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中体细胞增多,乳的形状、品质发生异常,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1病因1.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无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霉菌、病毒等。1.2饲养管理不当常见有奶牛场环境卫生差,运动场潮湿、泥泞,粪尿、污水淤积,不及时清除,未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清洗…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化脓杆菌等。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通常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乳房炎种类较多,一般分临床型乳房炎(又分急性与慢性)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包括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乳房脓肿、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一般根据病原微生物传染方式及生存繁殖的场所分为两类:传染性病原菌和环境性病原菌.传染性病原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在奶牛乳房内生存繁殖,多是在挤奶时通过挤奶员的手、清洗乳房的毛巾、挤奶杯等途径传染;环境性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主要在牛体外生活和繁殖,如粪便、垫料、污水、泥土及蝇类等.当牛与外界环境接触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1病因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结核菌等,其中以链球菌最常见。生殖器官及其他组织的脓性分泌物污染乳头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另外子宫内膜炎及生殖器官疾病亦可导致继发本病。2症状2.1急性病牛主要表现为出现浆液性乳房炎,其乳房间质充血,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及白细胞游出进入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其患叶增大,坚实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临床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需要用特殊的检测方法根据乳汁的性状变化才能检测出来。隐性奶牛乳房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病率在50%左右。隐性奶牛乳房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在40%到80%之间。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的乳房受到了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在基层奶牛养殖中,该病发病率较高,据调查约40%~60%的产奶牛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多因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营养搭配不合理、挤奶操作不规范、干乳不当或奶牛自身因素等。要针对病因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认为临床性占30%,隐性占70%。高产、稳产是奶牛养殖的根本目标,奶牛乳房炎严重影响着乳汁的产量和质量。发生乳房炎的奶牛其乳产量下降10%~15%,乳汁稀薄,产后发情,妊娠时间延长,严重者病牛失去生产性能,给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奶牛乳房炎重点在预防,因此要极力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被人们认为是较难控制和消除的疾病。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可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从而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为了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指导奶业生产,我们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4次抽查检测,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被人们认为是较难控制和消除的疾病。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可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从而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为了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指导奶业生产,我们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4次抽查检测,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韩彩霞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10):125-125,128
对普通奶牛乳房炎、奶牛霉形体性乳房炎、奶牛坏疽性乳房炎及奶牛乳房结核4种常见奶牛乳房疾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防治最困难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奶牛乳房炎发生的多病因性。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的最有效途径,并结合生产实际和应用效果做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在奶牛养殖业中,一些奶牛疾病的发生影响着奶产量,特别是奶牛乳房炎。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奶产量。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并注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非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以隐性型多发,据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隐性乳房炎症状不是很明显,故在部分...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乳房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及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严重地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以及兽医治疗,给饲养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各种乳房炎的病因1.1浆液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引起的复杂的乳腺综合症。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无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肠道菌属、四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等。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是饲养管理水平差,疾病防治技术落后,尤其在集中饲养的环境下,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四大疾病之首。在奶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中,注重对奶牛乳房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极大的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缴纳会费和发展新会员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乳房炎性变化,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 1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三类,即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1乳房炎对奶牛生产损失有多大?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奶牛乳房炎防制当作重大课题加以研究。现已查明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达130种以上,其中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粪球菌、沙门氏杆菌、棒状杆菌、霉形体、真菌属类等。奶牛在如此庞大的病原菌环境包围中生存,稍有不慎,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四大疾病之首。在奶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中,注重对奶牛乳房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极大的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