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卵巢机能不全、萎缩,黄体囊肿等的治疗,效果甚佳。1 持久黄体:子宫腔注射2~4mL,在3~5d内发情,发情率达100%;在存在黄体的卵巢同侧阴唇膜下注射2~4mL,效果更好。该激素由子宫静脉通过渗透作用而进入卵巢动脉,作用于黄体,使黄体迅速溶解,加快了奶牛的发情。2 卵巢机能不全,萎缩:子宫腔注射或肌肉注射2~4mL。虽发情时间较肌注延缓3~5d,但发情率和受胎率有明显提高。3 黄体囊肿:子宫腔注射或肌肉注射4~6mL。该激素通过促进孕酮的降解和抑制孕酮的合成,进而破坏…  相似文献   

2.
正氯前列烯醇具有溶解黄体等作用,有助兴奋母猪子宫,舒张宫颈,达到诱导母猪产仔等目的,可通过抑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使孕酮下降,作用于卵巢的功能黄体,促使其迅速溶解。自然情况下,母猪产仔一般多在夜间进行。夜间产仔,管理上存在较多困难,如白天产仔则便于监控管理,又能随时调控舍内温度、湿度,对提高仔猪  相似文献   

3.
氯前列烯醇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前列烯醇 (ICI— 80 996 )是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研制开发的高效前列腺素类似物 ,其溶黄体的生物活性相当于天然前列腺素的2 0 0倍 ,相当于 15甲基前列腺素的 10倍以上。由于其效果确实 ,价格低廉 ,使用方便 ,被广泛应用于家畜同期发情、诱导分娩、卵巢及子宫疾病的治疗等方面。1 作用机理ICI— 80 996被家畜机体吸收后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 ,直接作用于卵巢上的功能黄体 ,使其迅速溶解 ,血液中孕酮水平随即降低 ,通过负反馈机制 ,解除对下丘脑的抑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分泌增加 ,经下丘脑———垂体前叶———性腺轴…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F2α(PGFF2α)通过抑制胆固醇的转运、侧链的断裂以及抑制促性腺激素对孕酮(P4)合成的促进作用,抑制P4的释放等途径,降低血清和黄体中P4的浓度,导致功能性黄体的溶解;PGF2α损伤了黄体细胞膜,诱导黄体细胞凋亡,在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系统的参与下,导致黄体的结构性溶解。另外,PGF2α还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正反馈和正反馈加剧了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氯前列烯醇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徇腺素F2a(PGF2α)及其类似物氯前列烯醇具有溶解黄体,促进平滑肌说素(OXT)分泌等作用。其溶解黄体机理为:抑制孕酮合成,加速孕酮降解;使黄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膜固定化:诱导黄体细胞凋亡等。CLO用于发情控制,分娩控制、奶牛持久黄体、卵巢囊肿、胎儿秘伊化的超数排等。CLO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τ及其在反刍动物中抗黄体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扰素-τ是一个在反刍动物妊娠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Ⅰ型干扰素家族。在围植入期由胚胎滋养层单核细胞合成分泌,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溶黄体素PGF2α的合成分泌,起到抗黄体溶解作用,保证妊娠的建立。导致牛胚胎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黄体溶解机制失调,因此干扰素-τ被认为是一个能有效提高妊娠率的可操控靶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7.
在山羊发情周期第16~21天,每天给4只山羊按每公斤体重注射消炎痛12mg;另4只山羊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作为对照,用血浆孕酮水平来监视黄体溶解过程。将血浆孕酮水平降到每毫升1ng以下的时刻定为黄体完全溶解的时间。对照组山羊的黄体在周期的19.7d完全溶解;处理组山羊的血浆孕酮水平到周期的第22天时仍无明显的下降趋势。每天按每公斤体重注射12mg消炎痛完全阻止了山羊的黄体溶解。  相似文献   

8.
<正>1孕酮及孕激素与牛和其他家畜的发情调控一样,猪的发情调控可以采用打断或者延长正常发情周期的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延迟发情,也可以引起黄体的提早退化。采用这些药物4~8天后可出现卵泡发育及发情。孕酮及合成孕激素是最常用的抑制卵巢活动的药物,如果药物剂量准确,则可以获得较高的受胎率。合成孕激素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给药后能够抑制发情和卵巢活动,但对发情的抑制不彻底,因此,用药之后可能引起生育力降  相似文献   

