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降低基质培生产成本,方便生产者取得简单易用的肥料,试验研究了猪粪、磷酸二氢铵和复合肥三种肥料不同使用量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黄瓜施干猪粪166.7g+磷酸二氢铵16.7g+复合肥16.7g和猪粪100g+磷酸二氢铵10g+复合肥10g施肥较多的2个处理的黄瓜长势、叶绿素含量、胡萝卜素及净光合速率均较好,果实品质除硝酸盐比其它处理稍高以外,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比其它处理有所提高。特别是每株黄瓜施猪粪100g+磷酸二氢铵10g+复合肥10g的处理产量不仅高于营养液滴灌,而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此,黄瓜有机基质培中,适量施用化肥可以促进黄瓜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内蒙古中西部小麦茬复种油用向日葵两熟制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于1999—2001年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初步研究了麦茬复栽油用向日葵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适宜的油用向日葵移栽育苗时间是在6月25日前后,叶龄为8片展开叶,株高为40—50cm;较适宜油用向日葵品种为新葵杂四号,其次是KWS;复栽油用向日葵的单产可达到2820—3570kg/hm^2。综合成本分析表明,麦茬后复栽油用向日葵种植模式比小麦单作经济效益提高101.81%,较单作油用向日葵提高63.92%。  相似文献   

4.
对油稻稻三熟制改油稻双优两熟模式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常年稻田面积约26667hm2,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县,稻田耕作制主要是油—稻—稻、肥 (紫云英 )—稻—稻,比例约各半。近年来稻谷出现相对过剩,尤其是早籼稻米质量差,价格低,卖粮难,以油—稻—稻为主的“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作的稻田耕作模式,无法挖掘作物的质量潜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县把改革稻田种植制度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调减早籼稻面积,改油稻稻种植制为优质油菜和优质晚稻各一季 (简称油稻双优两熟模式,下同 ),1999年下渔口镇国兴村示范22.8hm2,获得成功,200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5.
稻虾共生的种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种养模式,它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养模式,能够提升种养效率、保护环境以及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生态食品。采用此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进而提高整个养殖业和种植业农户的收入,特别适合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并推广。详细介绍了稻虾共生种养模式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并探讨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猪—沼—果”生态模式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农村散户养殖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福建省资源、气候特点,阐述和分析了“猪—沼—果”生态模式的分类、特点、应用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稻菜模式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稻—菜"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试验,采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和对比分析,得出"稻—菜"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高的结论。在经济发达资金富裕而劳动力短缺地区,可采用处理①稻—秧草(经济绿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而劳动力富裕地区,则可应用处理②稻—菜—菜模式。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奈曼旗白音昌乡是一个农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文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奈曼旗白音昌乡的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南山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农民生活十分贫穷,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实施“龙头企业群+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区温光条件适宜多熟制,水田稻稻连作是我区主要的种植模式,但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1998年,我区开始试种连作晚稻套种榨菜并取得成功。2000年以来,我们又在早稻中推行稻鸭共育试验示范,形成了早稻稻鸭共育、晚稻套种榨菜新模式。这种模式既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了温光资源,又提高了种田收益,成为我区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西藏主要农区的种植制度现状,阐述了与西藏种植制度密切相关的光、热、水、土农业资源状况。通过分析全区不同时期种植指数,粮、经、饲作物结构,单产,总产,种植方式和轮作体制,以及拉萨、山南、日喀则等河谷农区的种植情况,概括和总结出目前西藏主要农区:(1)作物布局不尽合理;(2)多熟种植制的发展缓慢;(3)种植体制模式单一。并初步提出了今后西藏种植制度改革和发展方向:(1)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是合理规划农业大区的种植制度;(2)在适宜的农区有目的地发展多熟种植制是合理利用剩余农业资源的有效措施;(3)把草田轮作纳入种植体制中是农牧结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杨芳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5):125-130
农业信息化发展是中国五大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结构及权重,对2011—2016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11—2016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级指标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提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大农业信息化投资力度,完善支撑投资和技术应用的制度安排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大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单季稻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展单季稻产量预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气象为粮食生产服务的能力,利用浙江省湖州市的田间试验结果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单季晚粳稻‘丙9904’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结合叶面积仪观测结果,得到单季晚粳稻‘丙9904’叶面积长宽校正法的校正系数为0.70,比《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给定的校正系数小0.13;(2)LAI变化特征符合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即孕穗前呈现“S”型曲线增长,随后逐步下降;(3)温高光足有利于LAI快速变化,光照不足会导致LAI变化缓慢;(4)大暴雨导致LAI增长缓慢,连阴雨造成LAI变化缓慢,连晴天气致使LAI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14.
遵循资源产出量最大及资源投入量最小原则,充分考虑作物生产中气候资源的占有量及气候资源产出量,构造了西北旱作区农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模式,并以甘肃天水市为例,根据其农业生产现状,评价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套种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单作及复种较低。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以皮棉产量、子棉产量、单株成铃及单株产量的目标函数,考虑种植密度、追氮量、果枝数、模拟被害蕾和被害幼铃五决策变量的数学模型。模型信息表明:低密度或高果枝数条件下棉花补偿能力衰减;受害铃达3个·株-1以上时,增加追氮量(大于180kg·hm-2)将会伤失棉花群体的补偿能力;被害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增产作用;被害幼铃的多寡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模拟计算表明:百株允许被害蕾608~642个和允许被害幼铃196~214个,采取6.69~6.795万株·hm-2的密度、留果枝数14.7~15.02个·株-1和追氮量154.5~166.5kg·hm-2的农艺措施,可望获得皮棉1350kg·hm-2以上。最后提供了不同农艺措施下棉花的损害函数。  相似文献   

