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桑茶叶通讯》2007,(2):23-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桑枝栽培灵芝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装袋和灭菌:将刚刚剪伐的新鲜桑枝条粉碎成桑枝屑,混合培养料装袋,装完袋后在温度为100℃、常压下灭菌8~10小时;(2)接种:当上述料袋温度冷却到30℃左右时进行接种;(3)菌丝培养:料袋接种完毕后搬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  相似文献   

2.
桑树枝条栽培灵芝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棒,捆扎为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3.5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3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两年可出三茬灵芝,每捆桑枝条可产灵芝0.6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50%。  相似文献   

3.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从河北省承德地区采集到寄生于桑树树干的野生粗毛纤孔菌并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对人工培养各阶段粗毛纤孔菌生长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是:(1)在野生粗毛纤孔菌的菌种(母种)分离培养阶段,用25μg/m L氯霉素溶液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菌种分离培养过程的细菌感染;(2)原种培养阶段,当菌丝生长至2 cm厚时通过人工拍瓶混匀培养基可显著加快原种菌丝的生长,菌丝长满培养瓶的时间较未经混匀处理的缩短约5 d,且用谷粒培养基较麦粒培养基更为适用;(3)栽培生产子实体阶段,采用桑枝培养基较桦木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产量,其中用1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比用多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的子实体产量高,多年生桑枝+棉籽壳培养基可以加快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速率,但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桑园中以桑树行间搭建小拱棚进行的粗毛纤孔菌栽培试验中,用新桑枝培养基培养的菌袋在树阴下(最大光照强度为1 800 lx,温度20~33℃,相对湿度80%)成功培养出子实体。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可以采用桑枝培养基在室内和室外进行粗毛纤孔菌的人工培养。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根据灭菌方法不  相似文献   

5.
1用稻谷种菇的方法先将稻谷用清水浸泡约24~36h(以谷尖露白为度)。将浸泡好的稻谷捞出,控干水分加入石膏、石灰粉各1.5%~2%,磷酸二氢钾0.5%,蔗糖1%拌匀,装袋,常压灭菌10h,待料袋温度降至30℃左右时即可采用新型无菌合成接种器进行全开放式的接种,所接菌种最好选用吃料力强的专用菌种,接种后入培养室发菌,在适宜温度下20~25d菌丝可发满全袋,尔后进行出菇管理。在正常情况下,每500g稻谷可获商品菇1500g,每500g稻谷通过种菇可增值2元多。2菌谷作饲料的方法将收获完菇的菌谷用粉碎机粉碎…  相似文献   

6.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相似文献   

7.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利用其栽培平菇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枝条段,捆扎成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2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25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可出四茬平菇,每捆桑枝条可产平菇1.58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79%。  相似文献   

8.
张天宝 《江苏蚕业》2001,23(4):44-45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我们利用蚕桑副产品(桑枝、蚕沙)和空闲的蚕室栽培香菇,使每667m2桑园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好的达到每667m22000元。1999年我县利用蚕桑副产品栽培50万袋香菇,2000年我们推广到300万袋,蚕桑副产品生产香菇获得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 栽培季节与选择菌种 香菇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是20~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是5~20℃。养蚕地区一般以秋季栽培较好,接种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底。在11月~12月份开始出菇,到第二年4月中旬结束,…  相似文献   

9.
为缩短桑黄的培养周期,提高桑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桑树的附加值,本试验针对桑黄代料配方、接种方式、菌丝生长条件、子实体生长条件、大棚消毒灭菌五个方面进行优化。结果筛选出适宜的桑黄代料配方,即老桑树木屑78%、玉米粉2%、稻壳2%、棉籽壳17%、熟石膏1%;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5%;适宜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26℃~29℃、湿度为85%~95%;接种方式较好的是长满培养基的整块菌落接种;大棚消毒灭菌效果较好的是福尔马林消毒法。  相似文献   

