新墨1号(热×热型)、5公xSuwan-1(温X热型)、双M9x辽旅综(热X温型)、CML165x墨黄1号(热X热型)等5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对照优势大,在育种中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进行两轮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后的遗传效益进行评估,为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早4、掖478、丹340、M017 4个测验种作母本,以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不同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田间鉴定,调查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度、出籽率和千粒重并分析配合力等。【结果】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益分别为83 kg/ha(0.85%)、645 kg/ha(12.45%)和390 kg/ha(5.90%);群体间杂交组合超亲优势从5.7%提高到13.5%。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均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出籽率和千粒重朝逐轮增加方向发展,秃尖度呈逐轮减少趋势,其他性状变化不明显。【结论】桂综3号和桂苏综经两轮相互轮回选择后,群体间杂交组合产量和杂种优势都逐轮增加,易与掖478、丹340等Reid、旅大红骨种质形成杂种优势模式,可继续进行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利于在玉米育种上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对天津现有饲用玉米自交系现状进行评估和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改良饲用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试验,将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在天津静海县进行鉴定,对自交系的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小区生物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单株粒重的特殊配合力外,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显著;综31-1、1437-1和OSL019-1的单株鲜重、穗鲜重、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为较好的改良自交系,其利用潜力也最高。试验筛选出了3个优良组合:综31-1×丹340-2、1437-1×OSL019-1、2018-1×1437-1。  相似文献   

11.
八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在各性状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单穗粒重和单穗重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的共同作用,穗行数,行粒数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穗长和百粒重侧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现有玉米自交系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和小区生物产量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叶面积的特殊配合力外...  相似文献   

13.
Six wheat genotypes (three female and three male) were crossed for the study of some quantitative traits in wheat.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all the characters except flag leaf area, which was significant. Testers revealed that LU26S was the best general combiner only for plant height. Mehraj showed a good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effect on plant height, flag leaf area, peduncle length, and 1000-grain weight. Farid 2006 was the best male parent as general combiner for plant height, peduncle length, spike length,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and grain yield per plant. The wheat parental lines revealed that 9381 was the best general combiner for plant height, flag leaf area, peduncle length, 1000-grain weight, and grain yield per plant. Whereas 9428 was the best general combiner for flag leaf area, spike length, and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spike. Among crosses, LU26S × 9272, LU26S × 9381, Mehraj × 9272, and Mehraj × 9381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on grain yield per plant. Other crosses with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SCA effects were LU26S × 9272 on plant height and 1000-grain weight grain yield per plant, LU26S × 9428 on peduncle length, and Mehraj × 9381 on plant height and grain yield per plant. These crosse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s of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on grain yield per plant can b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 These crosses with nonadditive genes would give transgressive segregants. For yield improvement, vigilant selection of the potent transgressive segregants through family selection would be valuable for yield enhancement. A total of 15 SSR primers of Xgwm series and 5 of X series were used to find out the codominant loci in the hybrid and single dominant loci in parents. Out of 15 primers only, Xgwm-314 gave the polymorphic banding pattern. This primer showed the polymorphic dominant loci in the parents (LU26S, Mehraj, 9272 and 9381) and codominant loci midway between these parents. Therefore, this SSR primer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two best performing hybrids (LU26S × 9272 and Mehraj × 9381) on the bases of positively significant effects of GCA and SCA on plant height, 1000-grain weight and grain yield per plant, and othe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aits. The two hybrids namely LU26S × 9272 and Mehraj × 9381 can be used in the further breeding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4.
以唐四平头系统、Lancaster系统、Reid系统和旅大红骨系统的代表性自交系为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各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系统间杂交后代的产量等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普遍高于系统内杂交后代;不同杂交模式的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均因性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单株粒重的超亲优势以L×R、唐×L、唐×R较高,单株粒重特殊配合力以L×R、唐×R、唐×旅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配合力和遗传力表现优良的亲本,选育强杂种优势的高产粒用高粱,选用3 个新选不育系和6 个新选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8 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并对其遗传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育系15512A在穗长、千粒重和产量上一般配合力较高,其相对效应值分别为2.4962、4.8319、2.6174。不育系15520A在株高、穗粒重和生育期上一般配合力较高,相对效应值分别为6.9927、5.7449、2.1595。恢复系15670、15652 和15607 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这些亲本可以在以后的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基因型方差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穗长>穗粒重>株高>生育期>产量>千粒重。从产量性状来看,15511A×15652 是一个较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陈宗祥  潘学彪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298-300,303
为了明确紫叶性状导入不育系后对配组一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对新育成的籼稻温(光)敏核不育系苏紫S-1和苏紫S-2作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紫叶不育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多优于对照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组合表现早熟、矮秆和丰产的性能;在产量因素方面表现穗数较多、单穗实粒数较多和千粒重高的特点;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突出,其中苏紫S-2还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7.
用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24个组合(缺失一个组合),单行种植,重复3,,按NCⅡ设计,估算配合力和有关方差,并按逐步剔除法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贡献大的性状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就一般配合力而言,_(7001)S、_(6085)S、轮回422的单株谷重,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实粒数也高.M_(105)S、皖恢9号的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高,所配组合易获多穗._(5088)S、M_(105)S、4859所配组合的千粒重高.就特殊配合力来说,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为5047×皖恢9号,其次是M_(105)S×培C_(115),结实率的特殊配合效应最高的为_(6085)S×轮回422和_(7001)S×皖恢9号.从组合产量优势看,有22个组合超过鄂宜105,5个组合超过当优C堡,其中2个是_(7001)S配组,3个是轮回422配组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旱季中,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大于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在雨季中,母本与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穗长、株高、播抽历期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株高、播抽历期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要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比较重要。不育系以滇粳优2号A、合系41A、滇粳优5-1A、大理香谷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南34、香糯选、南29选和南34选较好。  相似文献   

20.
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代表性的9个胡麻亲本,配成9×9个双列杂交组合,对胡麻14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亲本所研究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一致,没有一个亲本具备所有性状的高配合力。一般配合力较好的品种有内亚2号和瑞士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同其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各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相关,在强优势组合中,亲本之一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也较大。(2)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蒴果直径、主茎分枝数、分茎数、现蕾期和开花期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而单果粒数、产量等性状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现蕾期、开花期、蒴果直径、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