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测土施肥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澳大利亚农业改进咨询有限公司的测土施肥技术 ,其特点在于对土壤养分和相关指标全面客观的诊断 ,充分考虑各营养元素间的互作 ,根据各养分的临界值和理想值作出合理的推荐施肥 ,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取植株样进行分析对作物需肥实施动态监测 ,从而指导追肥。最后给出了一个澳方推荐施肥实例。  相似文献   

2.
作物营养诊断必须根据生育时期、植株部位、土壤状况和环境特点,因时因地进行。对作物的营养状况做出恰当正确的判断,是作物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下面以玉米为对象,从外部形态、内部含量和土壤状况三方面进行营养诊断以及如何据此来进行合理施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需肥数量多的作物。正确施肥不仅能满足大豆对营养的需要,而且可促进根瘤固氮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增产效益。生产_中也经常因施肥不当损害了根瘤的良好作用,不能获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因此,大豆的需肥特性,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技术水平,是大豆合理施肥根据。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人们广泛采用叶片营养分析与土壤分析相结合,或完全取代土壤分析,作为一种判断作物需肥量的方法。在不太缺肥时,尽管植株无明显的缺肥症状,也可能发生减产,在这种情况下植株分析乃是一种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作物当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都会产生缺素症。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数量差异也很大。即使缺同一营养元素,但不同作物的表现症状也极不相同。因此,营养诊断必须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时期、植株部位、土壤状况及环境条件等来进行。才能对作物的营养状况做恰当地判断,进而为合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对甜菜缺素植株表现、植株体内及土壤耕层各元素的临界指标及怎样合理施肥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甜菜是耗养较高、需肥较大的作物。在一定的施肥比例和施肥用量的情况下,不同的施肥方法对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的影响作用不同。所谓合理的施肥方法,即指提高肥料施用效果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方法取决于甜菜营养生长规律和需肥特点、气候条件、土壤质地、肥料种类以及施肥量等。本文综述氮、磷和钾无机肥的合理施用方法。从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和施肥部位三部分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概况日本种植的麦类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青稞和黑麦。据农林水产省的统计资料,1982年日本麦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为35.1万公顷,总产量为113.2万吨。1955年以前,大麦、青稞约占麦类作物总面积的60%。近年来,小麦的  相似文献   

8.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温性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指出:(1)麦类作物湿害症状多种多样,前期主要是出苗率低,苗瘦苗弱;中期主要是植株矮化,功能叶黄化,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下降,根系受到伤害,而后期则表现叶片早衰早枯,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灌浆速度减慢,产量因此而受损;(2)湿害首先起因于根系缺氧,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和功能减弱.其次无氧呼吸等产生的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对根系正常生长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根系吸收功能的下降以及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淋失,地上部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给植株的正常生命活动带来严重影响;(3)在麦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湿害的敏感性不同。小麦在孕穗期最为敏感,而大麦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4)温度是湿害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温度越高,湿害越严重;(5)作物耐湿性是可遗传的,并且这种遗传性在麦类作物的种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提出过一套花生营养诊断的叶片分析方法。但应用分析结果来指导施肥时,则首先要解决花生植株的需肥次序问题。对此,本文介绍元素指数法。 所谓元素指数,就是表示植株对某一营养元素的需要强度。负指数越大,植株需要该元素的强度也就越大;反之,正指数越大,植株需要该元素的强度就越小,有时过剩。当指数趋于零或接近于零时,该元素与其他元素处于平衡状态中,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AD-502是用于快速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一种便携式仪器。被尝试用于进行作物氮素营养诊断,其具有快速、简便、适时、无损的特点。目前在禾谷类作物上已有很多研究成果并已开始用于指导施肥实践,在马铃薯上前人也井始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马铃薯植株叶片形态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叶片为复叶,不能照擞禾本科作物上的研究成果,但综合分析SPAD-502的特点以及禾扭件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断,通过系统研究,完全可以建立一掀有效的马铃薯氮素营养SPAD-502诊断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确立适合的诊断叶位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消除氮素之外其他因素对SPAD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众多的叶面肥都是根据目测作物的长势进行施肥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对水稻按需供给科学施肥,经多方考察,于1992年投资饥余万元引进国内较先进的叶面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及全套设备,对作物养分进行跟踪分析。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测植株体内的K、Fe、Mn、Cu、Zn、Mg、Ca等,流动注射仪测试B、P、S、N等,将分析结果输入计算机养分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根据黑箱理论,将亩产650-750kg的水稻,从三叶期至成熟期,每5天定期取样化验分析上述11种元素,从而获得水稻高产所需的各种元素浓度和相互之间的比值,并依此建立水稻…  相似文献   

14.
<正>《麦类作物学报》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作物学会、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松阳县茶园测土配方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是茶园增产增效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本文根据松阳县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和茶叶生产实际,提出茶园测土配方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  相似文献   

17.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独有的一份麦类作物学术专刊。主要刊登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  相似文献   

18.
作物驯化在人类从狩猎和采摘的原始生活状态到农耕文明的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落粒性的丧失是作物驯化的首要性状。麦类作物是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麦、小麦及其近缘物种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麦类作物落粒控制系统驯化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麦类作物脆轴性与作物驯化、大麦脆穗基因与驯化模式、小麦脆穗基因的同源性和多态性、脆穗基因在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中的排列方式以及影响麦类作物脆穗形成的其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麦类作物脆穗基因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麦类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其中尤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近年来又有不断发展扩大的趋势。麦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我国对麦类作物生产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在生产中尚存在着不少气象问题,影响到小麦的高产和稳产,甚至酿成低产。据报导,国外在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