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dr. de Juss.) Muell.-Arg.]22个3年生的半同胞子代群体(即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并同时在巴西圣保罗州的沃图波兰加(Votuporanga)、平多拉马(Pindorama)及雅乌(Jaú)设置试验点对其6个乳管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选择进展进行了分析评估。6个乳管性状包括干胶产量(Pp)、树皮厚度(Bt)、乳管列数(Lv)、相邻乳管列之间的平均距离(Dc)、乳管密度(平均每5 mm长乳管列的乳管数,Dd),以及乳管口径(Di)。3个试验点的联合分析结果显示,除Lv之外,所有性状的地点效应及家系×地点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6个性状中,以Bt的单株遗传力最高,Lv、Pp及Dc中等,Dd较低,Di最低。分析结果还显示,性状Pp与所有其它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就Pp而言,当从参试的全部半同胞家系中遴选出5个表现最优的家系时,该性状的遗传增益为24.91%,而当从某一家系中选择出2个最佳单株时,其遗传增益可达30.98%。 相似文献
2.
3.
4.
研究不同铝水平胁迫(0、50、100、200、400 mmol/L)对橡胶树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及幼苗地上部与地下部铝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均使橡胶树幼苗生理指标产生一定的变化。在200 mmol/L和400 mmol/L铝水平下橡胶苗叶片POD活性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至胁迫前甚至为0;MDA含量则大量增加,而且越来越高;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随胁迫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铝浓度越大下降趋势越明显;相对电导率随胁迫时间的推移均呈现上升趋势,介于60%~100%之间,超过细胞质膜死亡的阈值;橡胶苗地下部铝含量分别约为地上部铝含量的3倍、2倍、1.3倍。不同铝水平胁迫处理中,随着铝浓度越高、胁迫时间越长对橡胶树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越大。其中在200 mmol/L铝水平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大于50%,达到叶片细胞膜透性阈值,MDA则大量增加,SOD和POD急速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含量极少。因而认为橡胶树幼苗的最高铝耐受浓度为200 mmol/L,地下部铝含量的耐受量为6.2 mg/g,地上部的耐受量为2.9 mg/g。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无遮阳网遮荫光强(relative irradiance,RI)100%、一层遮阳网遮荫RI 50%、二层遮阳网遮荫RI 25%和三层遮阳网遮荫RI 5%]下,6个橡胶树品种(RRIM600、PR107、GT1、云研77-2、云研77-4和热研523)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叶片厚度、主脉、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相对生长速率,以了解橡胶树对光照的响应规律和适应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橡胶树的叶片解剖结构和生长均产生了相应程度的影响,但不同品种、不同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尽一致,这表明6个橡胶树品种的响应程度和耐荫能力也不同。总的看来,RRIM600、PR107和云研77-4在25%以上的光强条件下均生长发育较好,说明其耐荫能力较强;而GT1、云研77-2和热研523在50%以上的较强光环境条件下生长更好,表明其具有一定耐荫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及Hedley土壤磷素分组法研究了海南省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上施用不同磷源对橡胶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土壤磷素组分变化。磷肥处理分别为不施磷处理、施用昆阳磷矿粉100 mg/kg(以全P计,下同)、施用昆阳磷矿粉250 mg/kg和施用普通过磷酸钙100 mg/kg。结果表明:施用磷矿粉和普通过磷酸钙均显著增加了橡胶树幼苗干物重、株高、茎粗和吸磷总量,但高磷矿粉处理和普通过磷酸钙处理橡胶树幼苗叶片磷含量显著降低;高磷矿粉处理取得了与普通过磷酸钙相当的肥效;磷矿粉施用后,土壤树脂提取态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HCO_3-Pi)、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盐酸提取态磷(HCl-P)和残余态磷(Residual-P)等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_3-Po)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不受施磷影响;干物质重和吸磷总量均与土壤Resin-P、NaHCO_3-Pi和Na OH-P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磷矿粉施用11个月后,平均33.1%磷矿粉溶解在土壤中,平均43.5%的磷矿粉残留在土壤Residual-P组分中。为改善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上有效磷及橡胶树磷素营养状况,应选择施用高活性磷矿粉以降低磷矿粉颗粒被大量包被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海藻液肥对辣椒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辉腾8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CK)、1 200倍稀释液、1 600倍稀释液、2 000倍稀释液和2 400倍稀释液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观测辣椒幼苗生长指标,以筛选辣椒壮苗培养的最适施用浓度。[结果]在辣椒穴盘育苗过程中叶面喷施2 000倍海藻液肥,可提高辣椒幼苗的根粗、根冠比、壮苗指数和G值,有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结论]建议叶面喷施2 000倍海藻液肥,是培育辣椒穴盘壮苗的最佳浓度,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对玉米苗期肥料吸收以及生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聚天冬氨酸可以使玉米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光合速率加快进而加速光合产物的积累,聚天冬氨酸有利于玉米干物重积累,尤其在养分较为充足条件下,单株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分别增加19%和16%。施用聚天冬氨酸有利于促进玉米幼苗对氮、钾的吸收,在养分较充足条件下,植株氮、钾吸收量分别增加27%和19%。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橡胶粒子是橡胶树乳管细胞质中进行橡胶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其内部的主要成分橡胶烃分子,是天然橡胶的直接来源.橡胶生物合成是在橡胶粒子膜上进行的,橡胶转移酶和橡胶延长因子等是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重要橡胶粒子膜蛋白.它们决定着橡胶粒子的橡胶生物合成速率,并影响橡胶树胶乳产量和橡胶质量.橡胶粒子膜上存在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茉莉酸和乙烯信号响应蛋白,茉莉酸、乙烯可能是通过橡胶粒子膜上的茉莉酸、乙烯信号响应蛋白对橡胶生物合成产生调控作用.从橡胶粒子的基本结构、起源和发育、橡胶粒子膜蛋白的组成和功能3个方面对橡胶粒子细胞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橡胶树产胶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橡胶树在采用导胶(CATASFLOW)技术[PId/6+ET(G),6d刺激1次]的排胶过程中,在高效激素乙烯作用下排胶时间长达36h以上,排胶速度低于对照(S/2d/3+ET),干胶含量(DRC)和总固形物含量(ISC)比对照低,并随排胶进程而下降,在24h内降至最低,然后缓慢回升,但停排前未达到开始排胶时的水平.蔗糖含量的变化与对照不同,随排胶进程而逐步上升,24h后达到最高水平并保持长达12h.橡胶转移酶(RuT)活性低于对照.RuT活性在开始排胶时最低,随排胶上升,16h内达到最高,后有所下降.RuT活性在排胶前期上升后就保持在高于开始导股时活性的30%~100%的水平上.破裂指数(BI)始终高于对照.BI随排胶上升到新高度(28%→36%)后,有所被动,但停排前仍比开始导胶时高。硫酸(R-SH)含量在排胶后4h变化很小,而后刚降到最低水平,再由慢到快地回升到最初的水平,而对照R-SH合量相对稳定.可溶性无机磷(Pi)、镁含量(Mg2+)均随排胶缓慢下降,而对照均剧降。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