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奶掺假及其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品厂与奶农之间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奶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在牛奶中掺假,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既损害了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牛奶掺假及其鉴别检验方法。一、掺水的鉴别检验1.掺水的动机及危害牛奶是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液体,易和水融为一体,因此,掺水成为牛奶掺假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质量控制工作做得差的地区,奶农交售的牛奶掺水率甚至达100%。乳品加工企业若收购了这种原料奶,一是牛奶干物质下降影响产品的品…  相似文献   

2.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联合畜牧、工商、质监等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全省原料奶生产、收购及加工环节的价格、质量等问题进行全面检查。 今年年初以来。原料奶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内一些地方原料奶收购秩序混乱,部分乳制品企业跨地区高价争抢奶源,少数中小型乳制品企业放松原料奶收购标准。造成质量安全隐患。为了防止奶贩、奶站以及乳制品加工企业在收购、销售原料奶过程中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价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3.
39岁的陕西奶站老板蒋卫锁去年底走上了打假之路。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乳品企业在一些地方收购的原料奶在掺假。部分奶农、奶企在职职工和原职工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4.
乳品厂与奶农之间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奶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在牛奶中掺假,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既损害了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牛奶掺假及其鉴别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1提升原料奶的质量 现在,消费者对乳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发达地区对鲜奶的需求量非常大。乳品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原料奶的质量,如果原料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再好的加工工艺也无法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目前,全国原料奶的生产水平还不是很高。我们除了要对原料奶的生产进行控制,还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以及饲料污染问题。乳品企业在收购原料奶的过程当中要严格定价,对优质的原料奶应该给予高价。  相似文献   

6.
夏冬 《中国乳业》2003,(6):34-35
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简单的定义是:来自健康奶牛的乳房,鲜奶感官正常.营养成分均衡,其它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微生物指数低,无抗、无药物残留,不掺假的自然乳。优质原料奶对乳制品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乳制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得到了乳制品企业的高度重视。但生产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它直接贯穿奶牛生产的整个始终.  相似文献   

7.
牛奶中掺入尿素、白明胶等非电解质及病理乳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购鲜奶时,发现送奶户在牛奶中掺入尿素、白明胶等非电解质掺假物质及病理性乳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牛奶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立项试验,研究并筛选出牛奶中掺入尿素、牛尿、蔗糖、白明胶、淀粉、豆浆及血和脓汁、乳房炎乳的快速检验方法,以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并推荐给牛奶加工企业在收购鲜奶时检验使用。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07,(9):59-59
为了规范原料奶收购市场,保证乳品安全.维护奶农、奶牛养殖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奶农收入,并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价格,黑龙江省将出台由省奶业协会制定的《黑龙江省生鲜牛奶购销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示范文本,强制原料奶收购单位和奶农签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乳品企业要善待奶农,严格履行合同收购原料奶,努力做到不拒收限收、不倒奶杀牛;要通过加工企业参股入股、兼并收购、托管提升养殖场等方式,完善乳企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使奶牛养殖收益有保障;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巴氏杀菌奶、酸奶等优势产品,稳步扩大乳制品消费市场。"—5月28~31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山东、福建专题调研奶业生产。在考察了东营恩泽乳业和山东得益乳业,全面了解企业原料奶收购、乳制品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情况之后,他提出如上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四川奶业》2007,(4):29-30
原料奶质量尤其是掺假问题近年来成为乳品企业与奶站及奶农之间主要矛盾,而传统检测方法在未知原奶掺假物质的情况下无法快速顺利地开展检测。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研发的乳品质量模块,解决了这一问题,无论奶中有何种掺假物质,进人多功能乳品分析仪后40秒钟左右,电脑随即打印出异常黑红色的警示和鉴定值数据,一目了然、这种第三方先进检测技术今年初在天津推广后,受到乳品企业、奶站和奶农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1.
近期,由于原料奶供给趋紧,价格上涨,一些地方原料奶收购秩序混乱,掺杂使假、短斤缺两的情况屡屡发生,部分乳制品企业跨地区高价争枪奶源,少数中小乳制品企业放松原料奶收购标准,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为规范原料奶市场秩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呼和浩特市工商局5月4日开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原料奶市场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12.
《今日畜牧兽医》2007,(10):66-66
为了规范原料奶收购市场,保证乳品安全.维护奶农、奶牛养殖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奶农收入.并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价格,黑龙江省将出台由省奶业协会制定的《黑龙江省生鲜牛奶购销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示范文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乳业》2012,(10):12-12
【本刊辑】按照上海市价格监测与成本调查队《关于本市原料奶生产成本情况的报告》(沪价监成调〔2012〕18号)核算的原料奶生产成本,在统筹研究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上海市决定于2012年7月1日调整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和优质优价指标。适用范围为本市所有在沪生产(包括异地养殖)、收购、加工原料奶的企业或单位。具体为:一、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含脂率3.25%,含蛋白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奶业生产比较落后,产奶量、奶制品种类、质量及消费量都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奶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即完善的法令、政策;合理的组织机构;科学的检验方法。导致目前奶业生产中鲜奶收购时争抢奶源;不能严格按质论价;严重存在掺假掺杂现象;生产中偏面追求产奶量,忽视奶的质量;以及工厂对生产者的压级压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放心奶”工程全面启动,这是大同市加强牛奶生产经营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这次大同市“放心奶”工程的全面启动,就是严格按照《大同市牛奶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全市奶类生产、加工和销售管理工作,使全市上市鲜奶100%的达到卫生和质量标准,特别是要求全市从事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从事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未经消毒的生鲜奶、散装奶和变质奶、污染奶、掺杂掺假奶上市。为了确保这些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大同市专门成立了“大同市牛奶市场监察队”,坚决打击牛奶生产和经营中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原料奶的质量高低是影响乳制品质量的关键,只有优质的原料奶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奶源是乳品加工企业的生命线,原料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影响消费者的利益.故从源头抓起、收购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奶是乳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谈建立完整的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风 《中国奶牛》1996,(5):53-55
原料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奶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定系列包括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到原料奶的检测等的标准和管理制度,以及为提高牛奶质量实行按质论价的收购方法并建立完整的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奶业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纵横     
黑龙江省生鲜牛奶购销将启用正式合同为了规范原料奶收购市场,保证乳品安全,维护奶农、奶牛养殖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奶农收入,并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价格,黑龙江省从2007年9月25日起正式启用《黑龙江省生鲜牛奶购销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由省奶业协会制定,省畜牧兽医局和省工商局联合发文启动,各地市级行署畜牧局和工商局督促原料奶收购单位和奶农签订。  相似文献   

19.
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一是原料品控技术,二是配方技术,三是加工工艺,三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由于资源短缺带来的原料掺假掺杂日趋隐秘化,由于颗粒料、膨化料、熟化料生产趋势化,现在的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与80年代初中期的简单加工已有了很大不同,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在我们饲料工业刚起步的时候,原料品种比较单一,掺假掺杂不多,也较易识别,同时一些杂粕。粮食等部门的加工副产品的运用也没有现在的充分认识,那时的原料品控是相对简单的,配方技术也是比较容易的。同时,产品的品种也是以不能直接反应饲喂效果的浓缩料为主。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原料奶收购市场,保证乳品安全,维护奶农、奶牛养殖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奶农收入,并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价格,黑龙江省于日前出台了由省奶业协会制定的黑龙江省《生牛奶购销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