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橡胶采胶及病虫害防控方面的现状。探讨分析橡胶采胶及病虫害方面所面临的采胶技术管理执行不够好,橡胶树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仍未获得突破,橡胶树常规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及新病虫害不断涌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通过切实做好采胶技术管理,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研发,高效安全的采胶技术及新型刺激剂复方的研发,橡胶树突发病虫害监测预报及应急防控技术,橡胶树根病综合防控及植保药物技术研发等建议,发展提升橡胶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白粉病(Oidium lheveae Stei-um)是橡胶重要病害之一.它为害胶树嫩叶、嫩梢、花序,严重时导致橡胶树落叶,影响胶树叶片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是橡胶生产中的一大障碍.在国内外植胶区都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我省植胶垦区同样也有白粉病发生与流行.在严重流行的年份所导致的干胶损失,有时还不亚于风、寒害的损失.例如1987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由于白粉病的严重流行,损失干胶约10吨左右,截止1987年7月底,比1986年同期减产17.1%.在我省据有关方面资料记  相似文献   

3.
橡胶白粉病是华南植胶区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我省受白粉病危害也十分严重.我省植胶历史较久的诏安县建设农场从1977年至1990年十四年间,出现中重病年有10次,占71.4%,可见,橡胶白粉病在闽南植胶区出现相当频繁.而且危害也很严重.在闽南胶区,病害严重流行年份,会引起胶树多次落叶,造成推迟或停止割胶.诏安建设农场1979年最终病情指数高达81.6%,减产20%以上,损失十余万元.白粉病的流行方式暴发性极强,一旦气象条件适宜,数天之间,病情指数立即飞跃上升.暴发期的天气多数为高温高湿,而且阴雨不断,对防治工作极为不利,常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4.
大坪农场自一九六一年生产性种植橡胶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生产实践证明,本场具备植胶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风、寒、瘠的不利因素,尤其低温霜冻是橡胶生产最大的威胁.为此,如何认识和解决橡胶寒害问题是橡胶生产的主要课题.在与自然界多年的斗争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对胶树的生长习性和自然环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文以植胶工作二十年的经验体会,对橡胶寒害常发区的植胶问题提出如下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平和县坂仔橡胶场位于北纬24°27'东经117°25',土壤瘠瘦,在植胶上系属丙级宜胶地,按照橡胶栽培技术规程的要求,在正常抚育管理下,八周年要达到刈胶标准.据此,我们设想在加强抚育管理的条件下,是否6—7年可达开刈标准.经七九年底生长量普查,望地作业区七六年定植的149.2亩,4408株,平均茎围25.11公分.七九年增粗7.11公分.其中试验地69.2亩,2041株,七七年底平均茎围11.66公分,七八年底平均茎围18.87公分;七九年底平均茎围26.63公分,平均年增粗7.49公分.全场植胶1211.5亩,七九年平均年增粗5.89公分.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红根病对橡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以患红根病和健康橡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样本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患红根病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OTU数量和Alpha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健康橡胶树根际土壤;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略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289类土壤真菌、525类土壤细菌,病原菌Ganoderma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高达31.32%,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含量高,碱解氮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含量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noderma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呈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为揭示红根病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研发红根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9年对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后的实际损失和恢复状况进行回访调查认为,目前使用的各橡胶品种抗寒力和寒害后的恢复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植胶单位主要品种的配置仍很单一,以致削弱整体的抗灾减灾能力,灾后各单位的减灾措施各行其是,没有严格按技术规范去做,不能实现胶林应有的恢复效果。建议加强抗寒减灾救灾技术研究和应用,合理配置品种,严格执行和实施规程,才能建立和完善滇东南植胶区长效防御灾害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8.
