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的结构和品质特点,并在该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秸秆饲料的影响及优缺,点.根据秸秆饲料密度低的缺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秸秆挤压成型技术和目前常用的颗粒化处理方法,并综述了颗粒化混合全日粮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秸秆日粮条件下,通过对秸秆采用不同的加工调制方法,可以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秸秆饲料转化率和营养价值,从而提高反刍动物采食量和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反刍动物日增重、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改善胴体质量和肉品质,增加乳成分产量,降低精料消耗,提升经济效益。对秸秆的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秸秆饲料化学处理现状的介绍,就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千家万户饲养家畜的具体国情,对秸秆碱化法、氮化法和复合同步法3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特别就氨化法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秸秆含水量、环境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等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秸秆饲料处理的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秸秆的营养特点及当前用于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化学、生物、机械、物理等处理方法做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以期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解读玉米秸秆加工牲畜青贮饲料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饲料》2021,30(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副产物玉米秸秆作为牲畜的粗饲料,由于秸秆质地粗糙、适口性差、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低等性质,限制其在家畜饲料中的应用。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可提高其适口性和饲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玉米秸秆青贮的方法、原理和意义,对促进玉米秸秆的科学饲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秸秆粉微贮发酵养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粉微贮发酵养猪技术尉淑东(扎兰屯市草原工作站162600)农作物秸秆粉喂猪在农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人们传统的方法是将秸秆粉蒸煮、沤。通过这些方法处理的秸秆粉能略微提高半纤维素的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不大,对秸秆粉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的...  相似文献   

8.
<正>1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目前最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氨化秸秆具有以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它与用物理方法如切碎、蒸煮、热喷,或用化学方法如氮化、碱化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能略微提高半纤维素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素变化不大,对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根本改变秸秆作为饲料的缺陷,从而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国内外已作了大量工作。现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微生物处理秸秆技术——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 一、技术来源及效益 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为养牛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使我国秸秆养牛得到了迅速发展。 1秸秆处理方法 目前,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青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经过处理的秸秆,可明显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最近有报道,利用酵母菌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生产酵母发酵饲料,饲料品质优、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白腐真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多种,但具有共同营养的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秸秆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秸秆氨化和微贮工作中,都要用秸秆含水量这个技术语,但对它理解都不统一,有的把要求达到的含水量误认为是加水量,结果影响了秸秆氨化和微贮饲料的制作质量。现将秸秆含水量的定义和氨化或微贮时加水量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一、秸秆含水量的定义 秸秆含水量是指在单位秸秆重量中,含水分的重量占单位重量的百分比。氨化或微贮前秸秆的重量是秸秆干物质重量和秸秆中自然存留的水分重量之和,这时秸秆的含水量就是秸秆中自然存留水分的重量占秸秆重量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也叫自然含水量。经氨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主要来源,但是其自身细胞壁的特有结构阻碍了它的降解.主要原因就是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以牢固的酯键紧密相连,成为影响秸秆利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降解秸秆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但是,化学和物理法都有相应的缺点,与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秸秆相比,利用生物制剂破解秸秆的抗营养因子具有投资少,污染小等优点,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生物法具有很好的优势.因此,文章旨在对生物法对秸秆作用效果的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推广氨化、青贮秸秆技术,对秸秆过腹还田和养牛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一种新的生物学秸秆处理方法一微贮秸秆技术,在我国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农区作物秸秆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和发展农区畜牧业,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微贮秸秆的机理秸秆微贮,即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活菌发酵秸秆,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脂链被酶解,有利于反刍动物提高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同时发酵过程中,部分木质素类物质转化为糖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秋冬季干玉米秸秆的氨化方法,包括氨化窖制作、秸秆和尿素水准备、秸秆入窖和平整压紧、封窖过程4个步骤;出窖时间的确定,氨化秸秆品质(如质地、气味、颜色和p H值等)检验,以及家畜饲喂技术。对当地玉米等饲草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家畜养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6):196-199
汉中市水稻秸秆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营养价值。本文针对水稻秸秆的营养特点,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品质的影响,在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粗蛋白含量,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为汉中市水稻秸秆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三种不同的玉米秸秆加工调制方法对肉牛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化"复合处理方法可明显改善秸秆纤维结构,提高秸秆的可消化率、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秸秆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论述了现阶段秸秆处理的主要方法,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3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优劣,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方法,并结合文献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因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如不经调制处理,家畜只能采食秸秆的部分叶壳和秆尖,大部分秸秆被白白浪费。采用机械方式将秸秆粉碎,秸秆粉经炖煮、浸泡、发酵等方法处理后,可使秸秆体积变小,质地软化、适口性得到改善,便于家畜采食和咀嚼,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与利用率,尤其在低精料饲养条件下,粉碎秸秆可明显改进家畜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秸秆微贮     
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处理方法。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而且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