10.
子长县是陕西省重点蚕桑基地县,为充分利用废弃桑枝县蚕桑科技人员结合气候条件、自然状况、蚕桑产生现状以及香菇市场行情等因素,研究出适宜当地使用的利用废弃桑枝栽培袋料香菇的技术.本文从栽培周期与准备材料、拌料配方及注意事项、装袋灭菌消毒及菌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对此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蚕桑生产中废弃的桑枝资源以及扩充食用菌产业的原材料来源,进行了以桑枝基料栽培毛木耳的实用技术研究。栽培基质配方中桑枝基料的质量分数为75%~80%,且桑枝基料中桑枝段的比率为1/3时有利于毛木耳的生长,生长速度可达1.96~2.69 mm/d。菌种瓶或菌袋装满培养基质后121℃高压灭菌2 h以上,或者100℃常压灭菌12 h,或100℃2次间歇灭菌(8 h/次),均可有效避免污染。在广东地区从5月开始出耳第1潮,至11月份可连续出耳多达15潮次,其中夏季是主要的出耳期,生物学效率可达80%以上;采用吊袋叉状口出耳、吊袋V型口出耳和站立出耳的出耳方式,毛木耳长势好,产量较高,不宜采用卧式一端或者两端开口的出耳方式。毛木耳生产期的产量呈现出前期和后期产量低,中期产量高的态势,后期产量低与受腐烂病、蚂蚁等病虫害的危害有关。试验结果表明,蚕区利用桑枝基料栽培毛木耳,特别是在夏季采用合适的出耳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桑枝基质的灵芝优质高效栽培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桑枝和棉籽壳为主要培养基,通过对灵芝主栽菌株G1不同的配方进行栽培试验和对其菌丝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及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添加50%桑枝木屑、30%棉籽売、15%麦麸的配方是适宜灵芝优质高效栽培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湖州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黑木耳品种,本文通过对6个黑木耳菌株在PDA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桑枝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产量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黑木耳916、神农7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桑枝屑培养基中,黑木耳916菌丝生长最快,神农7号次之;在子实体产量上,黑木耳9...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的桑枝培养基生产灵芝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年产废弃桑枝300多万t,具有开发桑枝食用菌的巨大潜力。以桑枝屑为栽培灵芝的主料,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85%、麸皮10%、玉米粉3%、石膏粉1%、红糖1%为栽培灵芝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利用桑枝作为培养基栽培灵芝,对开发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新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平菇菌糠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黄奶牛养殖带的确立,奶牛养殖以成倍的速度增长,饲料问题已成为农区奶牛养殖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以前肉羊育肥应用试验的基础上,为了探索菌糠废料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特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粉碎的玉米芯和玉米秸秆50 kg、棉籽壳50 kg、麸皮5kg、玉米面3 kg、尿素0·5 kg,加水130~150 kg润料,后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装袋接种栽培,收3~4茬菇后,进行挑选。挑选菌丝白,无污染的菌袋,经清理粉碎后作菌糠饲料。但要注意在栽培过程中,不得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以免危害人畜安全。选择胎龄接近、…  相似文献   

16.
桑枝与果枝作培养料秋栽香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运城当地蚕农与果农农事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桑枝与果枝进行香菇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同等配方条件下利用桑枝栽培香菇菌丝生长快 ,菌丝浓白 ,产菇量比果枝配方略低 ,生物转化率约为55 .6% .  相似文献   

17.
利用桑枝屑为主要培养原料,对杏鲍菇、白灵菇和鸡腿菇等菌种在不同培养基质上菌丝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桑枝作为主要培养基质的优质食用菌菌种,实现利用桑枝有机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含75%和85%的桑枝木屑培养基中,杏鲍菇、白灵菇的菌丝均能正常生长,且显著优于麦粒培养基;而鸡腿菇菌丝虽然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pH值和温度对食线虫真菌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musiformis)生长的影响,将A.musiformis的菌丝接种于已经高压灭菌的0.4 g/L玉米琼脂(CMA)平板培养基中,分别置于10℃、11℃、15℃、20℃、25℃、28℃、30℃、35℃、37.5℃的恒温箱中培养,同时把菌接种到不同pH值梯度(1~14)的0.4 g/L CMA平板培养基中,从接种后第二天开始,每天选取特定的时间点去观察和测量A.musiformis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A.musiformis在pH值为4~12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pH值为9时生长速度最快;当温度为11℃~35℃时,该真菌均能生长,30℃时该菌的生长速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品质,以桑枝和棉籽壳为主要栽培基质,对湖南省主栽的秀珍169、基因2005、秀71号、台秀57和秀珍菇188等5个秀珍菇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其菌丝生长情况、商品农艺性状、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菌袋污染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因2005菌株为最适合于以桑枝为培养基质栽培的秀珍菇菌株,其菌丝生长快、长势旺盛、菇型好、抗性强,适合在湖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桑枝木屑作为培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金针菇培养基质配方中桑枝木屑的质量比例为70%~97%范围内的菌丝生长较好;桑枝木屑比例为75%~80%,生长速度较快,可达1.96~2.63 mm/d。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从2013年2月开始出菇,至4月末结束,期间每隔2~3 d出菇1次,子实体生长发育较快,主要的生长季节在冬春季,生物学效率最高可超过40%。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每1.00 kg基质原料可获得纯经济收入1.53元,而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我国蚕区利用桑枝资源作为培养基质栽培食用菌,特别是在冬季栽培金针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