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感染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猪只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急性发病期的死亡以及高昂的抗生素治疗支出造成经济损失。SPF猪群和高健康猪群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病后的影响尤其严重,死亡率和发病率都较高。猪副嗜血杆菌一般参与猪群的呼吸综合征的发展。急性感染时常影响应激状态的年轻猪只。猪副嗜血杆菌病能够造成具有革拉氏病特征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猪副嗜血杆菌病和革拉氏病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  NEDBALCOVA  P.  SATRAN  Z.  JAGLIC  R.  ONDRIASOVA  Z.  KUCEROVA  蒋增艳 《今日养猪业》2008,(2):20-25
感染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猪只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急性发病期的死亡以及高昂的抗生素治疗支出造成经济损失。SPF猪群和高健康猪群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病后的影响尤其严重,死亡率和发病率都较高。猪副嗜血杆菌一般参与猪群的呼吸综合征的发展。急性感染时常影响应激状态的年轻猪只。猪副嗜血杆菌病能够造成具有革拉氏病特征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以保育阶段的断奶猪为发病主体,无论是现代化的养猪场还是农村的散养户,都存在着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验采用咳嗽包3种药物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平均治愈率达96.4%,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辉  孙志永  杨广德 《兽医导刊》2016,(18):200-201
为了观察阿莫西林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疗效,在同一地区选择四十头己感染副嗜血杆菌病的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十头,分别为阿莫西林肌注组、恩诺沙星肌注组、头孢拉定口服组、不治疗对照组,以及十头健康猪对照.感染猪疗程均为一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阿莫西林对猪副嗜血杆菌病治疗效果优于恩诺沙星和头孢拉定,治愈率在80%以上.所以在该地区治疗猪副嗜血杆菌病应优先选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对养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该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多发性浆膜炎.于1910年首次报道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又称格拉寒尔氏病,我国于2003年发现猪有此病感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再加上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需要大量抗菌药物,所带来的费用及急性感染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损失,使国内外学者围绕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技术及耐药性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分型方法的不断探索,试图找到准确性、重复性、快速性、便行性最好的分型技术,以便更好的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防控。论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血清分型、基因分型、耐药性调查及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相关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近几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成为严重危害猪场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猪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易暴发猪副嗜血杆菌病,使病情更加复杂,病症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共生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侵入并导致猪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纤维蛋白性多浆膜炎、关节炎以及脑膜炎。猪副嗜血杆菌全身感染会极大地威胁猪的健康以及养猪业的发展。该文主要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让广大同行对猪副嗜血杆菌病有更清晰的认识,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为猪副嗜血杆菌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泽氏病,该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引起的散发性疾病,后来通过SPF猪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致.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常与病毒、细菌性疾病协同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只感染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可达50%.现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作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且感染率较高,对养猪业发展的危害很大。对该病加强检验检疫,将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笔者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屠宰检疫进行探讨与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情况,采集天津宁河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规模化猪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母猪、保育猪、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未做副猪嗜血杆菌菌苗的猪血清共420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天津部分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统计结果为天津地区有效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呈现多种临床类型,在很多地区散发流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s病,目前很多学者对此病进行了临床诊断与防治研究。典型病例以发热、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1-2])。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抗菌药滥用出现耐药性等因素,给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泽氏病),是由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脑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部膨大、跛行和共济失调等症状,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的新发典型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仔猪并能继发其他病原感染的疾病,可引起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跛行、关节肿胀、皮肤及黏膜发绀、站立困难甚至瘫痪、僵猪或死亡,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物传播。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临床多见断奶前后的保育猪和仔猪感染,9周龄后病猪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本文通过患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综合的判断,患病仔猪被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敏感性,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多发性纤维素浆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该种致病菌会导致猪出现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猪副嗜血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猪群中一旦感染该种疾病,预示着猪群抵抗力下降。笔者主要结合1起实际案例,就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开展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猪副嗜血杆菌病流行日趋严重,是影响养猪业的主要细菌病之一。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肺原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圆环病毒等都可以促进或加重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感染。笔者就曾见几种副嗜血杆菌和其他病混合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起以肺浆膜、心包、腹腔浆膜、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多发性浆膜炎。于1910年首次报道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又称格拉塞尔氏病,我国于2003年发现猪有此病感染。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发病率为15%~90%,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近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经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临床防治非常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群容易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如果饲养场内出现流行,能够给饲养者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应该掌握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措施,并且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