9.
1孕酮及孕激素 与牛和其他家畜的发情调控一样,猪的发情调控可以采用打断或者延长正常发情周期的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延迟发情,也可以引起黄体的提早退化。采用这些药物4-8天后可出现卵泡发育及发情。孕酮及合成孕激素是最常用的抑制卵巢活动的药物,如果药物剂量准确,则可以获得较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0.
虽然对黄体的发育、维持和退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对调节孕酮合成和分泌的内分泌及细胞机理仍不清楚。为探明黄体寿命及孕酮合成和分泌相关的机理,本文着重讨论(1)排卵前卵泡诸因子对黄体功能的影响;(2)孕酮合成的激素刺激作用;(3)不同类型黄体细胞对孕酮分泌的影响;(4)分泌粒颗对黄体功能的作用。排卵前卵泡决定着黄体功能猪、牛、绵羊的黄体是由颗粒细胞和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摘除卵巢6周后的40只绵羊,随机分为8组,接受4种不同的孕酮处理,以测定孕酮浓度降低能否诱导子宫催产素受体的产生。结果表明:摘除卵巢绵羊子宫内膜催产素受体浓度明显可测,雌二醇处理及连续孕酮注射使其浓度降低,停止孕酮注射后孕酮浓度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催产素受体增加,这种作用将由于雌二醇的存在而被增强。此发现说明,黄体溶解的高浓度催产素受体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孕酮水平的下降和雌二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氯前列烯醇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前列腺素,对奶牛持久黄体、卵巢机能不全、萎缩,黄体囊肿等的治疗,效果甚佳。故在奶牛不孕症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1.持久黄体:行子宫腔注射2-4毫升,在3-5天内发情,有效率达99.2%;在存在的黄体的卵巢的同侧的阴唇粘膜下注射2-4毫升,效果更好。该激素通过渗透作用而进入卵巢动脉,作用于黄体,使黄体迅速溶解,加快了奶牛的发情。 2.卵巢机能不全、萎缩:行子宫腔注射或肌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Notch家族及其配体在绵羊卵巢黄体组织和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激素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绵羊卵巢不同时期黄体组织及颗粒细胞中Notch家族及其配体的表达差异,以及在添加Notch抑制剂后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成功培养了绵羊卵巢颗粒细胞。Notch2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同时期的黄体(P<0.05或P<0.01),而Notch1和Notch3基因在不同时期黄体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5或P<0.01);配体中Jag1基因在中期黄体及晚期黄体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1),Jag2、Dll1基因在各时期黄体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5或P<0.01)。在添加Notch抑制剂后,孕酮含量显著上调(P<0.05),而雌二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说明Notch不同受体及其配体在绵羊卵巢黄体组织和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不尽相同,并且Notch信号通路对孕酮的合成发挥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持久黄体和卵巢囊肿是严重影响奶牛生产的繁殖疾病,导致母牛不发情,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1持久黄体持久黄体是指奶牛发情或分娩后,卵巢上黄体长期不消退,持续分泌孕酮,抑制卵泡发育和发情。直肠检查,表现为黄体侧卵巢较大,黄体突出于卵巢表面,呈蘑菇状,较卵巢实质硬,但有弹性;子宫松弛下垂,较粗大,触诊无收缩反应。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饲养管理方面原因,由于营养和运动不足,而泌乳量较高,造成体质下降,性机能减退;二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胎衣滞留等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治疗可采取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0.6毫克,…  相似文献   

15.
氯前列烯醇对羊进行发情处理的机理是,药物进人羊体后作用于卵巢上。将卵巢上的黄体溶解,促使卵巢重新生成新的卵泡排卵发情。所以该药只对处于黄体期的卵巢有效。山羊一般发情7~11天后才产生新的黄体,一直到下一个发情周期开始。所以在山羊自然发情后7~16天,用氯前列烯醇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持久黄体持续分泌孕酮,抑制了卵巢重新产生卵泡,使发情停止,引起不孕.我们采用前列腺素治疗持久黄体引起的不孕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4):1-5
通过分析NR4A1在猪卵巢黄体中的表达与定位,探讨其在猪黄体发育与退化中的潜在作用。获取猪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组织,分离黄体(早期、中期和晚期),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孕酮和雌二醇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R4A1、CYP17A1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R4A1和cleaved-Caspase-3的定位。结果:晚期黄体(白体)的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早期和中期,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早期和中期(P0.05);早期黄体(红体)与中期黄体的NR4A1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晚期黄体(白体)中NR4A1显著低于早期和中期(P0.05);CYP17A1在早期黄体与中期黄体无显著差异,晚期黄体显著上升;cleaved-Caspase-3在中期黄体中表达最低,而在晚期黄体中最高(P0.05)。此外,整个黄体发育与退化过程中,NR4A1主要在黄体类固醇生成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而cleaved-Caspase-3在包括黄体类固醇生成细胞的所有细胞中均有表达。结果提示:猪卵巢黄体发育与退化过程中,NR4A1的蛋白表达趋势与孕酮水平一致,NR4A1可能参与调控猪黄体组织中孕酮的合成代谢,为深入研究NR4A1参与猪卵巢机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 2.1.1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 此类制剂主要是延长黄体期,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发情,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停药,由于卵巢同时失去外源性激素的控制,卵巢上同期黄体已退化,于是同时出现卵泡发育,引起发情。此类药物主要为孕激素及其类似物合成。临床上多应用三合激素(主要成分是孕酮,丙酸睾丸素、苯甲酸雌二醇)代替孕激素处理。刘竹初(1989)利用此激素处理母牛,得到94.04%的同期发情率。尽管三合激素用于同期发情效果显著,但若其用量过大,将会降低受胎率。张巨顺(1989)研究发现,4-5月和9-10月三…  相似文献   

19.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20.
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