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最早于1921年发现于非洲肯尼亚。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由非洲扩散到许多国家,2018年8月传入我国沈阳,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做出了一系列防控部署,使非洲猪瘟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最大,1985年农牧渔业部将猪瘟列为第一类传染病。猪瘟遍及全世界,1883年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1908年匈牙利制成猪瘟高免血清,1978年联合国巴黎兽医局宣布世界上有十七个国家消灭猪瘟。我国对猪瘟的研究工作约开始于1925年。一、北京地区猪瘟流行情况解放后北京市的养猪业以一家一户的散养方式为主,国家和集体先后投资建起了一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ASF)最开始是在1921年非洲的肯尼亚被发现,并且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很快其就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在2007年的时候在我国周边的俄罗斯等国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在2018年的时候,非洲猪瘟首先传入我国东北地区,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影响巨大,在我国非洲猪瘟属于重点防控的一类动物疫情。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洲猪瘟能够通过猪的自由买卖、动物因季节等因素进行迁徙和通过软蜱、蚊等昆虫进行传播。非洲猪瘟只要发生,便会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最主要动物疫病之一,也是养猪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治的重点。猪瘟首先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洲发现,迄今已有170多年历史,我国也于1925年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治猪瘟。目前全球除少数国家或地区消灭了猪瘟外,大多数国家仍有猪瘟发生。我国仍然是猪瘟流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危害较大的A类传染病之一,目前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洲和远东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芬兰、丹麦、瑞士等20多个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 在我国猪瘟仍是养猪业最重要的一类传染病,由于坚持大规模的接种猪瘟疫苗,猪瘟已基本得到控制。但  相似文献   

6.
养猪业的大敌——猪瘟,从发现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了。这种疫病有的国家已经消灭,有的国家正在消灭或控制之中,我国也进行了30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控制了大流行,保护了养猪业的发展。但是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仍有猪瘟存在,我们万县地区也是如此,而且呈波浪式流行。为此,我们在本  相似文献   

7.
贺灿  张彬 《猪业科学》2020,37(11):96-98
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第一杀手,自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先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这个病毒已经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区域传播了近百年,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我国于2018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对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养猪业在近2年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章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阐述一种快速、准确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并结合非洲猪瘟传播感染途径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诊断程序与防控措施来保证养猪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1921年,非洲猪瘟(ASF)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至今已有6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活跃,有25个国家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我国的边境有蒙古、越南也报道了非洲猪瘟的发生。非洲猪瘟对于全球的养猪业来讲都是"一号杀手",一旦传播到某一个国家后,很难在短期内根除  相似文献   

9.
<正> 1前言猪瘟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世界各国均有猪瘟流行,而且许多国家一直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如美国农业部报告,1965年因猪瘟损失294.5万美元。我国在1502年的便民图篡有医猪瘟的药方,然而当时之所谓猪瘟,是否就是今日的猪瘟,有待稽考。后来事实证明,猪瘟在我国也是严重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猪瘟防制十分重视,但由于我国的分散家庭式养猪,造成猪瘟发生与流行环境的复杂性,致使猪瘟仍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防制猪瘟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谢筱筱  赵晓 《兽医导刊》2020,(7):17-17,68
非洲猪瘟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致死率高,对家猪、野猪的饲养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养猪业经济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失。1921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1957年传到欧洲,随后在2012-2017年相继传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等国家。自2018年8月3日确诊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确诊发生了100多例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我国养猪业危害相当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国最早于1925年发现该病,从1950开始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对控制当时猪瘟流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7猪瘟防控技术研讨会精彩报告荟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7,(11):36-39
<正>猪瘟一直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猪瘟的防控净化工作,提升防控技术水平,促进全球猪瘟防控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主办的"2017猪瘟防控技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猪病研究专家汇聚一堂,针对猪瘟这一热门话题,共同探  相似文献   

13.
<正>据调查,我国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80%以上的猪场只有43.52%,显然目前很多猪场免疫后保护水平不足以抵抗野毒感染。如此优秀的猪瘟疫苗,免疫的结果令人堪忧,我们不禁要问,猪瘟免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疫病之一。目前临床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猪瘟在我国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但以非典型猪瘟和温和型猪瘟为主要表现形式。猪瘟C株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很多国家借此已经消灭了猪瘟。然而,多年来即便我国采取包括强制免疫、加强检疫和疫病监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猪瘟首先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迄今已有170多年.我国于1925年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控猪瘟.目前全球除少数国家或地区消灭猪瘟外,大多数国家仍有猪瘟发生.我国仍然是猪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资料报道,近几年我国猪的病死率占饲养总数的8%~10%,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死亡,每年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据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2004年病料中猪瘟病原检出率为22%,2005年为29.5%,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到我国已经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了。养猪场从最初的恐慌、无助,到现在渐渐接受了这个外来猪病,业内也摸索出了一些防控经验。回想起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的各种"伤害",也能悟出其中的一些利弊。客观地说,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一次洗牌。  相似文献   

16.
正非洲猪瘟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规定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当前,非洲猪瘟在我国肆虐,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打击,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防控非洲猪瘟最有效手段是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17.
猪瘟(HC)自19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国际兽医局(OIE)将HC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HC列为一类传染病。到1992年宣布消灭HC的国家有24个,但1993年开始,一些原来已消灭HC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和荷兰等又出现HC流行。可见猪瘟特别是非典型性猪瘟对世界养猪业危害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8.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上养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CSF流行,近年来一些原已宣布消灭猪瘟的国家(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又相继暴发猪瘟〔1〕。我国于1956年提出消灭CSF的规划,虽然有效地控制了CSF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CSF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猪瘟的发病率也  相似文献   

19.
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导致的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危胁全球养猪业.自1921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60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并于2018年8月进入我国,快速传播并广为分布,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本文从ASF病原学、临...  相似文献   

20.
苏双  张丽媛  刘欣 《动物保健》2009,(10):30-3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二十多年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的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但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相继发现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现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工作所见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