民营橡胶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分析目前民营橡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植胶意识不强,胶园生产能力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橡胶树病虫害防控能力不强,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通过树立科学的植胶观念,增强科学植胶意识,加强橡胶树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及推广应用,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民营橡胶技术力量,增强民营橡胶自身病虫害防控能力,提高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提升民营橡胶整体发展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胶茶间作,亦称胶茶群落,是我国南方植胶区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橡胶、茶树综合栽培技术。目前,在云南南部三类型植胶区整齐地排列着5万多亩胶、茶人工群落,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每年为国家创造2000多万元的财富。胶茶间作是在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选择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海南琼中14个村委会15个代表性植胶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技术应用及需求,并从农户的视角评价科技推广工作。从农户的技术应用、科技推广工作评价、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橡胶生产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橡胶种植历史不长;农户橡胶栽培割胶技术仍以传统经验为主;胶园抚育管理差和割胶技术水平低是农户认为影响胶园产量的主要因素;割胶技术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户技术需求重点是胶园抚育管理、死皮复割、根病防治和割胶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海南3、6和25龄胶园中间作了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黑籽雀稗(Paspal umatratum Swallen)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var.gracilis(Kunth)Vogel],对橡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复合系统对橡胶园生态小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善胶园生态环境小气候院在夏秋高温季节,能明显的降低近地空气和地表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高温和干旱对胶树的伤害;由于改善了胶树生长的小环境,提高了胶树的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促进胶树特别是幼龄胶树的茎粗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可行性,通过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20 m)距离橡胶树不同位置间作花生,并开展其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表现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的花生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其中行间距橡胶树(东)6 m至(西)8 m之间6 m范围内(相当于25%的胶园面积)间作花生的产量与单作花生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的蛋白质与粗脂肪与单作花生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2013年5~7月份),间作花生的全周期间作胶园的橡胶树平均每刀次单株干胶产量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与不间作的全周期间作胶园无显著差异。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能提高胶园收益29.15%,达3 065.04元/hm2。这表明,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间作花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以儋州市那大镇255户胶农为调查对象, 分别调查品种选择、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新技术了解及应用、技术需求等。结果表明: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热研7-33-97(56.82%)和RRIM600(17.21%);有88.78%的农户拟在胶园更新时选择热研7-33-97,有66.84%农户在坡地或丘陵地胶园修筑了环山行;有机肥的施用量普遍不足;4.71%的农户能够做到养树割胶,有52.08%的农户按照自身经验进行胶园施肥,有43.75%的农户不懂如何施肥;农户对围洞法抗旱定植、营养诊断施肥、新割胶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橡胶树小蠹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植胶区橡胶树小蠹虫为4个科17个种的小蠹虫群体,是主要蛀食橡胶树死亡组织的次期性害虫,长期生存在橡胶林中。1990年后,橡胶树小蠹虫为害逐渐明显,表现大量发生,虫害树快速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2000-2007年的研究表明:橡胶树小蠹虫种群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活蛀性的角面长小蠹(Platypus secrelus Sampson)、小杯长小蠹(P.calicutus Chapuis)已发展成为优势种,致使橡胶树小蠹虫种群从次要害虫逐渐变为主要害虫,成为橡胶树衰退重要的促进因素(Contributing factors);橡胶树衰退,特别是过度的乙烯利刺激割胶导致的橡胶树衰退,是促变小蠹虫群体结构并逐渐发展成为主要害虫的主要诱因。因此,提高管理水平,调控生产技术,使胶林生态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才是有效地控制橡胶树衰退趋势和控制小蠹虫为害于经济阈值之下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胶园间作研究多集中在幼龄胶园,而对成龄胶园研究不多,多局限在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橡胶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养分竞争、水分竞争,而养分、水分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未来胶园间作的研究应着眼于成龄胶园,解决成龄胶园各组分之间的养分、水分竞争问题,着重探讨成龄胶园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养分、水分竞争的影响作用,阐明养分、水分竞争的机制,提高间作系统养分、水分利用率,为成龄胶园间作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胶园土壤化学肥力演变及与橡胶树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橡胶园土壤化学肥力的演变及土壤养分含量与立地橡胶树叶片养分含量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胶园土壤植胶50多年后土壤肥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有机质、全N、速效K含量有较大程度的下降,速效P含量则有降有增,总体土壤肥力下降。在植胶早期,植胶区土壤养分含量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而且土壤养分含量愈缺乏的地区,相关性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养分含量与立地胶树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程度越来越小,目前近乎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橡胶树施肥以局部的穴施为主,加上有许多胶园修建梯田和环山行,较难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因此土壤分析结果只能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种植形式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够、开垦种胶的产量底线缺乏系统研究、胶林林下资源利用研究不足和缺乏不同植胶环境类型区的采胶策略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种质资源是橡胶科技创新和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促进我国橡胶树新品种选育种研究和热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构建了初级核心种质库,建立了苗圃保存和大田鉴定评价相结合的橡胶树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确保了资源安全保存,推动了资源鉴定评价;近20年种质圃共收集优异资源256份,在支撑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