16.
景观格局是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农业活动在景观格局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放牧过程导致土壤退化和生物群落的不稳定,间歇式放牧会提高物种丰富度,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植树造林不但有利于生态恢复和重建,而且对经济建设有巨大作用,更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农作物种植包括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过程,改变了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对土壤性质产生影响;土地整理是人为的、强制性、时效性强的一种干扰,能在短期内对生态系统及景观格局产生剧烈影响,通过调整景观结构、改善景观破碎化,改变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使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以稻为基础的种植制度生态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菲律宾的雨养旱地、雨养低地和灌溉田种植制度研究基点上,分别对各种农民和拟推广的实验种植方式,进行了生物量及其组成、作物分器官的C、N、P、K含量与分布比率、作物残茬燃烧后C、N、P、K损失测定。从添加与取走两个方面,分三种添加与取走情况,计算了土壤很难维持N、P、K的养分平衡与有机质平衡。结果显示:在当地施  相似文献   

18.
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模式优化是挖掘农田高产潜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于2017-2018 年在湖北省江陵县三湖农场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早稻–晚稻(DR,对照)、春玉米–晚稻(MR)和再生稻(Rr)3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相比,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8.66%、35.19%、33.71%和34.60%;再生稻分别提高了6.77%、11.16%、68.12%和31.20%。从整个周年来看,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率较高,春玉米–晚稻模式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处理的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再生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因此,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是该区域稻田两熟制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3年分别以25个和18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从头季稻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若干性状中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5个性状进行与再生稻产量间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根据头季稻(前期)“分蘖力”、(中期)齐穗期“单位颖花茎鞘干物重占有量”和(后期)头季稻收后第5日头季稻桩再生芽的“出鞘率”3个性状,将杂交中稻再生力分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再生力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观察了15个二系、三系杂交稻F1及其恢复系的再生性状,明确:(1)特优明86、汕优明86、Ⅱ优明86具有头季产量高和再生力高的“双高”特性;(2)恢复系的再生力大多高于其组配的F1的再生力,高再生力的恢复系有较高机率组配出高再生力的F1,中、低再生力的恢复系所组配出的F1,再生力很低;(3)反映根系后期机能的头季成熟期的伤流量,与再生力成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筛选再生稻品种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